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非股市套現沖動: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減持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7:2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黃玲雨 絕對空頭:非控股“大小非” 非控股“大非”和“小非”股東的出售沖動重重地壓在市場上,短期內難有變化。 記者匯總2月套現金額較高的40則上市公司減持公告發現,26則公告均因“非控股大非”減持所發。 其中,遼寧成大(600739。SH)第二大股東深圳吉富創投公司(下稱“深圳吉富”)的減持幅度最大,其2月連續3次公告減持,累計減持遼寧成大2695萬股,套現13億元,占2月市場公告總套現額的26%。而自遼寧成大限售股2008年1月24日解禁以來,深圳吉富累計已減持8079萬股,持股比例由股改后的12.6%降至3.6%。 “我們沒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能力和意愿,最初參股只是作為財務投資者。在拿到合理的投資回報后退出十分正常。” 深圳吉富投資部某人士表示。 這種心態已成為非控股“大非”的主流。 “股票可流通后,非控股股東有了便捷的退出機制。雖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權,但其話語權較低,這是非控股大非減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認為。 已解禁的“小非”股東,則在不需公告的情況下默默地減持,成為市場重要的空頭。 “‘小非’減持不需公告,很難推測出具體的減持數字。但參考市場現在的換手率,估計解禁超過一個月的大部分可能都走掉了。”深圳某私募基金一人士推測。 為了解“小非”股東的減持幅度,記者采訪了近十家上海的上市公司。 “‘小非’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中路股份(600818。SH)證券事務代表徐紅宇表示,“沒走的減持的意愿肯定有,只是現在的價格沒達到他們的心理價位。”而接受采訪的幾家上市公司的回答與徐紅宇類似。 對于“小非”股東,似乎沒有什么因素能阻擋他們減持。“當時參股十分偶然,沒有想過有這么高的投資回報。由于后市不太明朗,還是落袋為安。”一中路股份(600818。SH)“小非”股東表示,“況且我不賣,別人也會賣。” 華泰證券分析師周林分析,大部分“小非”股東的收益超過10倍,收益成本形成巨大反差。 而減持套現的資金流向哪里,對市場同樣重要。 “一部分用于補充公司資金,另一部分還會拿出來投資。”中國高科(600730。SH)一“小非”股東表示。 有這一打算的不在少數。很多減持的非控股“大小非”表示,之所以大規模減持,一方面是對后市的擔憂,另一方面是為增加投資的主動性,“所有籌碼不能都放在一只股票上”。 控股股東多空臉譜 與非控股股東大規模減持不同,控股股東減持顯得相當節制。 對于國資背景的控股股東,減持更多體現國資委和地方國資局的意志,管理層并沒有決定權。“上海國資委沒有減持計劃,暫時不會動。”百聯股份(600631。SH)證券部某人士表示。 減持對控制權的侵蝕也讓控股股東有所顧慮,對于股權相對分散、控股地位不太穩固的控股股東而言更是如此。同時為了鞏固控制權,一些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甚至有了增持的計劃。 “在價格合適時,大股東還有增持的計劃。”康緣藥業(600557。SH)董秘辦某人士表示。“增強控股地位,降低外界惡意收購的可能。” 證監會在大股東的二級市場運作方面的規定也限制了大股東的行為。 根據證監會的規定,持股比例高于5%的股東,6個月內不能進行雙邊買賣:而且持股比例高于5%的股東減持需進行信息披露。 對于控股股東龐大的持股比例,單純的單邊操作會對價格形成重大沖擊,同時大股東的減持披露也會對價格有很大殺傷。“操作不好,減持可能得不償失。”某券商人士表示。 但這不意味著控股股東對市場的影響有限,恰恰相反,在全流通的市場里,控股股東對股價的影響會更加多樣和舉足輕重。 在獲得流通權后,大股東在股價被低估時買進,股價高估時賣出可能成為一種常態。由于對公司運營有更全面的信息,大股東對公司股價有更好的判斷。 而通過二級市場的運作,大股東可以輕易地影響價格。 “普通投資者會對大股東的二級市場運作非常敏感。除了其買進賣出行為影響供需進而影響價格,更重要的是這種買進賣出行為可能成為被市場理解為一種信號,對價格形成沖擊。”某券商人士表示,大股東影響價格的能力會被放大。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