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溝通管理層:兩會最應力推IPO重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0:20  投資者報

  投資者報 (評論員 鄧妍) 議論了十年的創業板,依然是今年“兩會”的熱點。只是不同的是,目前看來,創業板的啟動似乎會先于主板IPO(首次公開發行)重啟。

  其實,在我們看來,創業板應該放在IPO里面一攬子考慮,因為二者對于恢復股票市場最基本的融資功能異曲同工。但對于后者,似乎各方面都不看好,從監管層、券商到投資者等市場各級主體,心中都存有恐懼。這里面無疑有很大的誤解。

  首先,政策思路上的誤解是主要的,因此,我們非常期待“兩會”期間對此能給予正確理解。此外,從目前市場情況看,如果重啟IPO,新股發行價格反而會更適合投資者。市場人士常說上市公司當前的價格有泡沫,且泡沫往往是從IPO就開始了,照此邏輯下推,新一輪股票市場制度建設的啟動,就應該從IPO開始擠泡沫。

  流動性悖論探尋

  半個月前開始的信貸資金是否流入股市的爭論似乎仍未結束,且有進一步高漲的勢頭。從券商報告既有“流動性不足是偽命題”,又有“流動性不可持續”等針鋒相對的論題,足見交鋒之激烈。

  好在塵埃未定時,央行已高姿態表示將力挺商業銀行放貸釋放流動性,這無論對于實體經濟還是股票市場,都將起到紓解經營者、投資者緊張神經的功效。

  但這是否意味著企業資金困局就能得以改善?

  不然。從目前銀行貸款流向看,多數仍傾向于大型企業,比如,我們看到各家銀行陸續推出的并購貸款,幾乎都鎖定在寶鋼集團等公司,中小型企業前受銀行貸款無門、后受股票市場融資無果的雙重壓力,處境依然艱辛。

  于是,我們看到這樣一串鮮活的故事:一位汽車銷售員以大概400萬元當掉了他在上海市區里的房產,以確保有足夠財力來維持他的企業;一位地產開發商用他未售出的資產抵押到一筆緊急貸款來確保其銀行資金;一家建設公司的經營者甚至當掉了他的一幢別墅來支付工人的薪水。

  這似乎帶給我們一個流動性的悖論:因為流動性不足,從而導致各層面的資金都顯得緊缺;而因為資金緊缺,IPO根本就發不出去也就索性不發了。

  實際上,股票市場當前的流動性并不存在問題,老投資者都知道一句俗話,“中國股市不缺流動性,只要有行情,錢滾滾的就進來了。”真正的問題在于,疏通流動性的渠道不通暢,比如IPO、再融資的關停。

  重啟IPO關鍵要素具備

  從監管者和投資者角度考慮,之所以對IPO重啟有擔憂,無非是一直以來認為IPO是股市下行的因素,甚至會偏激地認為,倡導IPO的言論就是砸盤子。因此,要想重啟IPO,股市就得有一定的熱度,流動性也要比較充裕,交易者要多。

  目前的市場是否具備這些條件?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從天相投顧的研究看,新股上市當天對市場行情的影響沒有必然關系,相反,大盤走勢決定新股上市頭一天的價格走向。這意味著,單純認定IPO是來砸盤子不那么站得住腳。

  此外,在流動性和股市熱度層面,我們注意到,最近新開股票賬戶、基金賬戶的數據不斷攀升,僅2月新增股票戶就高達152.8萬戶,創下2008年3月以來的最高值;同時,滬深兩市交易額近期也創下天量,僅3月4日股指大漲當天,就有237.2億元資金流入。

  我們還可進一步分析市場最大的機構力量基金手中的資金狀況。

  據Wind統計顯示,自2008年11月股市反彈以來至今,已有87只基金發布分紅公告,其中既有偏股型、債券型基金,也有封閉式基金,且實施分紅的偏股型基金多是在2008年發行的次新基金,諸如銀華領先策略基金等一大批次新基金都在實施成立以來的首次分紅。

  同時,在2月下旬市場的調整行情中,根據國都證券對基金倉位的測算,基金并未因市場震蕩減倉,相反,其倉位還略有增加。這些跡象都意味著機構投資者手中現金流充沛。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在我們看來,中國的經濟要恢復,需要某一塊市場的活躍來帶動,因此,激活股票市場的各個細胞十分重要。

  試問,企業如果在股市上都融資不成,還能在什么地方融資?

  如果一個最明確應該可以得到融資的市場都無法實現融資功能,而只能變成計劃經濟、政府審批,給你項目才可以融資,這樣的畸形市場狀況相信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我們不希望看到IPO越來越成為一個市場調控的籌碼:當牛市時,毫無節制的狂推新股發行;當熊市時,所有IPO不問緣由全部終止。我們希望監管部門在考慮市場維穩的前提下,要先考慮市場基本功能的維持,借助IPO來實現股市打壓、促漲的功能是錯誤的。

  美國股市最近連創新低,但在熊市中依然成功實現了近期的最大一單融資。匯豐銀行3月2日也宣布要通過增發再融資177億美元,當天雖然股市下跌了一些,但匯豐仍可能增發成功。

  海外市場的現實案例告訴我們,市場經濟的一個理論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一樣行得通——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向股市注入好公司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現在如果推出IPO,其定價對于投資者來說反而可能是好事,因為拿到合理定價的可能性很大,而不會像前兩年高定價的公司基本全讓投資者套牢。

  我們對前兩年牛市背景下的IPO情況統計顯示,2006年共發行了71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24.4倍;2007年發行了120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29.9倍。不論公司質地如何,新股無不以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高市盈率發行,且上市首日必狂漲,有的甚至漲幅高達500%~600%。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能一手瘋狂圈錢,一手拋售大小限套現,苦的是二級市場眾多接盤者。最典型的莫過于中石油,從48.46元下探至最近的11元上下,跌幅近80%。

  反過來看現在的市場狀況,此時發行股票很可能只能發到七八倍市盈率,而放眼當前的A股已上市公司,依然難尋七八倍市盈率的公司。

  在我們看來,IPO不應該是砸盤的力量,而是向股市注入好公司的過程。

  以往大家對企業無限融資很有意見,但這是治理責任的問題,管理層、企業公司不好好干活,將錢玩丟了,這與制度問題是兩回事。一個是企業內部問題,一個是市場問題。我們鼓勵IPO,并不是要無休無止地從投資者的手中圈錢,管理層如果忽略信托責任,搞得不好,就應該更換管理層。

  回過頭再看看2007年市場的狀況,當前的IPO市場與那時正好是一種極端對比,那時候,全社會好像變得富得不能再富,我們希望監管部門能在兩個極端中尋找平衡點,而具體到公司的IPO上,應該給券商、公司充分的自主權。

  盡管我們深知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新股審批權力移交交易所也十分重要,但我們并不想現階段對此就著墨太多,如果連IPO重啟都談不上、市場最基本的融資功能都難以恢復,暢談其他改革,只能是天方夜譚。

    相關專題:

    新股頻道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