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春:用一句話拯救中國A股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0日 16:04 新浪財經 | ||||||||
葉永春 新股詢價制的推出,再次顯示融資仍是A股市場監管者的首要任務,對此,市場以持續的下跌作出回答;即使印花稅減半,即使一國總理以公開承認“知識與經驗不足”的方式表示歉意,也難以改變A股連創新低的趨勢。從去年9月起,上至國務院,下到各部委,盼股市走好之心不可謂不誠,各部門涉及面不可謂不廣,利好消息出臺頻率不可謂不密,但效果
其實,只要證監會公開宣布:“股指不到1500點(或其它點位)不考慮發新股”。用最簡單的辦法——一句話便可立竿見影扭轉A股重心不斷下移趨勢! 因為,這句話簡單明了,可切中時弊;它不僅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反思、一種頓悟、一種勇氣、一種睿智……它能極大提高市場信心,使股指迅速止跌企穩、返身向上,并徹底擺脫這輪主要由思想認識偏差造成的、長達數年之久的熊市困局。 這句話為何有四兩撥千斤之力?因為,它可給市場傳遞明白無誤的信息: 1、它確定了今后較長時期內的政策底,表明監管層對股市運行規律有了進一步認識。 在一些人看來,“政策底”、“政策市”與市場化道路相背離,他們會為中國內地股市被稱為“政策市”感到臉紅,這源于對市場化缺乏準確理解,對中國A股市場缺乏深入認識。 中國內地股市有兩大要點:一是存在占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另有一大要點還未被重視,這就是新股包銷制。新股包銷制能確保新股迅速轉手——如新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只要發行價低于市場價水平,給人以上市后有盈利預期,不用擔心無人申購;如已上市公司增發或配股,它們價也會低于市場價,使持股者只能參與認購。因此,新股發行帶有誘惑性,增發配股帶有強制性,但它們都能達到包銷目的。 包銷價(發行價、配股價、增發價)都是根據市場情況,包括比價效應制定的。只要包銷價與市場價有差價,資金趨利性決定新股總會發的出。 現中國A股走勢,主要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因此,新股上市,不管是審批制也好,核準制也罷,無論是由監管層定價,還是由詢價方式定價,市場的平穩發展,仍然取決于監管層對供求關系的有效調節,對上市節奏的合理控制,這是由新股包銷制決定的! 在存在新股包銷制的情況下,若以市場化名義指責或要求放棄政策調控,顯然是十分幼稚與有害的。在市場化問題上,應保持清醒頭腦,不能也不應該再犯邯鄲學步式的錯誤。 無可否認,中國內地股市從建立起至今,一直在政策調控之中運行,所不同的只是在有些時段調控水平表現的高些,有些時段調控水平表現的低些而已。被稱為“政策市”并不是件失面子的事,通過正確的政策調控以提高市場信心,進而達到富民強國的目的,這正是治理股市的宗旨、股市本色的恢復。 2、將發新股與股指掛鉤,顯示了非同尋常的調控藝術,它將提高市場對監管層駕馭市場能力的信心。 市場持股信心,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對監管層的信心。只是因為市場低迷而暫停發新股,并不能打消市場疑慮:稍有好轉會不會又要加快擴容步伐? 只有當擴容與股指水平掛鉤時,才能給市場以明確預期,才能使市場持股者深切感到:監管層已擺脫一切似是而非的理論困擾,勇于否定與告別過去,并有決心與能力重振股市;中國A股不會被“邊緣化”,監管層會通過正確監管方式,引導股市走牛,并使之長期走牛,因為這符合國家總體戰略——中國正面臨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在這關鍵時期,中國經濟需要股市走牛,而不是走熊;起促進作用,而不是起拖累作用。 3、它切實維護了市場持股者利益,正確處理了效率與公平關系,符合構建和諧社會要求。 當新股在原發行價水平(如20倍市盈率)已沒有套利空間,難以發出時,這是市場給出的強烈信號——供大于求,如果這時繼續發新股,發行價無論是由誰來定,只會再下一臺階(如15倍市盈率)。結果是新股發出了,但供求關系更加失衡,市場價水平也會下一臺階,市場信心必然受到進一步打擊。 融資功能的發揮,必須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只有當市場人氣恢復與穩定時,才更有利于融資計劃的實施。 如果以市場整體價格水平下跌為代價,來匆忙換取幾個公司的上市融資,這得不償失,而且是通過犧牲市場持股者的利益來實現,不符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更不能說是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股指不到1500點不考慮發新股”,這句話表明:作為證券市場的最高管理部門,它不會只重融資者而輕出資者,它不會屈從于各方面壓力,而這種膽識,正是來源于對效率與公平關系新的認識上,來源于對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系準確把握上,來源于對科學發展觀正確理解上。 4、以政策底方式進行調控,體現了監管思想理論上走向成熟。 股票市場實質是個信心市場,它更多的屬于虛擬經濟范疇。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主要表現為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的反映,但不是機械反映,它能反作用于實體經濟。決定股價不僅僅是市盈率等幾個因素。 明確政策底,就是表明了監管層態度:不愿意將股指大幅下跌歸于上市公司質量不好、歸于所謂的“價值回歸”,從自身找原因能更好地提高監管水平;不希望A股以下跌方式去與H股接軌,每個市場價格體系有它歷史成因,不必相同;不贊同市場總體價格低于某一水平,這個定價權是政策調控的重要手段,不會輕易放棄;不屑于照搬照抄,A股市場監管有它自己的原則,有它獨特的風格——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就如中國經濟需要宏觀調控一樣,股市也需要政策調控,而且需要正確的政策調控,這是走有中國特色的市場化道路所要求的。評判股市政策調控的正確于否,不能單純看融資多少,而要看在保持市場穩定的前提下融資多少;正確的政策調控,不但重融資,更重投資;不但關注眼前利益,更關注長遠利益。 以政策底方式進行調控,反映了監管上走向成熟,這個成熟,不僅表現為在實際操作上的成熟,更表現為在思想理論上的成熟。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浪網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新浪網。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82628888 轉5173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浪財經頻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