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中銀國際、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有望首批試點
證券時報記者 孫 媛
“現在已基本明確,只有具備公募資格的機構才會被考慮發放‘小QFII’資格,我們沒有公募資格。”香港某中資券商高管言語中無不充滿遺憾。事實上,香港并無公募資格一說,任何9號牌(“就資產管理提供意見”)持牌人均可向香港證監會申報公募產品。而目前已有公募基金在手的中資金融機構,是國泰君安國際、海通證券(香港),以及中銀(國際)與英國保誠合資的中銀保誠。
“小QFII”將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小QFII”漸行漸近,香港各中資金融機構都在積極向中國證監會報送方案。據記者了解,早在去年,包括中信證券國際、國泰君安國際在內的多家中資券商已向證監會報送過一輪方案,當時證監會已開始著手研究此事。“中資券商推進‘小QFII’的力度一直很大,最初監管層考慮的是中金和中信,先讓他們試點。”據某中資券商高管透露,隨著香港人民幣貿易流通量增大以及人民幣存款的不斷聚集,中資券商現在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推動工作中。
“小QFII開始的額度不會太大,不會像外界傳的有1000億元那么多,但是由于離岸人民幣投資A股的想象空間巨大,如果能在這一輪‘小QFII’中強占先機,對機構將來掌控人民幣回流中國投資的話語權將大有幫助。”某中資機構高管表示。
“證監會很支持這個事情,關鍵還在外匯局的態度。”有了解詳情的某中資金融機構總裁向記者透露。“目前成事的關鍵就在于中國證監會怎么帶著這些券商去推動‘小QFII’。”另一位中資機構高管透露。按照程序,各家中資機構將向證監會報送方案,證監會匯總意見后將同外匯局進一步商議具體草案,再待人民銀行批復,最終上報國務院。
本報記者采訪到的六家中資金融機構高管均表示,現在是推出海外人民幣存量資金回流中國內地制度的好時機,不出意外的話,‘小QFII’將很快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人民幣基金渠道開打前戰
由于目前中資機構在香港現成的公募基金產品不多,多家金融機構也在積極爭取向香港證監會報送相關產品方案。“中資機構的確很積極,7月初就會有中資機構申報的新產品獲批。”香港證監會產品科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由于香港證監會批準新產品并不以幣種為考慮因素,中資金融機構推出的產品可在人民幣和其他幣種之間自由切換;另外,一個產品從向香港證監會報批到最終獲批,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因此,不管方案是以何種幣種計價,越快獲批適合投資A股基金產品的中資機構,距離“小QFII”越近。
現有公募產品的發行人還將在銷售渠道方面占有優勢。在以往傳統外幣基金的較量中,中資機構與外資大行競爭總體處于弱勢,但在人民幣產品面前,大家卻是“窩里斗”。據記者了解,已有中資機構開始與包括匯豐和渣打在內的香港多家大型銀行接觸,為將來推出人民幣基金銷售渠道打前戰。
“包括中銀保誠在內的中資機構將享有較明顯的優勢,他們已有包括A股指數ETF在內的多只現成產品面市,由于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他們只需將計價單位變化一下,投資者將馬上能被人民幣計價的A股ETF吸引。”有中資機構總裁分析道,“如果中銀保誠能通過‘小QFII’直接投資A股,而不用再向外資QFII購入額度,管理費也將有所降低,對投資者吸引力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