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員工的一孔之見--也談市場經濟與國企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1日 15:56 新浪財經 | |||||||||
國企員工的一孔之見(一)——也談市場經濟與國企改革 娼妓,賭博,販毒,偷盜,搶劫,殺人,貪污,賄賂等等丑惡現象正象一個個毒瘤侵蝕健康的肌膚,只要你不會掩耳盜鈴的本領,您可以隨處聽聽看看。閑聊中,不經意您就會很多人都有懷舊的心情,如同厭倦了城市迷晃的生活,希望奔馳在高原雪域或者春意盎然的原野。私欲的空前膨脹,使人與人之間缺少了真正友誼的連接,親人之間也會缺少應有的
新誕生的中國,就如剛剛落地的新生兒,發展到今天,事實上,它仍然是蹣跚學步的幼兒。發展是硬道理,但不同的發展方向所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中國社會到了今天的現狀,緣于一種錯誤的思想暗流,他正侵蝕著人們以前的思想陣地。這種思想暗流就是認為市場經濟就是私營經濟,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本質上就是私有化,只有私有化的驅使,才會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才能搞活市場,實現經濟市場化,只有所有的企業都實現了私有化,市場經濟才能夠健康發展,國營企業之所以搞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實現真正的私有化,東歐的巨變、蘇聯的解體也是這種觀念的結果。有的人現在主張把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領域,也是基于國有企業的這個“弱點”,試想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哪一個領域不存在競爭?而壟斷只是一時的。既然這樣,他們的目標不就是取消國有化嗎?然而這股暗流正在風起云涌,將成燎原之勢。目前國有企業下崗分流、國退民進的改革正在為這股暗流注入催化劑。我認為,如果任憑暗流涌動,將會把國企改革引向錯誤的方向,這種發展的后果有悖于中國的國情,很可能削弱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況且已有前車之鑒。 當然不可否認,私有化,也只有私有化,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產權的明晰,私有化有助于搞活市場,實現經濟市場化。但事實上,私營經濟決不等同于市場經濟,私有化也不是市場化的唯一出路。這基于以下認識: 首先,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要求企業的產品市場化、服務市場化。即要求企業對市場實行有效的產品供給,通過市場的調配,把產品用到需要產品的地方,通過有效的服務為產品流通與使用提供便利,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運作。因此,對于一個企業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生產市場上最需要的產品,這種有效的生產活動體現了企業經營者的經營能力和業績,并使企業獲得利潤。換句話說,并不是因為經營者是這個企業的產權所有者,才會有這樣的經營能力,產權的歸屬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產業經營并獲得利益。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不是主要的,經營權才是最能影響企業產品對市場的有效供給,才是決定市場是否健康發展的主體。 其次,產權的歸屬只代表企業的性質,如果產權的歸屬為個人就為私有性質,如果產權的歸屬為集體或國家則為公有性質。因此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如果為私有化,那么他只是為有權有勢者提供個人發財,實現個人野心的一個橋梁,社會的腐敗又如能避免呢?經營權的歸屬才真正決定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運作的成功和失敗,如果企業經營權的歸屬為一個弄權結黨營私者。企業面臨的命運只有破產。但是,如果經營權的歸屬為一個有遠見有能力的企業家,企業將會獲得無限的發展生機,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很多的。 另外,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明晰的產權本質上只是決定和支配經營權的歸屬,及時監督和考核經營權的使用,使企業始終為市場提供有效的產品供給。我們知道在私有企業中,產權的所有者和企業的經營者有的是統一的,有的是分開的,尤其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這種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必然的趨勢,因為分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在企業決策的過程中,可以防止決策的武斷,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企業中,經營者的業績是時刻受到監督與考核的,有才能,有操守,能為市場提供有效的產品供給的經營者才會被長期聘用,否則會被產權的所有者隨時更換,因此在私營企業中,產權的支配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支配經營權的歸屬,監督和考核經營權的使用,使之為市場提供有效的產品供給。這也才是在私有化條件下,市場經濟能夠較為健康運作,企業有可能長期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規律。 從以上的認識中,我們不難看出,企業能否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從而生存和發展,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建立起及時有效的支配、監督、考核經營權的機制,使企業始終為市場提供有效的產品供給或服務供給,而與企業本身的性質沒有必然的聯系。不可否認,產權的私有化是企業建立這種機制的簡單途徑,在私營企業中,產權的歸屬是明晰的,用產權支配、監督、考核經營權本身就是這樣一個較有效的機制。而在國有企業中,產權歸全民所有,因此產權的歸屬不是明晰的,而是模糊的,但在計劃經濟時代,國企產權的歸屬又相對清晰,即由政府代表全民控制產權,行使產權對經營權的支配權。企業是圍繞著政府計劃去生產,產品的供給沒有競爭,也沒有過剩,都是有效的社會供給,產權對經營權的監督、考核和調整并不要求及時和準確,國有企業同樣可以生存和發展?墒窃谑袌鼋洕鷹l件下,各種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是并存的,產品的生產必須滿足市場的要求,被市場接受的產品生產才是有效的生產活動,從而必然要求產權對經營權的監督、考核、調整是及時和準確的,否則企業會被市場淘汰。另外,政府原則上被要求為市場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是市場經濟公平制度的制定者、維護者、仲裁者,而各種所有制企業在此制度下,公平合理的競爭,使市場始終能平穩的運行,從而政府已經不在合適控制國有企業產權,行使產權對經營權的支配權,使國企的產權歸屬重歸模糊,產權的支配作用消失,經營權因失控而無限放大,不管在承包制還是在負責制的經營體制中,擁有了經營權本質上就是擁有了產權,對于一個有能力、大公無私的企業家,國有企業的發展將是無限的,反之,企業的破產,國有資產的流失也就不足為怪了,尤其是私有化的暗流早就沖跨了許多人大公無私的防堤,國有企業的境況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現有的國有企業離開國家的扶持是無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發展的,也無法面對市場競爭的。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本質并不要求企業的私有性質,而是要求企業擁有適應市場經濟的一套運行機制,那么我們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就不一定是私有化的一條路,我想這才是擺在我們經濟學家、企業家、國企員工面前的重要課題,而且私有社會的發展史明確地告訴我們,完全私有化的社會會帶來比私有化改革更加復雜的社會問題。那些認為國企改革就是私有化的人不但是把我們的改革“簡單化、幼稚化”,更是在動搖我們的社會根基,黨的執政基礎。 當這股暗流還沒有變成明流的時候,請我們都清醒吧,“亡羊補牢,未為晚矣”,私營經濟決不等同于市場經濟,私有化也不是市場化的唯一出路。 杜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