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股權分置的中長期戰略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8:47 新浪財經 | |||||||||
郭洪濤 未來一定時期內,中國仍需要一個股權分置的股市,這是由以下原因決定的: 一、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共產黨,中國的經濟基礎是公有制,中國的意識形態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后,這種局面雖有所改變,但是并沒有
私人企業與沿海與南方的外資企業發展很快,但是在更廣闊的內陸地區,社會的生活基礎仍然是國有企業,以及半國有的集體鄉鎮企業,以及龐大的行政與事業單位系統,而北京在中國的北部,為這種北方模式與邏輯所包圍。所以,國有股不可能一夜私有化,一夜私有化,不符合權勢集團的的利益,也難以為整個統治集團所一致同意。 二、如果不實行股權分置,實現股份的全流通,則意味著國家將實行股市自由化政策。即國家將放開股市的發行,以及身份限制與規定。即意味著股市將不以公有制為基礎,而變為私有制為基礎,股份不再有個人與國家之分。 那么根據西方經濟學的理論,經濟的基調是自由市場經濟基礎,那樣,國家在對股市干預就沒有借口,顯得不合時宜,顯得不合理。輿論將要求國家少干預,國家行為將會被迫退出股市;同時由于沒有國有股了,國家在股市中也沒有自己的利益了,國家也無所謂了,干脆實行自由股市政策,省得別人說三道四。被迫的股市自由化取向與國有股的放棄,國家將難以為國有企業大量低資金成本融資,擴大自己得以存在的經濟基礎。這樣北方的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社會結構,將會出現大量的失業者,而北京又恰恰包圍在北方,因此北京將處于很激烈的矛盾之中,這樣中國的社會將難以穩定。 三、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基尼系數已高過美國,社會情緒不穩,不適宜在此時大規模推進不公平的私有化。對于私有化,中國上上下下,都尚未做好充足的準備。如在此時推進國有股的大規模私有化,游戲規則不健全,勢必會又一次拉大貧富差距,激化社會矛盾,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導火索。 四、中國的股市的高股價有其特殊規律,是在資本項目封閉條件下,由其領導人為一時之政治需要,如向西方樹立改革形象,以尋求西方的政治支持; 國有企業解困、緩解下崗失業問題、促進社會穩定的政治需要,而人為推高股指,以為國有企業低成本輸送資金才造成的。因此這種政治帳,很難一為人們忘記,所以此時推進全流通,對政治領導人及其前任領袖,將形成一定的負面作用。 五、國家已明確了對國有成分的態度是有進有退,因此短期內不可能是全線退出。而縮股全流通方案勢必會要求所有股票都縮股,因此縮股全流通方案=一夜私有化。所以縮股全流通,不會大行其道。只能是人們說說而已,爭論過去,就沒事了。 六、國家需要的是能夠實現社會經濟基礎平穩過渡、轉軌,并緩慢培育與之相關的意識形態的國有股處置方案。在此期間,國家要掌握上市公司全流通的主動權,那家公司,想讓他減持與流通,就讓他減持,;而另外一家。國家不想減持,也不存在市場與輿論壓力。而且即使減持類公司,不同的公司減持的比例也可以不一樣,有的100%,有的減持70%,有的甚至只減持20%,而保留80%。國家總的原則是,好的、尚有利可圖的公司,國家無論出于官員個人利益還是國家利益都不會急于減持,只有壞的公司國家才會減持,也就是好蘋果自己吃,壞蘋果賣給市場。所以這樣看來,縮股與對價方案,都不可行。而唯有可行的是國有股過渡流通方案,它能符合以上各方面的要求。 國有股流通不能簡單地讓國有股直接在A股市場減持,應建立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采用漸進原則、分階段賦予國有股以流動性,使股民對計劃股市轉軌市場有明確的制度預期。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的流動性介于在A股市場減持國有股方案與國有股協議轉讓方案之間,它也是對當前實際正在進行中的國有股協議轉讓市場的規范化、制度化與對股民開放的結果。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方案設計如下。 2005年國家新開一個流通速度逐年遞增的國有股流通市場,在該市場實行國有股減持,使之進入流通渠道,國有股一旦進入流通渠道,就稱之為過渡流通股,在流通過程中分時段限定其流通速度,不同年度流通速度不同,逐年增快其流通速度,由慢逐年到快,用十年時間向T+1流通制逐年過渡,最終達到T+1流通制度,實現和流通股市場并軌。詳言之,這個市場的流通制度的特點是,對買入行為不加限制,但對賣出有較長時間上的限制;而且這個市場每手比A股市場大,規定每手為1000股,讓股民人人都能買的起,不人為剝奪股民參與過渡流通股的應有資格的基本股東權。2005年政府在這個市場上以采用市場化的累計投標竟價方式向全體流通股東賣出國有股,并規定對2005年內所有買入的行為實行T+180賣出制度(甚至定為T+360),即投資者在2005年內買入的過渡流通股股,180天后才可以賣出。進入2006年內,我們縮短對其賣出行為限制的時間,規定凡是在2006年內買入股票的,實行T+160賣出制度,即2006年內接手的股票(從上家處買來的),160天后才可以賣出;只要超過160天即準賣出,不論是否在2006年賣出,也許投資者在2007年才賣出,也許持股更長時間或根本就不賣出,要長期持股,那由每個投資者自主決定。進入2007年,我們繼續縮減對賣出行為限制的時間,規定凡是2007年內買入的股票(從上家接手的國有股),140天后就可以賣出了,即T+140. 總之,每多一年,對當年從上家處買入的C股的賣出的時間限制就少20天。依此類推。 進入2008年度,2008年內實行T+120限制 進入2009年度,2009年內實行T+100限制 進入2010年度,2010年內實行T+80限制 進入2011年度,2011年內實行T+60限制 進入2012年度,2012年內實行T+40限制 進入2013年度,2013年內實行T+20限制 進入2014年度,2014年實行T+1限制 這樣兩市場自然就會出現同股同流通權故同價現象,完成價格并軌,完成兩市并軌。在這十年中,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板塊與A股板塊共同構成我國整體的股票市場系統,在并軌過程中,由于交易間隔時間長,表征系統風險的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的β系數大于A股板塊的β系數,故其風險高,但收益也高,當前股價低于A股市場,中間過程波動大,經過十年并軌性過渡交易最終與A股市場匯合。 這樣到2014年1月1日,流通權分置問題已通過漸進改革的方式,過渡到了T+1,由同股不同權(流通權)不同價過渡到同股同權(流通權)同價,國有股過渡流通市場自然和A股市場就并軌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一直就是漸進式模式,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也不能采取激進的、休克療法的方式,不能強制并軌,也應采用漸進的方式,分階段地、有過渡地、國家有明確計劃,使股民有明確預期地的解決。 國家原始出資只有一元,但是承諾國有股不可流通, 所以現在要對于國家的持股的權利要作以上的流動性限制,國家現在持有的是一種流通權受到長時期(10年內)限制的股票,所以國家股的價值大打折扣,國家出資少,國家的股票賣價也低,不會分去或剝奪掉A股的價值,它沒有“能力”剝奪A股的價值,因此不會與A股形成競爭性。以市場化的方法實現了國家原始出資少,國家股的價值也低的目的,為國有股合理地定了價。國有股(過渡流通股)與A股各行其道,互不越界。過渡流通股的流通不會沖擊A股股價,而且由于國有股可流動,控制權市場暢通了,公司并購重組更容易進行,公司治理改善了。過渡流通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消息,將會經常成為刺激A股市場大幅度上漲的利好因素。 有些股民朋友,也許會說,過渡流通股市場一定會沖擊A股市場,使A股降低,但是我要說流通與非流通沒有嚴格界限,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對一個股票實行T+30年的流通制度,那么這種股票幾乎就是非流通股。 因此循此思路,我們總能對過渡流通股流通權的限制,如改為20年并軌,或最初用T+360制度等來達到不影響股指的目的。 國內轟轟烈烈的流通權溢價研究是錯誤的研究思路,根據這種理論而出的的對價方案也是錯誤的,是糊弄人的。流通權溢價在不同時刻是不同的,隨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率、國際經濟政治、公司治理、行業因素等幾乎所有構成市場的因素變化而隨時變化。 從社會整體看來,解決股權分置需要平穩過渡,這符合社會的整體要求。而象縮股或注銷國有股的休克式方案,不符合社會過渡的整體利益,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在過渡流通股方案中,該股的股東股民與非股東股民竟價申購過渡流通股過程中,在申購國有股時,堅持時間、價位優先原則。不過國家如果愿意的話,或者為了給A股市場帶來利好的話,也可以對該公司原老股東股民給予15%優惠權,即同等申報價下,該公司原老股東股民實際付款比集合競價成交價少15%,即只需付集合競價成交價的85%,而非原老股東的一般竟價股民,則必須100%實付集合競價成交價。 以示對原股東的優惠,而且這樣能使得原有股東具有變現上的優勢,因為他比同樣申購的非股東的股民具有成本低15%的優勢。這樣原流通股股東在國有股申購過程中幾乎處于不敗之地,在國有股申購問題上,原該股股東股民總能賺上錢。這15%算作股民這些年對上市公司貢獻的補償。如此就能真正地在國有股轉流通過程中保護股民的利益,使流通股東出于拋出A股還是不拋出A股的兩難境地,以防止國有股減持過程中產生對A股的拋壓,使A股市場不跌。這種補償方式給股民以真金白銀的明示性補償,而且是一種市場化方案,將促使股民接受國有股過渡流通的政策。這種過渡流通股方案能實現我國股市的漸進平穩的股權統一。 后記,再補充不可辯駁的以下6點: 1、不影響股指,股民就不要求補償。股民只是來炒股,國家只要不制造宏觀風險、股市系統風險,股民就不會要求國家作行政賠償。 2、國家不違約非流通承諾,就不必補償。國家過渡流通基本相當于非流通,因此過渡流通不能算國家的違約,而算國家的一種正常的股市管理行為,宏觀經濟管理行為。股民沒道理反對。 3、當前試點方案的補償承諾不可信。股民千萬不可輕信。事實已經證明,試點的補償承諾越大,股民損失越多,因為所有股票之間的T+1套利關系使然,使股指跌得更多。所有T+1流通的股票之間,都是替代品、競爭品的關系。如果國家真實行股市自由化,則股價會跌倒凈資產,甚至會長期在凈資產一下徘徊,這已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與蕭條時,股價的長期低迷所證實,那時股票均價長期遠低于凈資產。自由股市整體失敗較近的例子如全流通的俄羅斯股市。發展中的股市需要強有力的政府支持,而不是自由放任政策。中國股市需要政府! 滿倉股民應放棄國家補償會大于股價上的損失的僥幸心理;空倉股民應放棄炒作補償概念股的投機理念,因為那樣風險太大,說不定哪天翻了船,損失更大,全世界股民都是規避風險的,就中國股民愛險,奇怪! 4、高股價政策是一種相對間接于全流通的問題。國家在過渡流通的10年終可以緩慢地配合資本項目與證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慢慢地降低市盈率與市凈率,但這就絕不是意味著絕對股價的降低,而只是相對股價的降低。相反,由于公司治理的提高,業績的上升,絕對股價會大幅度上漲。因此A股保持上漲趨勢。這與過去A股市場上發生的場外并購重組利好消息促進股價A股大幅度上漲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過渡流通股的出現將促進A股價格的提高,是正常的利好。 5、證券市場對外開放與相對高股價(市盈率與市凈率)與國外接軌問題,應與全流通問題分來解決,而不能將兩個問題混在一起解決,胡子眉毛一把抓,亂了手腳。 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市盈率與市凈率不應與國際接軌,因為在發展中,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這來呢指標長期相差一兩倍,所以全球股票價值的定值問題還離世界一價規律離得很遠,我們中國人那么積極干啥,真想不通!現在仍是股票價值的國家化階段,股票價值定值仍然屬于一個國家國內的事、主權內的事情,我們不要太冒進了! 6、十年時間基本上夠以過渡流通方式解決國有股不流通問題,與逐步消除相對股價(市盈率與市凈率)過高問題,而在此期間即不打擊A股股指,過渡流通還以類似與場外轉讓的方式促進A股股指的上漲,促進了股民利益,解了股市的非流通股之套與非流通股之惑。過渡流通與相對獨立于國際股市,保證了國家對股市的主權,保證了股民利益,維護了政府信譽。高市盈率、高市凈率使國際資本家在獲得高增長率與廣闊潛在商品市場的中國股市時,付出它應當付出的價格。維護國內人民利益應是主要的,迎合外國人是次要的! 試點方案是一場貪心者熱心的鬧劇!鬧完就清醒了。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82628888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