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潘 俠
國際板何時推出備受證券市場關注。
“兩會”期間,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對媒體表示,國際板會遵照市場運行規律逐步推出,但無時間表,“假如設一個時間表,市場有變化或者沒有做好相關工作準備,都不太符合市場規律。”他說。
與監管層的謹慎相比,企業界和學術界的看法則熱鬧得多,他們關注國際板建設所涉及的關鍵問題和細節,并表達了不同的見解。
監管層:推出無時間表
尚福林“兩會”期間稱,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籌備國際板,并進行相關配套制度的制定,主要是法律、會計、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他并未否認今年推出的可能性,但“希望這件事情水到渠成地推出”,因此沒有時間表。他說,國際板在一些技術細節上還有問題有待解決,因此還需要各方面工作都準備好之后再推出。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耿亮表示,國際板推出還沒有時間表,也沒有第一批上市公司名單。而對于國際上主要交易所延長交易時間和吸收合并的趨勢,耿亮則表示,目前上交所沒有考慮延長交易時間。
此外,有媒體從全國人大上海團開放團組活動上獲悉,目前國際板籌備只剩一些技術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推出。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相關人士透露,上半年國際板的技術準備工作將全部到位。本月,上交所已成立了專職小組負責此事。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就是對運行方案做進一步完善,并對系統進行測試、驗收,為國際板的推出做好協調和溝通。
企業界:熱切期盼
國際板從提出到籌備迄今超過兩年,不少跨國企業、紅籌企業望眼欲穿。
跨國企業在中國上市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上市可以提高它們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再則,企業可以直接獲得人民幣資金,為它們在中國擴展業務提供很大的方便,而且沒有外匯風險。這兩方面的好處都非常直接。
因此,從提出建設國際板之初,就有多家跨國企業表示出對登陸國際板的興趣并開始為此作積極準備。先后傳出有意向的企業就有可口可樂、聯合利華、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國際知名企業。
除了這些跨國企業,一些境外上市的紅籌公司也“迫切回歸”。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陳天橋就表達了自己迫切希望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心情,其所創建的盛大集團是我國互聯網領域的佼佼者。他在提案中明確提出,希望盡快推出國際板。
陳天橋說:“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要建立國際化的金融中心,盡快推出國際板很有必要。”
陳天橋呼吁,國際板在創立初期應該首先立足于紅籌股的回歸,讓盛大、新浪和搜狐等中國概念股都能得到回歸A股的機會。他建議中國證監會盡快成立國際板建設及紅籌股回歸工作小組并出臺鼓勵紅籌公司在國際板上市的政策。
他表示,早些年我國的創新型企業投融資環境還未成熟,已經獲得國外風險投資的企業于是不得不選擇去美國上市。當時包括盛大在內的不少互聯網企業都采取紅籌方式在美國上市,可謂“有中國心,但是沒有中國身。比如,我們公司在國外就被稱作‘孤兒股’,因為我們的市場和投資者是分離的。而如果市場和投資者是統一的,那么這個價值會最大體現,所以很多公司愿意回來。目前已經有一些中介機構在與盛大接觸,如果國際板開通,盛大會第一時間申請。”
陳天橋的期望也是不少企業的共同心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也指出:“我國應抓住機遇,力爭在今年上半年開設國際板,為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建立一個全新平臺。”
李劍閣提議,加快推動國際板建設,應首先開展對大型優質紅籌公司和境外公司登陸國際板的試點工作。在會計準則和信息披露等具體問題上依法靈活處理,通過試點積極探索,并積累經驗,根據后續實際發展情況再逐步擴大國際板的規模。
學術界:
擔憂境外企業“圈錢”
學術界的看法則比較中性。從目前的公開發言可以看出,專家普遍認同國際板,認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必然成果。但對其會否被境外企業當做圈錢工具也有不同程度的擔憂。
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表示,推出以人民幣標價的國際板,不僅體現人民幣在國際資本交易中的計價單位作用和提高境外企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而且可拓寬國內居民的投資渠道,使境內投資者以人民幣參與境外直接投資時鎖定匯率風險。同時,在國際板上市的外國企業將所募集的資金轉移到境外使用,把募集到的人民幣資金兌換為美元,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外匯儲備存量,從而減少匯率風險損失。
同時,他還表示,“國內證券市場還不成熟,市場的融資功能凸顯,但尚未形成回報投資者的氛圍,退出機制也不夠完善”,如果過早推出國際板,難保有些機構不爆炒國際板,也難保外資上市企業不圈錢,因此,他認為,推出國際板雖對人民幣國際化有益處,但不能因此在國內資本市場欠成熟的情況下匆忙推出。此前B股對國內居民放開后出現的爆炒及創業板公司高管的高價套現就是前車之鑒。
對于是否會被“圈錢”的問題,華融證券首席分析師肖波指出,沒有必要擔心出現“境內圈錢”的情形。應正確看待國際板,國際板的推出最主要是有助于中國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肖波認為,加快推出國際板,有助于對中國市場的價格定位向國際定價方向發展,讓價格定位與國際接軌。可以吸引到廣泛的國際資本參與到中國證券市場中來,國際市場好的公司到中國市場來,也可以提升制度和監管等方面達到國際的要求。用國際化的標準來判斷市場,對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和促進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兩會期間在其個人提案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應該建立真正意義的、對外開放的國際板。他主張將國外的百年老店,業績好、管理規范的企業引進到中國來,讓國人共同分享外資企業的成長成果。
賀強建議,國際板投資主體應當由境內和境外兩類投資者構成。國際板可以像B股一樣,允許國外投資者進行投資。這不僅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引入大量國外資金,也可以優化我國引進外資的結構——由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為主向引進外國間接投資為主。
除此之外,賀強還表示,國際板還可以適當引入一些業績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紅籌股來掛牌上市。不過,紅籌股不應當成為國際板的主體。
對于國際板推出A股是否會面臨融資壓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資金的分流考驗的不僅僅是國內市場,企業總是希望在高成長的市場里分享利益,因此國際板一出,中國港臺地區、日本、韓國等周邊市場都將面臨資金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