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企發A股還是一個青蘋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2:16 證券日報
熊欣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取得多項成果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日前落幕,雙方隨后發布了聯合情況說明。外界普遍認為,雙方在備受矚目的金融服務業領域達成多項共識,正朝更加開放的方向繼續邁出大步。然而,“中方允許外資公司發行A股和債券”這項成果,或將僅僅是一個遠未成熟的“青蘋果”。 該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金融服務業領域中方作出三項承諾。除了同意分別就外資參股中國證券公司的股權比例問題以及外資對中國銀行的持股比提出政策建議外,最受投資者關注的一項承諾是,“中方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A股,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債券”。 事實上,“外企發A股”此前就已有公開提及。在11月17日本報舉辦的第三屆證券市場年會上,上證所總經理助理闕波曾表示,除吸納H股、紅籌股回歸外,上證所還考慮引入匯豐、可口可樂等跨國公司上市,以進一步鞏固滬市的藍籌股市場地位。此后不久更有報道稱,上證所正在研究此相關事宜。 此消息立即引起業內的廣泛討論,“利空”和“利多”不同解讀已然針鋒相對。“利多”論者認為,外資公司的加入,將給投資者帶來優質的投資品種,同時也將帶來先進的公司治理理念;而“利空”論者認為,外資公司發A股不僅對市場構成巨大壓力,而且給其它上市公司帶來“擠出效應”等負面影響。當日滬深兩市尾盤急遽下挫(滬市收盤跌幅2.7%),甚至有市場人士將此歸咎為導致暴跌的導火索。 然而種種跡象顯示,“外企發A股”或將僅是一個長遠愿景,短期內恐難成行,目前偏重于一種符號意義,即指向A股市場未來的國際化趨勢。 目前內地市場的“A股特色”顯著,市場相關制度建設仍待進一步完善,“國際化”環境尚未成熟。 比如發行市盈率問題就是一道“繞不過的坎兒”。跟成熟市場普遍在15倍以下的市盈率相比,A股目前近40倍的市盈率只能適用于另一個體系標準。如果外資公司要發行A股,其發行市盈率的選擇就是一個難題。此外,二級市場正面臨著日益加大的擴容壓力,處于供給充裕甚至相對過剩期。根據股權分置改革的相關規定,未來幾年內A股市場的流通盤將越來越大。跟擴大供給相比,按照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教授的說法,市場更加需要的是一個“超級需求者”。 中國移 動、國美電器等眾多H股、紅籌股等待回歸,內地亦不乏藍籌公司等待發行股票或者債券,必然將排擠外資公司發行A股或者債券融資的空間。 吳曉求教授日前在國泰基金舉辦的一個講座上,再次重申了他著名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四階段論”。目前,市場正逐漸進入到第三階段的成長期,第三階段的主導因素將是存量資產的整體上市,特別是央企的整體上市。此后的第四個階段,才是中國資本市場完全地對外開放。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市場將迎來整體上市、資產注入高潮,波瀾壯闊的第三階段注定以央企上市公司為主角。 事實上,官方信息也透露出權威表態,該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聯合情況說明”中,并未給出明確的時間表;此外還附加了一個“依據相關審慎性規定”的前提。再者,即使已有具備發A股條件的外資公司,法律和監管層面也還需要作出調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