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寧 ○編輯 劍鳴
光大證券“8·16”事件主角楊劍波[微博],起訴證監會[微博]行政處罰決定及市場禁入決定案件備受業內關注,時隔9個月后,昨日最終迎來了一審判決。昨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微博]公開宣判:駁回原告楊劍波的訴訟請求;兩案案件受理費各50元,由原告楊劍波負擔。
光大“8·16”事件發生后,證監會對光大證券和楊劍波本人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但楊劍波對處罰不認同,隨后向法院起訴。據了解,在這場長達一年之久的判決過程中,法院對該案的焦點集中在三個方面,即:錯單交易信息是否為內幕信息,對沖交易是否構成對內幕信息的利用,楊劍波是否為錯單交易的直接責任人員。
對此,北京一中院[微博]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北京一中院表示,原告的相關訴訟理由均不成立。根據《證券法》的相關規定,內幕信息包括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定的,對證券交易價格由顯著影響的其他重要信息,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原告提出,錯單交易信息在當日下午對沖交易前已經被有關媒體報道,但這些報道尚不滿足公開方式的要求,法院仍然視其為內幕信息。
關于對沖交易是否構成基于既定投資計劃、指令所作出的交易行為,從而不構成對內幕信息的利用。法院認為,該爭議焦點的實質在于光大證券當日下午的對沖交易是否利用了錯單交易信息。光大證券當日下午實施的對沖交易,是在錯單交易信息完成之后,光大證券直接針對錯單交易而采取的對沖風險行為,而非基于內幕信息形成之前已經制訂的投資計劃、指令所作出的交易行為。 楊劍波表示,對沖交易是基于既定的市場中性投資策略所作出的。法院表示,雖然該策略目標是保證投資組合中多空雙邊頭寸的平衡,不留風險敞口,從而實現投資收益與市場整體波動無關,但是,交易者在實施該項策略時進行動態調整,仍然產生了可能利用內幕信息對市場波動的單邊影響,從而構成內幕交易。
北京一中院表示,光大證券當日下午的對沖交易是在其因錯單而建立了巨額多頭頭寸的情況下,同時在證券市場賣出和在期貨市場做空的單邊對沖交易,其利用了內幕信息對市場可能產生的單邊影響。因此,對原告所持光大證券當日下午的對沖交易系基于市場中性投資策略這一既定投資計劃和指令所作出,并未利用內幕信息之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最后,楊劍波是否為本案錯單交易直接責任人員。北京市一中院認為,楊劍波作為光大證券時任策略投資部總經理,并參與了實施對沖交易的相關會議,且是負責執行當日下午對沖交易的人員,故被告認定其為直接責任人員并無不當。
在昨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光大證券內幕交易案對證券期貨市場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給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造成了損失,證監會嚴格執法,對相關主體和責任人員進行嚴厲處罰,反映了證監會嚴懲違法違規,禁止不當交易,是維護市場秩序的一貫決心和態度。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