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板吹集結號 地方政府搞大躍進(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0:11 中國經營報
深圳市貿易工業局局長王學為表示,目前深圳市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有1100家左右。而浙江君浩的張啟航告訴記者,在今年2月的“溫州論壇”上,浙江省證監局局長王寶桐也稱,浙江有108家企業符合條件準備上市,預計能在創業板中占到三分之一份額。王寶桐還強調,希望溫州企業能在5月前完成上市所需各項準備,浙江省證監局計劃上報20至30家浙江企業爭取首批創業板上市。 券商博弈上市策略 此時,券商投行人員更是忙得不可開交。3月4日和5日間,記者聯系的多家券商投行人員都在武漢、北京等地出差為項目奔波,言語中充滿了對創業板的熱切期待。 “自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給企業做上市輔導,早就把一批項目牢牢抓在手里,第一批上市企業中肯定有我們的份額,關鍵是能上多少家。”上海一家有40位保薦人的券商投行總經理直言,只要創業板一開,他們馬上就有項目報上去。 “現在是等創業板細則明朗,才好選擇合適的上市策略。”深圳一家創新型券商資本市場部人士認為,各家券商都跑馬圈地爭取了不少好項目,但由于保薦人數量有限,上市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創業板這么火熱,就要考慮如何有效提高保薦人利用率的問題。”上述人士解釋。 該人士說,有些企業在中小板排隊時間比較長,相比創業板,中小板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所以雖然達到中小板上市標準,也對創業板很感興趣。“雖然創業板明確提出要推動企業批量上市,但從目前創業板火爆的情況看,很有可能排隊時間更長。”因此,他們準備等創業板具體規則出臺后,再確定手中項目的上市策略。 上述上海券商投行總經理說,他們將主要根據企業業務性質制定不同的上市策略。“如果企業有創新模式,過往紀錄能說明成長性和創新性,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項目自然往創業板上排隊。而對于一些運營比較穩定、復制性比較強的成熟行業中的公司,則更多選擇中小板。”相關報道見A23版 相關訪問 外資PE搶灘 創業板推出在即,國內各方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的同時,而對創業板覬覦已久的外資PE亦不甘落后。 成功地把分眾傳媒推向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麥頓投資公司就是一例。目前麥頓投資已在中國投資了9家企業,其中3家已經在海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 3月6日,本報記者在長江商學院專訪了麥頓投資合伙人邱立平。 《中國經營報》:對于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你們做了哪些準備? 邱立平:我們目前手中儲備了部分項目,當然主要還是要推到國外市場上市,但是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對象,準備經過幾年的運作之后把它們推向創業板上市。 《中國經營報》:近幾年,PE在中國可以說是大行其道,PE對中國企業發展意味著什么? 邱立平:應該說,推動企業和經濟的發展,PE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作為財務投資者,PE一般都是參股而不控股,對企業而言,這可能比戰略投資者要實惠得多。PE給企業提供資金,讓企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然后幫助他們上市,而自己通過二級市場退出,獲取投資收益。走到這一步,就是PE和企業的雙贏。 《中國經營報》:新修訂的《合伙企業法》增加了有限合伙制度,這對PE行業是個好消息,你怎么看? 邱立平:這是有利于推動風險投資行業發展的。事實上,國外PE普遍采用有限合伙制度,使得資金和專業投資人結合起來。國內現在放行有限合伙制度,顯示管理層對規范和推動PE行業發展的良苦用心。 《中國經營報》:在外資PE淘金的同時,本土PE公司近兩年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嶄露頭角,作為一家外資PE的合伙人,你覺得外資PE和本土PE有哪些差別? 邱立平:從風格上講,外資PE的投資規模比較大,本土的多偏小。像我們一般起點在2000萬美元以上,而本土的則多在幾百萬元或者幾千萬元人民幣,從這個意義上講,兩者之間沒有很明顯的競爭關系。但是到2009年之后,估計將會有一批本土PE發展起來,因為他們培育的公司將會紛紛上市,尤其是創業板的推出,更助長了這種態勢。這將使得他們的獲利相當可觀,規模也相應的迅速擴大,同時巨大的財富效應也可能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向PE行業。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