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港股直通車路還未完全修好 恐內地資金高位接盤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09:46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唐學鵬 一直令人高度關注的“港股直通車”撲朔迷離。此前有消息稱“港股直通車”即將開始,而據新近的相關報道,中國銀行原計劃近日開辦的港股直通車被暫時擱淺,原因是尚未獲得審核通過。相關報道稱相關監管機構對其頗有顧慮:一則是港股價位相當高,內地大量資金涌入,有可能容易充當“高位接盤者”的角色。二則是投資港股的QDII業務剛剛大規模發行(過去QDII額度很小),短時間允許個人通過銀行直接投資香港股市則存在“沖突”色彩。 按照一般的理解,“港股直通車”似乎可以購買所有的香港股票,但“港股直通車”之所以引發熱潮的最大驅動力無疑是A—H股之間的價差,內地投資者可以自己操作股票(而不是委托基金)來套取這一利差。一般而言,同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價”,自然會吸引大量投資者介入,但麻煩在于,香港和內地分屬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資本市場。單純從財務指標上看(例如市盈率、PEG等等),被資本賬戶管制所限的內地A股市場明顯是“嚴重的泡沫狀態”;但香港市場也并非非常“踏實”,拿其與美歐資本市場作對比,其目前的股指和市盈水平也處于“泡沫”狀態。 但吊詭的是,有些人往往生硬地將香港資本市場同資本賬戶直接管制的內地市場做簡單的價格比較,局限于A—H股之間的套利,往往就會認為香港市場會比內地資本市場更有“投機機會”(而不是“投資機會”)。他們這一錯誤的理解忽略了“泡沫”、“非泡沫”以及“泡沫的可吹大程度”之間概念的混淆。但兩個市場的可參照系是不一樣的,在出現“明顯的泡沫之后”,內地股市的“泡沫的可吹大程度”要遠遠高于香港,另外,投機香港市場,存在著匯率損失風險(人民幣升值)、國際游資的行為模式造成的打擊、做空機制造成的不適應性、無漲跌幅限制造成的心理刺激、各種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內地居民對香港市場運行方式所知有限)以及新股經常跌破發行價帶來的認知震撼。 其實,A-H價差將持續性“縮小”是一種一廂情愿。而前一階段發生的A-H價差縮減是因為針對A股市場泡沫嚴厲的調控。一些投資者則盲目猜測政策用意,以為相關政策將大規模、持續性地向香港資本市場輸送利益。 實際上,消弭“A-H價差”并不符合國資保值增值的利益。即使從“套利理論”的角度看,“港股直通車”的快速開展也存在某些現實問題。實際上,A股和H股之間一直存在某種理論上的“套利模型”:即香港內地市場股價存在顯著價差,國資可以在A股市場高價兌現籌碼,然后從H股市場補進同等數量的股份,保持了國資的控制比例,并從這一套利中獲益。 按照上述理論模型,這一模型的當下意義不是“要消除價差,引領和號召投資者潮涌H股去參與套利”,而是揭示了一種“利益形態”:保持A-H股之間20%-35%的價差是有利的(目前,中國銀行、中國人壽、東方電機、廣深鐵路、廣船國際、中國石化等重要股票都大致保持這一價差水平)。當然,也必須承認,如果“A-H價差”大得離譜,那么市場的力量會將“價差”修復到一個適當的水平。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目前“港股直通車”的路還沒有完全修好。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