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專家 > 正文
 

秦洪:雙重利好催生股市反彈激情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5日 05:57 深圳商報

秦洪:雙重利好催生股市反彈激情

  上周五的強勁漲升引發市場對今日走勢高度關注

  雙重利好催生股市反彈激情

  【本報訊】雖然長江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寶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一線指標股在上周拼命護盤,但在上周初的千點防線看起來依然不穩固。不過,由于上周五各媒體均
刊登了匯率改革的信息,滬綜指大漲讓多頭們松了一口氣。那么,本周股指會否繼續拓展空間呢?

  匯改難成A股牛熊轉折點

  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一般而言,只要有匯率改革尤其是本幣升值,往往會帶來一輪大牛市周期,日本日經指數就是因為1985年的本幣升值之后出現了主升浪,年均漲幅超過了34%,如此的走勢主要是因為匯率改革后,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股票市場,從而推升股票價格。

  反觀目前我國A股市場,則很難出現這樣的壯觀走勢: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金融政策的限制,國際資本尚不能自由進出,這必然削弱國際資本對A股市場的購買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牛市的基礎并不在于資本多少,而在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前景,這一點似乎又是A股市場的軟肋,尤其是在出口、投資以及消費這三駕馬車的推動力有所減弱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因此,在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預期已下降的背景下,指望A股市場出現大牛市周期顯然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匯率改革不是A股市場長達4年多熊市的終結點,或者說匯率改革不大可能成為A股市場牛熊周期的轉折點。

  中期反彈行情可以期待

  當然,匯率改革雖然不能提升A股市場的長牛周期,但卻可以刺激A股市場步入到一輪中級反彈行情中。一是因為匯率改革的確提升了人民幣資產在國際估值體系中的價值重心,那么,作為人民幣資產的股票市場理論上重心應該有所上移,這在上周五滬B股大漲7%的走勢中可得到充分的驗證。二是雖然目前海外資金進入A股市場不可能隨心所欲,但是QFII以及通過其他渠道進入A股市場的資金還是可以迂回加倉A股的,從而推動著A股市場走高。

  更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確立了A股市場的“含權”,而目前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如此一來,雖然沒有成長性的預期支撐發動一輪牛市,但卻可以價值回歸的名義并借助于匯率改革與股權分置改革而發動一輪中級別的反彈行情。既如此,我們可以講,匯率改革雖不會成為牛熊周期的轉折點,但卻可以成為千點保衛戰的轉折點,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走勢中,滬綜指可能會進一步拓展反彈空間,從而使得滬綜指遠離1000點的“引力”。

  反彈周期關鍵看成交量

  而從技術分析理論來看,長牛周期的關鍵在于業績增長周期的確立,而中級彈升行情的關鍵則在于成交量是否持續放大,因為只有成交量的持續放大,才意味著場外資金的持續介入,才能夠推動A股市場的重心不斷上移。就目前來看,這種資金的介入程度預期是存在的,一方面是匯率改革可能會吸引更多的熱錢買進以股票為代表的人民幣資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決策部門充分認識到股權分置改革的歷史意義,所以,均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推動合規資金入市的步伐,甚至有媒體稱,商業銀行參與設立的3家銀行系基金已立下“軍令狀”,另外,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也加大投資力度,所以,A股市場目前擁有足夠多的資金。

  因此,在本周的行情中,判斷上周五的長陽線究竟是短期反彈還是中級反彈的依據就是本周一的成交量,如果滬市的成交量繼續保持在100億元以上,最好能夠放大至150億元以上,那么,一輪中級別的反彈行情由此確立,上升空間至少可以看到1250點上方,時間周期可能會跨越整個8月份。反之,如果成交量再度迅速萎縮至百億元以下,甚至一下子萎縮至日均的50億元至60億元,那么,上周五的反彈可能又是一場空,千點保衛戰將繼續酣戰下去。

  今日操作建議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的操作策略就是看成交量的變化,尤其是本周一早盤一小時以及接下來半小時的成交量。如果在早盤一小時的成交量超過了25億元,在接下來的半小時還能夠保持15億元以上的交易金額,那么,加倉買入,反之繼續觀望。不過,對業績確定增長且有著一定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方案預期的個股,比如說山西汾酒(資訊 行情 論壇)、贛粵高速(資訊 行情 論壇)(資訊 行情 論壇)、桂冠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等諸多上市公司,可以不管大盤的走勢而繼續加倉,因為這些個股目前價值低估,且存在著被各路資金加倉的預期。(江蘇天鼎 秦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