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民: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實質是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0日 00:05 新浪財經 | ||||||||
梁守民 最近,央行推出了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看起來是很一般金融業務和品種的創新和推進,也增加了有關證券經營機構的業務內容和收入來源,頗具金融創新的意味和魅力。但如放在我國經濟金融大環境、大背景下來考察,就不能不理解推出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背后的動因和良苦用心,從而由生一種對我國經濟金融業影響的擔心。
不到一年的時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在眼前。按承諾,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在即。但國內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形勢不能不令人憂心。銀行已存和不斷往復滋生的呆壞帳問題,同樣成為捆饒人們的一大塊心病。金融管理當局旨在消除銀行呆壞帳,化解風險、提升銀行競爭力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如:發行國債補充銀行資本金、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策劃和推動銀行公發股票、加強銀行監察和業務監控等,但效果顯然不夠理想。 發行國債,財政補充資本金,就是國家追加投資,顯然不是辦法。一方面說起來追加投資和呆壞帳沒什么大關系;另一方面,銀行的自有資本比例充其量為10%,呆壞帳比例只要超過10%,資本金就蕩然無存了。存貸利差不過3%—4%,每年呆壞帳比例超過這個比例,銀行沒有任何盈利。銀行如果呆壞帳比例超過10%,實際上,已經是靠原來的信譽、靠其絕對的壟斷地位以及連續不斷的儲戶存取款在空轉。一句話,銀行已經成為靠別人的錢“拆東墻補西墻”運轉的空殼。補充資本金基本相當于再建一家銀行。銀行這個“孩子”惹出的“麻煩”,由國家來解決和承擔,顯有偏寵和不公之嫌。“救的了一時救不了一世”。暫時的呆壞帳比例是下來了,但總規模未必減少。有國家的偏袒和慣養,還能怎么樣。銀行職員也是人,信用和職業道德就那么可靠?顯然不可能。最近銀行大案、要案頻發已經證實。這還僅僅是“殺雞警猴”。因此,沒有根本性措施,銀行呆壞帳往復滋生不可避免。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打包銀行的呆壞帳向外國人或其他戰略投資人兜售。一文不值的呆壞帳,或干脆就是麻煩,顯然沒有人買這個帳,賣不出價錢,或者根本就賣不出去。后來,資產管理公司也出了問題。呆壞帳,實際上就是銀行借出去又要不回? 公開發行股票,是用公眾的資金來補充銀行資本金。“羊毛出在羊身上”,實際是向公眾轉移銀行風險。那也要有客觀條件和限制重重。第一,不合條件(如果沒有財務監察和監管審查部門網開一面)或者股票賣不出價錢,或者根本就發不出去,即有行無市,折了銀行的聲譽和美名。第二,銀行會受到公眾的監督,尤其是戰略投資者的監督。銀行體系的麻煩和遺留問題(不僅是呆壞帳問題)有敗露的危險。一旦銀行問題大面積爆發,銀行體系將受到重創。第三,銀行的所有權和利潤起碼要分出去一塊。第四,銀行也是國有大型企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禁止MBO和向自然人轉讓股權。公開發行股票,在政策和法律上會頗有爭議。再則,靠補充銀行資本金,“舊瓶裝新酒”不但不能根本消除呆壞帳和往復滋生,只能使銀行這個爛攤子越鋪越大,資產質量不會得到根本改善,到最后無法收拾和回頭。 由銀行直接發債,資產負債表會惡化,導致按國家標準計算的資本充足率不足,資本比率降低,抵御風險能力下降,更無法根本上消除和避免呆壞帳。還不如干脆由有問題企業靠發行債券和循環借貸來償還銀行貸款。但,問題似乎又沒那么簡單。還不上貸款自然有還不上的理由和原因。或者由于經營不善而財務吃緊,或者因為別的什么原因就是不還貸。或者向銀行借來的錢可能早就不知去向,企業財務上存在黑洞或待填的窟窿。或者本來貸款的使用就是有問題的項目,早就“肉包子打狗”。或者銀企雙方發生借貸行為可能早就有所預謀。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銀行和企業的不良資產一次性由國家豁免掉。注意,企業也有應收而無法收上來的應收帳款。這樣,對企業、對銀行都好。直接、干脆、利落,用不著兜圈子。反正,企業、銀行都是國有,一家人。雖既無政策依據,也無法律依據。但如果不肆張揚,也不會引起什么不滿。這樣,對企業、對銀行都很公平。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什么三角債、四角債、五角債都一筆勾銷。 總之,不管怎樣,這次迎接WTO,銀行這個爛攤子,早已成了國家和民族的一塊心病,著實令人費盡心機、傷透了腦筋。一手牽著銀行,一手牽著企業,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兩頭為難。 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常來說,應該算一種金融業務,橫跨或者說貫穿和涉及整個金融體系的一項業務和衍生創新吧。理論上說,是銀行讓利(主要是存貸利息差)給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盡快提高貸款回收速度,提高資產周轉效率和速度,提高資產運作規模,提高盈利的一種創新和手段。比如:一次性放貸5年期,利差僅為3%-4%,但如果通過資產證券化、讓利2%-3%出去,雖然一次貸款只有1%的盈利,而通過資產證券化能把這5年期貸款周轉10次,在5年中,這部分資產就可以給銀行帶來10%的盈利,比原來增加6%-7%的盈利。對于其他金融結構,則增加了資金運用渠道,通過銀行這個渠道變相放貸,而且可以隨時在二級市場轉讓變現。本質上,這與西方國家居民的大額可轉讓儲蓄存單道理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借給銀行的錢的憑據(存折)也可以轉讓。就是賦予債權以流通性。從而增加社會金融資產的流通性、流動性,通融財務,增加資金周轉效率。但是,在我國金融的大背景下,在加入世貿組織在即之時,這種資產證券化的推出,卻有了新的含義和特別的意義。筆者個人認為,是“臨時抱佛腳”,給銀行甩包袱、減負的無奈之舉。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推出的資產證券化時機并不成熟,我們的金融體系、我們的資? 我們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在戰略和指導方針上說,就是銀行呆壞帳由財政補充資本金轉由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就是通過信托投資公司這個“橋”,把銀行的呆壞帳連續不斷、大規模地推向市場,是銀行不斷轉移錯誤和風險的過程,由市場來承擔。至多是把“沙子”和“垃圾”混在“好水”里一同推出去,發揮一種“魚目混珠”、“泥沙俱下”的效果。在戰術和具體操作上,就是把銀行問題“化整為零 喬裝改扮 分散突圍”。銀行把呆壞帳不斷地委托給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再根據不良資產規模向市場(主要是其他金融機構和戰略投資人)發行和銷售信托受益券。所募資金來填銀行貸款的窟窿,循環往復。信托受益券在證券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上供市場交易和炒作。實際上,相當于金融票據(financial paper)。這種受益券,作為一種有價證券,顯然介于純的股權和債權之間。 問題是,這種以銀行呆壞帳(或者說銀行不良債權)為基礎的有價證券對市場究竟有多大吸引力?我們說任何一種有價證券在市場上可以連續交易的基礎是“她”究竟能給持有人或者受益人帶來多少收益,“她”的風險有多大。有了基礎收益,才會產生價格增益。那么,這種信托受益券的基礎收益哪里來呢? 顯然,信托機構負擔不輕,在這個過程中要接受兩次委托。一邊是銀行的呆壞帳信托;一邊是購買信托受益券的資金信托。兩邊都需要有好處和收益。信托機構本身也要有運作成本和收入。顯然,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持續和成功取決于信托機構這個“橋”的承負能力(即投資或資產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當然,這種受益券的發行是不應該有問題的。信托機構可以根據市場的反應設計發行固定收益、不固定收益或者浮動、固定期限或者不固定期限受益券(其中當然要考慮《信托管理辦法》)。但是,要運作信托資金、規避風險、取得收益而且是不菲的收益,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一,取決于信托機構及其團隊本身的素質、能力;二要取決于資本市場的成熟和有效程度;三還取決于實業企業或所投資企業的盈利能力、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歸根結底,是取決于實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實業企業與銀行一樣,都需要有好的治理結構。弄的不好,由于企業的治理結構有問題、盈利能力差,信托受益券的基礎不牢靠而產生價格泡沫、經濟體系的泡沫。最后,不但銀行體系的呆壞帳無法消除,還要把信托機構這個“橋”拖垮、壓垮,引起連鎖反應。經濟、金融體系的風險不但沒有減少和有效化解,反而會擴大,從而引起整個 實際上,這還是以銀行體系為核心的金融體系制度設計的指導思想。歷史經驗證明,任何不公或欠公允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制定,任何的該作為而不作為,任何的該不作為而作為,沒有不出現問題或少出問題的。應該看到的是,銀行也是企業,銀行放貸給其他企業。呆壞帳產生的根源,在銀行,治理結構不切實有效,內控不嚴;在企業,盈利能力和還貸能力不強,而且治理結構同樣重要。信托機構也是企業。所以,從根本上減少和消除銀行呆壞帳,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企業(金融企業和實業企業),落實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治理結構。 因此,歸根結底,經濟、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泡沫和危機的避免和消除,還是要看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的治理結構,看資本市場是否成熟和有效,看人才建設和人才素質。 治本兼治標。一句話,在于制度的總體框架設計、結構設計和內容設計。這還沒有說及法律、法制、法治和監管(綜合監管)的層面。 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