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石油淪為大跌帶頭大哥 加快捅穿權重股泡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10:20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專欄作者 桂浩明/文 現在,只要講到股市,人們都會提到中國石油。這倒不僅僅是因為它在滬市綜合指數中占到了近25%的權重,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指標股,更在于它上市半個多月來,股價從48元多一路下跌到34元,不僅讓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并且還拉動了整個大盤的下跌。 人們注意到,自中國石油11月2日上市以來,滬深股市也是呈現了明顯的下跌態勢,不斷破位下行,于是,也就有人將中國石油戲稱為股市下跌的“帶頭大哥”。 大家不由自主地都會考慮這樣一個的問題:為什么中國石油的市場表現與人們預期的會大相徑庭?這其中有多少是公司方面的因素,又有多少是市場方面的因素?從中應該汲取什么樣教訓呢? 巴菲特明智選擇賣出 毫無疑問,中國石油的A股發行,是挑了一個好時間。當年,在國際原油價格還處于很低位置時,中國石油在海外發行H股,價格當然也較低。幾年來,公司的良好經營加上油價上漲,帶來了其效益的快速提高,一躍而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也讓像巴菲特那樣有眼光的戰略投資者,大大地賺了一筆錢。 而今,國際油價已經上漲到駭人的高位,這一方面使得中國石油的利潤不斷得到釋放,另一方面也不免使得人們對其今后效益的進一步提升產生些許疑慮。雖然中國石油值得長期看好,但是公司的發展總是有高潮,也有低潮。特別是在已經進入到高潮以后,大家自然會采取相對謹慎的態度。 中國石油中期報告顯示,其盈利增長并不理想。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巴菲特開始減持持有已久的中國石油H股。現在看來,巴菲特盡管沒有賣在最高價,但在這種操作中所體現出來的投資思路與風格,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就是選擇在市場低迷、同時也是公司成長空間最大的時候買入;在市場高漲、公司成長空間變得相對有限的時候賣出。 只是,對于境內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即便想模仿這樣的操作也沒有機會,因為巴菲特賣出中國石油H股的時候,其A股還沒有發行。事實上,中國石油A股就是選擇在一個對其公司最為有利之時發行。考慮到各種實際情況,中國石油把A股發行價定在稍低于市場預期的16.7元,但相對于當年H股的發行價來說,已是天壤之別。 從A股市場操作的層面來說,現在以這樣的價格介入固然不會有什么風險,但如果無視中國石油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傳統的新股炒作思路來對其進行操作,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拉高,這就有風險了。當然,從境內市場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要自主選擇上市時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國石油A股會在這個時候發行上市,偶然性的因素可能更多一點。但是不管怎么說,對于境內的投資者而言,在這一階段畢竟不是買中國石油A股的最佳階段,至少在對未來的想象空間上要打折扣。 市場非理性想象股價 中國石油發行與上市時的證券市場,正沉浸在大盤權重股價格大漲的亢奮中。很少有人關注到中國石油的發展前景,大家想到的只是與之板塊相近的中國神華上市后高開高走,連續多天漲停,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都獲利巨大的例子。 雖然在這個時候,市場的資金面已經有捉襟見肘之嫌,但因為權重股仍然在上漲,所以憑借著“二八現象”,股指還在不斷創新高。于是在市場上也就形成了這樣的氛圍:中國石油上市必然會被炒作,對它的股價高度要敢于想象。現在看來,這絕對是非理性的,然而卻又是當時股市的現狀。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石油A股的開盤價已經不可能低了,但問題是:對于這樣的高價位,公司的業績增長前景并不支持,而且在實際上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會愿意在這種高價位上不斷地增持。于是,中國石油的高開低走也就成為必然。股市運行的一大特點是一旦趨勢形成,就會形成或追漲或殺跌的格局。當人們看到新上市的中國石油高開低走,且機構席位在大量賣出,買盤分散且主要分布在普通席位上的時候,殺跌就成為人們的唯一選擇。事實也表明,這半個多月下來,凡賣出中國石油的操作基本上都是正確的,買入則大都是錯誤的。 中石油連跌拖累指數 如果中國石油不是什么權重股,那么它的這種走勢充其量也就是給高位介入的投資者以壓力,還不至于對大盤產生多大的影響。 實際上,今年下半年以來深市中小企業板塊中的新股,大多數都是高開低走,毫不留情地將上市初期介入的投資者深套其中。但由于這些股票權重很小,介入其中的投資者也不多,所以基本上沒有對大盤走勢造成大的干擾。 可是中國石油的情況就不同了,作為市值規模最大的股票,即便暫時還沒有計入指數,也會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下跌,首先對市場心理產生了負面影響,那些先期上漲的其他權重股,自然也就隨之下跌。中國石化在中國石油上市當天股價短暫創出新高,隨后大幅下跌,這就很清晰地表明了中國石油上市對其他同類品種的影響。 按規定,中國石油在11月19日計入指數,如果當天它能夠低開高走,那么對市場的影響會比較正面,多少也能夠消抵上市后高開低走所留下的陰影。但它卻是在這前一天出現2.4%的漲幅,到計入指數這天又繼續下跌。 很難想象中國石油為什么會在計入指數前一天受到大力追捧,難道是因為有人判斷它進指數后會出現明顯的上漲,并且拉動大盤嗎?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并不大。 那么上述情況出于什么原因呢?客觀而言,在這個時候買入中國石油的人是弄巧成拙了。此后的5個交易日,中國石油連續下跌5天,屢創新低。不僅擴大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損失,還直接拖累了大盤指數。本周滬市曾跌破5000點,就不乏中國石油的“貢獻”。 至于因為中國石油破位下行而引發的市場恐慌,對股市的沖擊就更大了。 在這個時候,也許人們不能不接受這樣的現實:中國石油的上市時機,對投資者來說并不理想。而上市后的走勢,應該說是市場在特定階段下的必然產物,股市在它的影響下所出現的下跌不可避免。市場內外因素決定了中國石油下跌,即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權重股溢價”產生泡沫 10月份以來的股市走勢,如果先前沒有出現權重股的整體上漲,并且由此刺激股市屢創新高,同時也因為“二八現象”的泛濫而令多數股票下跌,大量普通者因為損失慘重而不得以在高位介入那些權重股,那么大盤不至于出現像現在這樣的走勢。 應該說,正是機構對于權重股價值的集體性高估,市場氛圍中對于“權重股溢價”的過度渲染,導致了權重股價格的飆升,泡沫的滋生。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石油的上市,實際上是受到了這種行情的裹挾,使之在上市前就在輿論上受到猛烈的追捧,不得不以很高的價格開盤。反過來,它也成為市場狂炒權重股的催化劑,推高了人們對權重股不切實際的預期。 應該說最為本質的問題還是在市場本身。也就是沒有能夠給權重股以合理的估值,不恰當地將其導入了泡沫化。人們看到,這次是在中國石油上市后,由于投資者對其未來的預期出現分歧,加上市場也確實有資金不足的問題,使得它高開低走,意外地充當了股市下跌的“帶頭大哥”。 如果是換了別的權重股上市,同樣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差別僅僅在于發生的時點與強度。所以,換個角度也可以說,看上去是中國石油充當了股市下跌的“帶頭大哥”,實際上是它的上市加快捅穿了權重股的泡沫。 這有點像2001年,表面上看當時中國石化的發行與上市令股指從2245點開始回落,而在本質上是中國石化上市所形成的擴容壓力,改變了當時的資金平衡,使得那些虛高的股價再也不能維持,從此揭開了大調整的序幕。 當然,現在的市場狀況與6年前是大為不同了,與中國石油的發行與上市同時開始進行的股市調整,和那個時候相比更為主動,其意義也更為積極。 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權重股泡沫被擠壓,包括中國石油這樣的股票回歸到合理價位時,也就會有新的行情出現。而現在看來,距離這一天未必會很遠。所以,說不定一段時間以后,中國石油也會搖身一變,成為股市上漲的“帶頭大哥”。只是,即便到了這一天,大家也不要忘記這次調整所留下的教訓,堅持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 歡迎訂閱《理財周報》!訂閱電話:020-87385997(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郵發代號:45-138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