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融資背后藏著多少貓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0:43 市場報
時寒冰 誰提前走漏了平安再融資的消息 中國平安再融資給脆弱的市場帶來了毀滅性打擊。但是,隨后,《理財周報》以翔實的數據證明,105家機構在暴跌前夜已經逃遁中國平安!據上證所授權發布的Topview數據顯示:去年12月28日,超過330家機構持有中國平安約62.8%股權;今年1月3日,持股機構縮減為25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7.3%;1月11日,機構再次縮減為24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3%。在大跌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1月18日,持股機構已縮減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僅有46.3%。而在這一過程中,散戶手中的籌碼卻在逐步上升。 媒體推測,“似乎有些機構在中國平安發布再融資消息前半個月就得到了訊息”。中國平安股價從2007年10月24日149.28元的最高點,跌到1月29日的72.48元,跌去了一半多。在機構逃遁之時,散戶接過來籌碼。 是什么讓機構成了先知先覺者?如果機構與散戶一樣,在大跌開始時才得到消息,中國平安將面對什么? 離奇的是,在中國平安再融資引發股市大跌時,它像一只半個月沒有吃到食物的惡狼,緊緊地咬著再融資計劃不松口,客觀上強化了利空效果。 再融資背后的外資身影 《貨幣戰爭》中描述的場景令人震驚,如果說它因為帶有的民族情緒多少影響了人們的信任的話,那么,如果看了約翰·珀金斯根據自己寫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你會發現,《貨幣戰爭》只不過是在展示真實的預言而已。 在中國平安再融資的消息公布后,人民網做了一個《誰的“中國”平安 1600億元融資計劃要干什么》的專題,其中提到: 2002年10月8日,匯豐集團(HSBC)以6億美元(約人民幣50億元)認購平安股份,持股比例為10%。匯豐集團成為平安第二大股東。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權攤薄,匯豐又斥資12億港元(以平安發行價10.33元)增持平安股權至9.9%、成為中國平安第一大股東。2005年6月,匯豐以81.04億港元(每股13.2港幣,較當日香港二級市場溢價9%)的價格,增持中國平安已發行股本9.91%,將匯豐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國平安正式進入“匯豐時代”。現在匯豐更是已經持有中國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穩居中國平安流通股東之首。 從中國平安數據中可以知道,十大股東中“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其第二大股東。在十大流通股中,位居前兩名的仍是“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再看看浦發銀行,花旗銀行持有浦發銀行4.20%股份。但是,根據浦發銀行與花旗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戰略合作第二補充協議》,花旗承諾將繼續增持浦發銀行股份至19.9%。有一個問題值得追問:如果股價下跌,對花旗增持股份是否更為有利? 實際上,這兩家是最沒有必要再融資的。有評論指出:“光是中國平安一家所提出的再融資計劃就達到1600億元,而此前其發行A股籌資382億元還未滿一年,且原來的募資使用計劃還未付諸實施。近日提出400億再融資計劃的浦發銀行和平安一樣也是剛剛發行60億元的債券。”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