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紛紛抱怨行業日漸邊緣化之際,保險、信托、券商資管規模快速膨脹。盡管前幾日券商資管規模逼近2萬億元的消息讓不少市場人士心存疑問,但各類機構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無疑將對公募基金機構的江湖地位產生較大沖擊。
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四分天下”的金融格局里,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主要投資于資本市場的險資、券商、信托、基金的相關數據發現,目前公募基金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巨頭。但在各類機構監管“松綁”,行業互相融合和多元化程度深入的“大資管”時代,各類金融產品規模繼續迅猛增長已是必然,你追我趕之下,江湖座次有望洗牌。群雄混戰之后,誰將成為未來的機構“一哥”?
□本報記者 蔡宗琦
群雄混戰 基金難獨大
2007年以來,經歷過呼風喚雨和市場洗禮的公募基金行業一家在資本市場獨大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
金牛理財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公募基金的規模為2.87萬億元(包括保險、社保等機構的一些投資),其中投資股票1.36萬億元,債券0.70萬億元,這一數據與其他投資股市的金融產品相比,優勢明顯。但其江湖地位下滑明顯,股基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逐年走低,已由峰值的超過三成跌到現在的不足一成。
與此同時,其他領域金融產品的規模快速膨脹,政策面更是日漸寬松,紛紛侵蝕原本屬于公募基金領域的“地盤”,不少基金業界人士甚至悲觀認為基金業已日漸邊緣化。
“分食”的力量主要來自信托、保險、券商等金融機構,其中險資在資本市場上的力量不容小覷。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日前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2012年全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6.85萬億元。按照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基金和股票的余額合計不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不過,隨著市場變動,險資在二級市場的權益類占比極難達到上限,債券依然是其投資的重點。有機構人士預估,目前險資投入到債券、股票和基金的資產規模分別約為3.22萬億元、0.47萬億元和0.36萬億元。
另一支足以與保險平分秋色的資金力量是突然崛起的信托行業。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信托業全行業信托資產2008年第一次突破1萬億元,達1.22萬億元。2009年突破兩萬多億元,2010年突破了3萬多億元,2011年突破了4.8萬億元。雖然目前信托業2012年資產規模尚未公布,但消息人士透露,其在去年底總規模達7萬億元幾無懸念。按照2012年三季度末公布的數據看,信托資產中直接投資于債券、股票、基金的比例為11%,這意味著截至2012年末,信托業界有7700億元可投資證券市場。
券商亦是證券市場的一支主力軍,并且前景廣闊,但眼下規模和影響暫難挑戰基金行業。而券商流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主要出口是自營及資產管理業務。其中,對于較為不透明的券商自營業務,有券商人士內部估計2012年末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4100億元,其中投資于股票的資金為800億元,直投業務投入240億元。券商投資中值得關注的是資產管理業務,自2012年券商資管規則調整后,行業規模迎來大爆發,證券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證券業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89萬億元,而2011年末時的數據僅為2818.68億元,同比暴增570%。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資管大爆發的背后,其中直接投資于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和債券)的集合理財產品的凈值仍只有2200億元左右的規模,增長有限;其余產品多是與銀行、信托合作的通道業務產品,直接投股票和債券的資金量有限。
走向混業 資管多元化
盡管各家機構手握重金,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是真正的“金主”。在大資管時代,諸多金融機構和產品之間的多元化和“你中有我”的互相融合必然深化,意味著市場恐難再現公募基金公司獨占近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盛況。
如保險資金,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余額不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5%。此外,社保基金及QFII、RQFII均是公募基金資金的重要來源。
按照社保理事會公布的數據,2011年年底,社保基金規模接近1萬億元,若按社保可將30%的最高限額資金入市計算,2012年,社保基金入市規模將達3000億元左右。
外匯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1月分別審批了25.42億美元的QFII額度。截至1月31日,已有177家QFII獲得共計399.8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此外,RQFII試點總額度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市場人士表示,在這部分外資中,部分是由其自己管理,但仍有不少通過公募基金流入了市場,特別是外資機構在華有合資券商,券商旗下又有基金公司時,外資的QFII額度常常交由公募基金打理,但具體的比例一直未曾公布。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新基金法實施后,保險、私募、券商等金融機構均有望發行公募基金,這一“混業經營”的前兆更是為各類金融機構做大投資理財類業務埋下伏筆,公募基金公司將面臨巨大競爭壓力。但正因為如此,市場人士認為,參照成熟市場經驗,公募基金將繼續保持機構規模最大的地位。
規模狂飆 市場再洗牌
從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政策走向來看,未來金融產品規模有望“更上一層樓”。券商資管已改為備案制,規模增長沒有懸念。
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QFII額度至今尚有半數未曾入市。去年4月,證監會、人民銀行及外匯局決定新增QFII投資額度500億美元,總投資額度達800億美元。但目前外匯局已經批準的額度僅為399.85億美元,QFII入市空間不容小覷。
按照證監會公布的數據,去年一季度,QFII核準開始發力,今年QFII核準有望保持快速態勢。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明確表示未來可將QFII及RQFII的市場占比擴大十倍,外資入市規模大增幾無懸念。
此外,有關部門還曾透露,未來RQFII投資范圍或進一步擴展。不但放寬投資于固收產品的比例要求,還將對更多的股權類產品開放。
險資入市規模增加也值得期待。據報道,保監會擬進一步拓寬險資的投資渠道和門檻。此外,暫停六年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創新試點”也有望重啟。根據此前的試點情況,由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面向保險機構發行類基金投資產品,旨在為那些沒有直接入市資格的中小保險公司提供投資股市的途徑。
在眾多資金將紛紛流入之際,可以料想,不同機構的資金爭奪必將升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機構的江湖座次有望重新洗牌。然而,在金融混業深化之后,市場機構的區分又會否像現在這樣清晰呢?未來的機構“一哥”會否更具綜合屬性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