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再融資:仍有多關待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10:55 經濟觀察報
袁滿 3月5日,中國平安股東大會上,其飽受爭議的再融資議案獲得高票通過。但接下來的審核及發行仍撲朔迷離,平安可謂首關過罷,多關待考。 首關:投資者博弈 從投資者反應以及最終的投票結果來看,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的立場存在很大不同,而H股投票高于A股的情況則顯示了海外和國內投資者認知上的差異。 在這一點上,平安再融資具有全流通時代,投資者利益博弈的標志性涵義。 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相對看重長期收益,后者則看重短期收益。因而,前者比較認同平安的投資故事,而后者卻充滿疑惑,特別是一些新投資平安的股民,高位介入,眼看投資虧損,情緒激動,于是紛紛用腳投票。 海外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的態度區別則在于,扣除溢價因素,海外投資者中除了匯豐,絕大部分是對保險公司的估值有深刻判斷的投資基金。 高盛投行人士認為,平安此次融資,可謂攻守兼備,外可利用次貸危機進行收購,內可抓住市場機會加速主營業務在本土的成長,無論“外攻”,還是“內守”,平安都是要講述一個加速成長的故事。而這應該是平安首關有驚無險的內在基礎。 市場關:容量的大和小 “盤子過大”、“挑戰市場容量”,一直是市場對平安抨擊得最多的問題。 但隨著平安股價的下跌,市場原先擔心的千億規模,現在已經只有800億左右了——這個規模比此前中石油的發行大不了多少。 至于分離交易可轉債,在中國市場上,偏好債券的投資者群體和偏好股票的投資者群體有明顯區別。由次可見,平安的再融資規模已不像市場此前擔心的那么可怕。 融資規模大小的問題其實曾經多次考驗過中國資本市場,從十億、百億、五百億,每一次大的跨越,市場都有巨大的擔憂和反對的聲浪,但每一次有驚無險地跨過去,都意味著一次新的成長和飛躍。以目前情況看,國內資金面總體上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平安能否選擇好發行時機,利用股票上升通道,迅速完成增發,是其成敗與否的一大考驗。 監管關:態度的左與右 平安再融資計劃公布以來,要求監管層棒殺和呼吁不干預市場的爭論沸沸揚揚。 近日證監會發言人的談話被視為來自監管層的最直接的聲音。但市場的解讀卻有很大分歧。有評論認為,證監會斥責平安“惡意圈錢”。但慢慢地,輿論發生了有意思的變化。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監管部副主任歐陽澤華針對有輿論將再融資喻為“惡意圈錢”的提問時認為:“這是一種誤讀,資本市場的一個功能就是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渠道,資源配置也是通過再融資來實現的,所以并不存在惡意的問題。” 不同解讀的爭論實際上拷問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方向,這一點,證監會發言人在其談話的最后,恰恰是給出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對于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必須以改革為推動力,用發展的方式加以解決。”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