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姜艷艷 馬超彥 發自北京
3月4日,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簡稱民革中央)遞交全國“兩會”的多份提案中,有關《關于滬深證券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建議》的提案引發了市場的強烈關注。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研究開發部經理孫卜雷干脆認為,“這個提案非常好!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會員制已不適應市場環境
昨天,此方案的提出者,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世耀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的專訪。
李世耀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他目前走訪交易所的情況來看,由于網絡的普及,交易所內為會員設置的交易大廳形同虛設,沒有單位來交易所進行交易,但席位費卻長期收取。
“雖然是會員制,但從來沒有開會員大會,也無法反映會員的呼聲,理事長也是內部任命的”,李世耀表示,交易所的性質目前難以界定。雖然交易所的領導由證監會任命,但交易所卻不是證監會的派出機構,在實際活動中的盈利能力極強,因此也不是事業單位。“名不正言不順”的定位的確令證券投資者、會員和其自身的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
李世耀介紹,目前國際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采取公司制建設交易所。比如港交所在公司制改革后就成功在香港上市,本身成為一個透明化相當高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強的同時,活力也逐步提高。從1993年以后,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為了維持其市場份額,紛紛實行從會員制向公司制的轉型,現在世界上超過80%的證券交易所都完成了公司制改革。
“事實上,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比如剛成立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就是由幾家公司聯合注資的公司化體制,這證明交易所的未來走向已經獲得國家認可”,李世耀表示:“趁著指數點位比較低,改制成本也比較低的時候,管理層從放眼未來競爭著想,應該盡快推動兩交所的市場化。”
改制意義重大
而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研究開發部經理孫卜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中,一口氣講出了滬深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的重大意義:“對中國證券市場是有好處的,對中國的投資者是有好處的,對中國的市場經濟是有好處的,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有好處的”,同時也有利于吸引海外企業公司登陸我國的證券市場,提高我國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力。
證券市場倡導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而最核心的原則是 “公開”,“而我們證券市場里最關鍵的核心交易環節,對會員都不公開,更不用提對社會公眾、對投資者公開了”,孫卜雷感嘆,“沒有公開,何談‘公平’、‘公正’呢?”他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滬深交易所并沒有公開自身的利潤率,而這些利潤是投資者的血汗錢,是交易成本,是遏制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攔路虎。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