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證券 > 證監會多管齊下系統治市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近段時間以來,市場持續下跌,證監會也不斷打出政策組合拳。今日,證監會就《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這也被看作是證監會利用可交換債券控制“大小非”減持,緩解市場的拋售壓力。
征求意見稿稱,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東,可以由保薦人保薦,并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后方可交換為預備交換的股票,債券持有人對交換股票或者不交換股票有選擇權。
西南證券券商分析師王大力表示,可交換債券的發行人為大小非持有人,購買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同時,可交債嵌入了交換條款,在債券到期時,可按約定的價格來獲得相應股票。這樣一來,缺錢的“大小非”通過發債籌了錢;有錢的機構由于買債可保持固定性收益,且未來轉換還可能會有溢價,所以也愿意買。
此前一直堅持大小非減持不是市場下跌主要動因觀點的中國證監會近期公開表態,擬將對大小非減持采取引入二次發售機制、開發可交換債券等市場流動性管理工具、建立實時監測系統等一系列政策舉措,這極大激發了市場的期待和憧憬。
可交換債券是上市公司股東(通常是大非)將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給證券托管機構,然后以此為標的發行債券。這一做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緩解大股東的融資困境,從理論上說,如果股市低迷,市價低于轉股價,債券持有人就不會轉股,這樣就可減少二級市場的流通籌碼;而若股市高漲,債券就可轉換成股票,從而對轉換股票的速度和規模加以控制。有報道說券商對可交換債券表現出很高的熱情。
據媒體此前報道,是民間的研究給監管層提供了思路,證監會對于可交換債券、權證等市場流動性管理工具也一直在持續進行研究,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探討將二次發售與多種市場流動性管理工具結合起來,真正地實現從空間和時間上緩解“大小非”壓力,使整體市場走勢通過諸多方式來實現平穩。
新浪調查:你如何看待用可交換債控制大小非 |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Topview專家版 | |
* 數據實時更新: 無需等到報告期 機構今天買入 明天揭曉 | |
* 分類賬戶統計數據: 透視是機構控盤還是散戶持倉 | |
* 區間分檔統計數據: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統計: 個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點擊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