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擔憂影響A股,成“外資提款機”
新快報訊 (記者 高菲 實習生 彭婷)目前,上證所籌備國際板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隨著國際板建設的加速,為我國帶來境外新投資渠道的同時,業界也對其將增加國內中小企業融資壓力。
三大跨境業務確立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表示,隨著籌備國際板工作的開展,包括境外企業在上證所直接上市增發,跨境ETF和中國預托憑證(CDR)等跨境業務也進一步確立。這標志著國際板的建設準備工作已經漸行漸近。
胡汝銀表示,200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和多家國際性指數公司簽訂了諒解備忘錄,上證所推出跨境ETF已經是箭在弦上,萬事俱備。
在2009年,紅籌股代表企業的掌門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和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已在多個場合表明了回歸內地資本市場的愿望。有市場猜測認為,中國移動、中海油、匯豐、紐約證交所將成為首批在國際板增發或CDR的公司。
此外,匯豐控股、渣打銀行、路透社、恒生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納斯達克、紐交所、可口可樂、西門子、聯合利華等眾多知名外企都曾表示要登陸國際板。
引發業界新一輪擔憂
對于國際板的推出,被業界普遍視為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產生重大意義。連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成后最大競爭的對手、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示,上海交易所推出國際板勢在必然,這是由于內地目前的流動性充裕,對國際板也有需求。并指出,上海國際板的設立將吸引更多資金,有利內地市場的開放。
不過,之前有多位金融和證券界專家的觀點表示,在目前A股市場畸高市盈率發行的情況下,如果貿然準予外企國內上市,會大大影響A股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甚至可能導致A股市場成“外資提款機”。引發了市場關于國際板可能由于高市盈率發行易致外資圈錢,擠壓中小企業融資,沖擊國內資本市場的穩定等多方面的憂慮。其中,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認為,“如果匯豐上市成功,等于擄走二十座南浦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