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稱:“香港和上海不是摔跤似的競爭,一個輸一個贏;而是長跑或是帆船競技,都可以是贏者,還可以互相遞水、引跑。”
郭興艷 蘇蔓薏
香港交易所(下稱“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公開表示支持上海成立國際板,認為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應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共同壯大。
李小加的表態正值上海市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剛剛簽訂《關于加強滬港金融合作的備忘錄》、港交所與上證所昨日聯合發布《關于更緊密合作的聯合公告》之際。種種跡象表明,滬港兩地金融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兩地交易所有望展開實際性合作。
李小加昨日參加亞洲金融論壇“大中華金融業整合”專題討論時表示,港交所去年成績卓然,但上海即將成立國際板及上海在2020年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給香港帶來心理上的沖擊。李小加坦承:“港人首次擔憂,長期引以為傲的金融業是否能保持優勢、香港該如何發揮特色和相對于內地的優勢、如何進一步國際化。”
上周六剛剛履新的李小加稱,今年對港交所來說是機會和挑戰之年。“香港應開始走出憂慮,順勢而為,正確認識香港、上海不同的角色。”李小加指出,“上海國際板對香港不是負面因素,而是非常積極的因素,是一次戰略機遇。上海發展是國家發展成功的表現,上海越開放代表中國越開放,而中國(內地)越開放就是香港的福音。”
香港特區政府昨日首次對國際板作出表態。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出席港交所和上證所聯合公告記者會后表示:“上海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是必需的,支持上海成立國際板,上海市場發展能將‘餅’越做越大,對香港和上海都有利。”
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李小加用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香港和上海的競爭關系:“香港和上海不是摔跤似的競爭,一個輸一個贏;而是長跑或是帆船競技,都可以是贏者,還可以互相遞水、引跑,成為長期伙伴。而我們最大的共同點是都處在中國經濟發展大浪潮。”
李小加給出一系列數據來佐證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浪潮:去年上證所和港交所市值在全球金融市場都是前十名;上海、深圳、香港、臺灣的股本總值合計占世界第二;以股本交易計算,排名世界第三;以市場集資總額計算,已是世界第一。“IPO集資當然是絕對的第一名,港交所去年IPO集資已經是全球第一。上海加香港加臺灣,集資總額已經超出全世界其他范圍的集資總額。”李小加說。
他表示,上海和香港具有互補合作的基礎。“我們具有不同市場,在不同環境下運作,擁有不同的核心優勢。差異是我們互補的地方。只要互相取長補短,我對香港發展充滿信心。”李小加說。
上證所總經理張育軍在記者會上表示同意李小加的看法。“上海成立國際板,香港的市場參與者大可不必擔憂。”他指出,香港市場歷史悠久,擁有完善的法規、豐富的金融產品鏈、優秀人才和良好的公司治理。“香港是內地的一面鏡子、橋梁和紐帶,香港也是內地長期學習的標桿、榜樣和目的。”張育軍說。
“中國經濟是塊很大的蛋糕,改革開放后這塊蛋糕不斷變大。各個交易所服務于中國經濟都能得到快速發展。”張育軍表示。
他還稱,如今至少有1.3萬家公司符合上市條件,但只上市3000家,大約還有1萬家在等待三個交易所提供服務,充實資本金、走向市場。“上證所的首要責任和使命是建設藍籌股、服務國家經濟發展。”
張育軍透露,海外公司如奔馳和聯合利華早于1993年就提出到上證所上市,1996年、1997年再次有一批公司提出,2000年又有一批公司提出。“這是水到渠成的進程,海外企業不會多,我們主要著力點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