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0億限售股解禁 非流通股套現考驗市場承接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4:10 深圳特區報
未來三個月深滬A股市場將有約2000億市值限售股解禁 非流通股套現考驗市場承接力 專家認為股市面臨中期調整風險,建議投資者逢高適當減倉 本報記者熊元俊 深滬股市大牛市到底能有多牛?最近,市場上愈演愈烈的大非和小非減持公告滿天飛現象,似乎在考驗牛市的成色。業界專家認為,非流通股東在經歷股改讓利之后,現在進入了套現收獲的季節。代表產業資本的限售流通股股東和代表金融資本的二級市場投資者之間的角逐結果,將為本輪牛市行情能走多遠定調。 大非小非減持漸成風 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這是當前上市公司大非和小非大量減持,股價卻仍在高位徘徊的寫照。 創下深滬股市1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的“2·27”大跌,并沒有阻擋新股民入市潮。中國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從2月26日到3月13日,兩市新開A股賬戶達123萬戶,超過2005年全年。同期,新增基金開戶數為105萬戶,是新年后首批新基金百億份額單日售罄的最大功臣。 新資金如潮涌來,但滬綜指自2月26日反而下跌了3.75%。新股民砸進股市的錢,似乎并未激起多少浪花。錢,都到哪里去了? “減持成‘空軍’主力!睎|海證券分析師葉軍認為,目前,市場最大的莊家不是公募、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股改后,那些上市越久的公司,經過長期的派現和送股,成本有些已趨于零,沽售沖動可想而知。 上周六,僅滬市就有上實發展和華發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發布股東減持提示性公告。統計顯示,由于本輪行情滬綜指最大漲幅超過2倍,限售股股東減持節奏迅疾提速,1月和2月分別減持超過3.7億股和2.9億股。而去年全年,限售股股東一共減持3.8億股。另據財匯資訊統計,截至3月15日,滬深兩市有69只股票遭受“大小非”減持,股改解禁拋單已達112例,合計減持14.01億股。 越減持股價越上漲嗎 在深滬股市過去10年時間里,法人股按市值減持的話題,一直是市場最敏感的神經,稍微一觸動,都會引發股市大幅震蕩。從2001年8月至去年初,更是股市走熊的“罪魁禍首”。不過,當“國有股”和“法人股”的名字,被“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取代后,市場對它們的套現流通似乎見慣不怪了。 去年6月19日,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的近1100萬法人股解禁。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減持100股,象征性行使一下權利,這標志著全流通時代的來臨。目前,該公司大股東已減持套現逾6億元,但是,公司股價仍處在歷史高位附近,復權后較去年初上漲569.79%。 同樣,蘇寧電器原第四大股東趙蓓在去年11月9日,掛牌出售蘇寧電器股票1592萬股,平均每股售價為25.23元?墒,蘇寧電器最新股價達62元,趙蓓因此少賺近6億。 雖然大非小非減持不斷,但是,深綜指上周仍創下周K線歷史新高,全周上漲1.87%。而深成指和滬綜指走勢基本持平。大通證券分析師董政認為,這是因為在大盤指標股走勢平淡的前提下,市場的主力資金選擇了觀望為主、局部突破的策略。但是,個股的活躍走勢,仍不能掩蓋小非拋售所帶來的市場壓力。 大非小非解禁壓力到底有多大?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3月份有355億元解禁,較2月增加102億。而4月和5月更是解禁高峰期,分別高達656億和1032億元。2007年預計將有881億多股限售股進入流通,市值合計達9347億多元。 大盤能否逆勢上行 中金公司日前公布的2007年1月數據顯示,中金公司席位上的托管市值在今年1月突然大減1000億元以上,環比下降超過40%,創下2005年中以來的單月最大降幅。業界猜測,這是小非拋售惹的禍。博弈,似乎比市場預期來得更早,更激烈。 國泰君安的3月投資策略報告認為,以大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的價值判斷,對財務投資者的共謀價格是有殺傷力的。4月將迎來今年的首次解禁高峰,暫不流通股解禁構成的壓力也正逐步逼近。因此,3月下旬,如果股市繼續反彈上行,保持適度的警惕和降配是必須的。 “目前,仍是資金推動型的牛市氛圍,市場對大股東減持明顯重視不夠。”民生證券深南中路營業部總經理張志民認為,新資金的不斷涌入,減輕了大非小非套現壓力。一旦這些錢開始撤退,減持將嚴重影響市場做多心理。 “中國A股市場進入敏感周期。”九鼎德盛的分析師肖玉航認為,目前困擾大盤的因素主要有三:加息問題、周邊市場影響和大非小非的減持。隨著股改的即將結束,起于股改的政策性牛市行情,已進入到檢驗其壓力與市場的關鍵時刻。肖玉航預計,三大因素將導致市場可能產生4-6個月左右的中期調整。投資者應調整好投資策略與資源、資金配置策略是未來戰勝市場的關鍵。 相關鏈接 何為小非與大非? “小非”指持股比例小于5%的原非流通股,“大非”指持股比例大于5%但不控股的原非流通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