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6月2日電 中央匯金增持預期增加“國家隊先鋒”輸血能否敵過減持套現?
記者楊毅沉、潘清
隨著投資者期待中央匯金增持工農中建四大行股份并未兌現,A股市場也在6月首個交易日回歸震蕩態勢。但在A股“老大哥”中國石油5月25日開始被中石油集團增持以來,投資者對于“國家隊”抄底護盤的預期再度劇增。在民資股東與高管減持套現也同時升溫的情況下,“國家隊”入場能否成為A股見底信號?
中央匯金增持與否成疑
5月30日,銀行股出現近期罕有的大幅上漲,讓“中央匯金投資公司疑似增持四大行A股股份”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過在兩個交易日過去之后,四大國有銀行并未發布相關公告,這也意味著中央匯金短期內并未“如市場所愿”出手護盤。
“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份,需要在增持后兩個交易日內公告。”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資深策略分析師黃學軍說,“但目前四大行并未公告,這也意味著匯金可能并沒有在5月30日增持四大行股份。”
距離2009年9月末中央匯金公司上一次增持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A股股份已有近兩年之久,彼時上證綜指與目前點位相似,都處于2700點附近的位置。而上溯到2008年9月,中央匯金在金融危機爆發初期便首次增持三大行股份。
黃學軍介紹說,前兩次匯金增持并不一樣,2008年增持時,匯金公司首先公開宣布了擬將增持三大行股份,隨后才出手買入;而2009年增持時,則是先買入后公告。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先公告后增持,將刺激市場對此利好的預期,從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看,先公告后增持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在去年7月農業銀行登陸A股后,中央匯金公司未來的增持對象又多了一家。對此,東興證券副總經理銀國宏對記者表示,從2010年四大行的低估值和較高的分紅率看,單純是財務投資,銀行股已經具有大股東增持的價值。
雖然匯金增持與否還是未知數,但本周以來除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三只銀行股的漲幅都超過了2%。“除了中央匯金可能增持四大行股份,社保基金可能也會出手買入。”上海一家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門人士說,“目前四大行的動態市盈率都不到10倍,市凈率更是都在2倍以下,估值已經非常之低。”
“國家隊先鋒”增持能否見效?
早在傳出中央匯金增持“緋聞”之前,中國石油集團、鞍鋼集團、上海上實、大唐集團等國資股東作為先鋒,紛紛在5月份以來陸續增持或表示將增持中國石油、攀鋼釩鈦、上海醫藥、大唐發電等A股上市公司股份,而中國神華也表示將進行上市公司股份回購。
在上述規模大公司的增持中,中石油集團在5月25日增持3108萬股中國石油A股最為引人注目。作為上證指數第一大權重股的中國石油,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也被中石油集團增持過,當時中石油集團在每股12元附近增持6000萬股,投入資金超過7億元。
而此次再次拿出逾3億元增持中國石油A股,中石油集團護盤的行動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其股價5天以來累計上漲3.6%,成為A股近期以來小幅反彈的重要“彈藥”。對此,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微博 專欄)對記者表示,中石油集團增持A股第一大市值股票,對市場肯定是個利好,這也說明“國家隊”資金開始認可一些藍籌股的投資價值。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上證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降至16.33倍,這已接近了2008年四季度時14倍左右的A股底部估值水平。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表示,從2008年的經驗看,在中石油集團、中央匯金公司等“國家隊”出手后,股指還將會有一段時間的慣性下跌,市場能否馬上見底尚不能料。
光大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滕印認為,“國家隊”和產業資本近期頻頻傳出增持消息,意味著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可,這將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產生積極影響。
但他同時表示,產業資本認可的投資價值與市場的運行趨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歷史經驗表明,大股東增持是市場底部形成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從目前市場運行的情況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國內通脹形勢發展、企業盈利下降預期、房地產拐點的形成,國際板推出預期等是引起市場調整的主要動因。在上述因素沒有出現明顯改觀前,市場調整趨勢仍將延續,大股東增持也可能出現“被套”的情況。
減持套現力度同樣強勁
與國資股東對市場的“輸血”相比,不少民資股東從市場中“抽血”力度也同樣不低。在銀行信貸緊張的現狀下,A股市場成為套取資金最為便利的場所,股東頻繁套現成為與股東增持積極作用相抵消的負面影響。
今年4月至5月股價一度瘋漲50%的TCL集團,5月27日披露其董事長、CEO李東生(微博 專欄)欲減持4000萬股TCL集團股票。雖然TCL集團公告中稱 “李東生此次減持是為清償因參與認購公司201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所產生的約1億元借款”,但這種“殺雞取卵”式減持,依然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股市被“抽血”的一大證據。
如果說公司高管或民營資本套現離場還可以理解,那么作為國資的海通證券原第一大股東上實集團,于5月中旬在上市公司股價歷史低位上短時間內減持2.29億股合計套現逾20億元,則顯示出其套現力度和決心之大,為近年來所罕見。
數據統計顯示,5月份前四周,滬深兩市共有47家公司發生減持行為共124起,減持套現金額共計超過70億元。包括海通證券、華誼兄弟、泛海建設、鋅業股份、金健米業等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有色金屬、農業的各行各業上市公司股東紛紛出現減持套現行為。
而在股改全流通已基本實現且2009年恢復新股發行近兩年后,隨著眾多限售股解禁,以及中小板與創業板上市公司IPO年滿一年后限售股開始陸續流通,公司股東、創始者與高管的減持有增無減,這也被認為是創業板股價近期暴跌的一個原因。
銀國宏對此表示,與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神華等央企與大型上市公司近期欲斥巨資掀起增持、回購的抄底浪潮相比,中小上市公司股東與高管的減持套現顯示他們“很差錢”,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資金緊缺程度的明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