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匯豐銀行亞太區首席策略師:堅定看好亞洲金融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1日 18:06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信貸增長、金融產品研發、自營增長……關鍵在于這些趨勢還能維持很長時間 魏宏兆/文 在很長的時間里,金融行業都是亞太市場上的最大亮點。在這次的報告中,我建議增持金融概念的股票。這與我之前的看法似乎有所出入。我在第一季度報告中曾經談到了因為印度和中國金融行業的估值水平過高,因此我把對這兩個國家金融概念股票的持股水平降到了中性。經過分析之后,我必須重申,匯豐銀行對于日本、韓國和絕大多數亞洲國家的金融行業股票都充滿興趣。 在此次分析中,我將從細節上分析為什么金融行業將會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其出彩的表現。其實說來也很簡單,因為人們所擁有的資產數量越來越多,他們也就需要更加成熟的金融產品,比如共同基金和信用卡。這也就給金融行業提供了發展機會。 這些年來,金融行業的表現也確實可圈可點。自從2003年4月牛市開始啟動之后,金融行業的增長超過了MSCI亞太指數同期增長速度18個百分點。然而,如果扣除日本的影響,那么亞太地區金融行業的增長速度則完全不同。如果不考慮日本,亞太地區金融行業在2003-2006年這段時間的增長速度是和同期指數同步的,直到12個月之前才啟動了新一輪的牛市。也就是,本輪亞太地區(扣除日本)金融行業的高速增長才剛剛開始。 為什么要買銀行股 我想可以羅列出非常多的原因,鼓勵不同地區的投資者,在不同時段購買銀行股。首先,只要不是在經濟蕭條時期,銀行股票的增長總是有著很強的杠桿效應,能夠拉動經濟以幾何級數增長。其次,銀行的發展總是和經濟環境的改善相關,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條件下,貸款利率卻能夠得到提高,這也為銀行帶來了更多利益。第三,銀行股可以被看做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銀行業務增長總是能夠超過經濟增長的同期表現。而且,銀行的發展并不依賴于單一行業的增長,不同行業的增長都能夠使銀行股從中受益。最后,在這些年的變革中,亞太銀行的盈利能力大大提高(銀行能夠通過更嚴密的監管來降低風險),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一度高漲的不良貸款數量已大大降低。 在不同發展層次的國家,銀行業都存在相當不錯的增長空間。新興市場國家,比如中國、越南和印尼,才剛剛建立起以金融為基礎的經濟體系,銀行有巨大的潛力可挖掘。即使是像日本和韓國這樣已經建立起了一定數量財富的國家,它們所能提供的金融產品也非常有限,也還有繼續增長的可能性。 而且,我還必須指出,亞太銀行股有著與眾不同的吸引力。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區域,而銀行股的增長還有放大效應。另外,這個地區對于金融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也為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加快信貸增長 通常來說,當存貸款利差較穩定時,銀行總是能夠依靠信貸的增長來獲取更多利潤。自從2002年來,亞太地區(日本除外)的信貸增長一直保持在兩位數的水平上。從圖1我們可以看到亞太11個主要國家的信貸增長總水平。不妨專門說說去年,2006年亞洲信貸增長達到了7%,如果扣除日本,增長則達到了14%。 具體來說,2006年印度的信貸增長了32%,中國大陸為16%,而中國臺灣和泰國只有可憐的3%。還值得專門說說日本,在超過10年的信貸負增長后,去年日本的貸款增長也達到了3%,這是個不錯的進步。 讓我有些吃驚的是,在亞洲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和地區,比如香港、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它們過去幾年的信貸增長速度都非常緩慢。過去5年它們的平均增速分別為3%、4%和5%,而這種趨勢還有可能延續下去。這可能并不重要,我感興趣的是,中國、印度和印尼是否還能令其信貸繼續處于高速增長的水平? 我想如果能夠把貸款和GDP做一個比較,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提示。印尼、菲律賓和印度,它們的貸款都還不到GDP總量的一半,因此它們無疑還有著繼續增長的空間。 但是也不能就這么簡單地看待銀行貸款額和經濟規模之間的關系。在經濟發達國家中,美國的比率為46%,而英國卻高達139%。也就是說,在金融產品非常豐富的國家,融資不僅僅只依賴于銀行,這個比例也就會相應降低。我想這也可以解釋新加坡和香港信貸增長不快的原因。 我還可以提出另一個更有意義的指標——家庭貸款占GDP的比重。在富裕的國家,家庭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大膽負債,而金融機構更加成熟的管理運作也允許它們更多地把錢貸給消費者。但是問題在于,家庭消費的數據資料難以統計,我們費盡力氣才找到7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相關數據——中國內地、印度、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國民財富和家庭負債之間有著非常強的關聯性。在美國、日本和英國,家庭負債的水平都非常高(超過75%);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比如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韓國),家庭負債的水平在55%-65%之間浮動;而在人均收入還很低的中國內地和印度,家庭負債的水平也還很低。我們也可以換一句話說,中國內地和印度的金融體系還處于剛剛起步的水平。我想專門說一下中國,其實中國貸款所占GDP的比重還是很高的,只是家庭貸款的比例相當之低。這說明銀行更多地把錢貸給了企業而非家庭。 如果亞太地區可以繼續維持經濟高速增長,消費者的信貸需求將會提高,也給銀行的增長注入了動力。 金融新產品研發 如果看看亞洲銀行現在提供的金融產品,我們就會認定該地區的增長潛力無限。 首先來說信用卡,這些年亞洲銀行開始重視它們的消費者戰略,推廣信用卡的使用。在圖2中,我給出了亞洲不同地區信用卡發放的數量。可以把美國也放進來做比較,美國平均每人有5張信用卡。在中國香港、日本和新加坡這些亞洲發達國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的水平也遠遠無法和美國相提并論。而在2004年底的中國(這已經是我能找到的最新數據了),只有9800萬張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記卡),相比其13億的人口規模,這真是微不足道的數字。 接著來說說按揭,它們的發展水平更為滯后。盡管我不認為亞洲能夠發展到和美國同一水平(占GDP的73%),但是我想它們至少應該逐漸發展到德國的水平(51%),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會習慣于通過按揭來購買住房和其他消費品。從這項指標上看,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水平還極為落后,而即使是發展水平較高的韓國也還有著很大的空間。 還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亞洲人缺少可供選擇的投資產品,他們只能把錢存在銀行里。我只能找到日本、印度和韓國這三個國家的數據資料,它們有45%-60%的家庭收入被存在銀行里。但是現在,從圖3中已經可以看到存款比例在下降。在中國大陸、印度和韓國,共同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這毫無疑問是受到牛市的推動。但是我認為,這也反映出這些地區的投資者,正在尋找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韓國也許是個好例子。從2003年底到2006年底,韓國對于信托產品的投資從145萬億韓元增長到了234萬億韓元。韓國的銀行也從中獲得了不少機會。在2002年,韓國的銀行只銷售了13%的信托產品,2005年這個數字則上升到了38%,而2006年則達到42%。 銀行的增長還可能來源于自營業務的發展,因為目前自營只占銀行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以中國為例,2005年該地區銀行只有6.7%的收入來源于自營。即使相對水平最高的新加坡,比例也不過24%。在最為發達的美國,自營業務占收入比重達到了38%,在歐洲水平也在25%到35%之間浮動。在亞洲所有銀行中,只有印度的ICICI銀行(35.7%)和新加坡星展銀行(30.3%)超過30%的水平。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投資銀行的起步和個體投資者需求的產生,自營業務所占比重也會不斷加大。 穩定的增長 其實我剛才說的都不是什么新東西,但我所要說的是,這些趨勢在亞太地區還能維持很長時間。這也就確保了亞洲的銀行能夠在很長時間里繼續維持其優異表現。正如圖4 所顯示,匯豐銀行認為亞太(日本除外)在今后12個月里,銀行業EPS能夠增長14%,遠遠高于全球10.7%的增長水平。而且無論經濟周期如何運轉,我都堅持看好亞洲金融股票。 最后專門說說中國。盡管我對于中國金融股票繼續維持中性評級,但是這并不妨礙我看好中國的建行和招行。同時在H股中,我也因為東亞銀行在中國的表現而對其另眼相看。 (作者為匯豐銀行亞太區首席策略師 本刊記者齊忠恒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