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交易所合并浪潮方興未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22:59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作者:本刊特約記者 王雪峰/文 2006年對于國際期貨市場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當年各大交易所成交量迭創歷史新高,更為搶眼的是,交易所間的并購愈演愈烈,使這一年成為國際期貨史上交易所間并購的高峰年。這一年里,世界最大的期貨交易所和跨洋交易所在并購中產生,完成的并購交易至少8宗,正在進行和潛在的并購行為達到5宗以上。國際資本市場的傳統格局和結構已被徹底打破,證券期貨交易所面臨一場新的大變革、大分化、大重組。并購將大大提高交易所行業效率和全球資本市場資源有效配置,而交易所跨國購并結盟也將對目前各國之間分割的監管架構帶來新的挑戰。 交易所購并風起云涌 震動2006年的是幾樁重量級并購案的展開,通過交易所間互相持股,大陸整合、跨洋整合相繼而來。從趨勢上來看,全球最可能出現的趨勢是同一地區不同交易所合并形成洲際交易所,洲際交易所之間則建立聯網關系,使投資者從各自的界面分別進入不同交易系統,從而形成一個全球性交易網絡。 區域內交易所并購此起彼伏。 2006年10月份,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宣布合并,組建擁有最廣泛品種和多樣性的全球化交易所CME集團有限公司,兩家老牌期貨交易所的合并無疑是一震動全球期貨業的事件。這一合并交易盡管還待美國司法部、CFTC的審批和股東的投票表決,但合并在2007年年中完成幾無懸念。2006年7月,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與悉尼期貨交易所(SFE)宣布合并,收購要約達22.8億澳元(約17億美元)。2006年8月,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和大阪商品交易所達成合并協議,合并從2007年1月1日開始生效,新的交易所為C-Com。 跨陸、跨洋合并成為新趨勢。 200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與泛歐證交所(Euronext)達成總價約100億美元合并協議,組建全球第一家橫跨大西洋的紐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從2006年4月份開始,納斯達克(Nasdaq)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LSE)股份,至年底持有LSE28.75%的股份。2006年9月份,洲際交易所(ICE)用約10億美元現金和股票購買紐約期貨交所(NYBOT),雙方簽署了合并協定。200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交易所(OMX)通過收購獲得了奧斯陸交易所 10% 股權,并以3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冰島股票交易所。有關跨陸、跨洋的交易所間合并接觸談判的消息不斷傳來——有專業人士說,ICE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這兩個能源交易所也可能最終合并,兩家交易所已表示有意接觸。而目前國際上許多交易所對Nymex也拋出橄欖枝。10月份,LSE表態欲與東京證交所結盟。 多重因素成為全球交易所購并大戰的推動力 全球交易所行業購并浪潮受到內外部多重因素的推動, 其中內部動因包括節約成本、形成外部網絡和獲得新利潤增長機會。 外部環境。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時空觀念在淡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對證券市場整合提出了現實要求。那些有全球影響的公司希望自己的股票在全球各地24小時都能交易,在世界各地以較低成本籌集資金。進行多元化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希望獲得整合性交易服務和全球性投資機會,能快捷、低成本地管理各種復雜交易和投資策略。在嚴峻的競爭形勢面前,傳統交易所需要通過市場整合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優勢。納斯達克前首席執行官Zarb指出:“如果等待,另一種市場結構就會出現并將起到交易所的功能。因此,我們必須進行跨國界的市場整合,使投資者和企業能夠在本國以外的市場投資和融資。” 內部動因。 交易所進行全球并購和整合的內部動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節約成本創造規模經濟效應——電子化交易消除了傳統大廳交易的時空限制和信息流動障礙,降低了信息的收集、處理和發布成本,通過整合市場推介、產品發展和系統建設等成本,交易所可從市場整合中獲取規模經濟性。據Magestic- Research估算,Nasdaq若購并倫敦交易所成功,則一年可節省IT等資本支出6300萬歐元,并可從雙邊掛牌中增加2200萬歐元的上市費收入。二是形成網絡外部性——交易所(或交易系統)具有網絡外部性的經濟特征。交易所的流動性和吸引力隨市場規模的擴大而遞增,交易所通過跨國的購并與整合可顯著擴大市場規模和投資者基礎,增強市場的網絡外部性。三是獲得新的利潤增長機會——目前,全球主要的交易所幾乎都已經實現了公司化改制和掛牌上市,交易所經營形式已趨于盈利導向。由于一國(地區)市場的發展容量總是有限的,因此國際主要交易所紛紛將目光投向國外,希望通過并購來獲得新的業務發展機會。 全球交易所購并面臨的阻力 一個24小時進行不間斷交易的環球證券期貨交易所極具經濟價值。但目前交易所的跨國并購與整合依然面臨著相當多的障礙。 國家壁壘。 證券期貨交易所常被視為國家主權的象征,因而受到各國政府的管理、控制與保護。這些交易所都要受到當地的法律監管,而且從整體上看都由國內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因而全球購并結盟在政治和社會層面面臨著諸多難題。印度市場面臨諸如監管機構的垂直管理、對境外投資者的限制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系統之爭。 誰能制定貿易自由化的標準,誰就能在貿易發展中獲得競爭優勢。在全球證券交易所購并結盟過程中,競爭的主導權也取決于誰先制定游戲規則,也就是交易系統、清算方式、股價指數等的重新確定。每個交易所都擁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交易和結算系統,這些系統的投資巨大,因此單一市場采用哪種系統將成為爭執的焦點。這些因素阻礙了期貨股市一體化的進程。以歐洲股市一體化計劃為例,每個交易所都擁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交易和結算系統,在未來市場采用統一的歐洲股票指數、確立歐洲主要股票構成等問題上也會存在較大分歧。 所有權之爭。 所有權的分配涉及到參與各方在未來市場中的話語權,因此常常成為交易所之間的爭奪焦點。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德國交易所在2000年曾醞釀成立國際交易所,但在聯盟過程中,倫敦證券交易所按照兩個市場的市值份額來分配股權提議遭遇德國交易所堅決反對,其堅持所有權分配應以各方對新市場帶來的價值為基礎。這一分歧最終使英德兩個歐洲最大交易所的聯盟成為一場幻夢。 當然,經濟全球化已是大趨勢,專業人士認為,在這一趨勢下,交易所間的合并浪潮終將突破阻力構建國際交易所發展新格局。而交易所間的跨國購并結盟也必將對目前各國之間分割的監管架構帶來挑戰,從而可能形成跨國界的監管聯盟。 思考與啟示 對于國內的交易所來說,中國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在管理體制上交易所受證監會垂直管理,中國對海外投資者的介入還有領域和資質、投資比例的限制,對境內投資者管理還較為嚴格,因此,推動交易所并購的內外部環境均不存在,或者是不成熟,國內交易所短期內并不存在并購的問題。但這并不等于說我們永遠可以置身國際市場之外。實際上,國際交易所的合并已間接對我們形成壓力。 目前眾多國際交易所都紛紛在中國、亞洲其它地區設點或者與一些國家合作創建交易所,加大力度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投資者。如CME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推廣其GLOBEX交易系統;CBOT加大了在亞太地區拓展市場的力度,去年CBOT與新加坡交易所建立聯合亞洲衍生品交易所(JADE)并推出橡膠期貨合約等。目前國內許多投資者和現貨企業已經通過合法的或地下的通道參與到國外證券期貨交易中來。在此形勢下,國際交易所先進技術手段的采用、全球化戰略推進和對亞洲地區的拓展,無疑將會進一步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投資者參與積極性,這勢必會分流國內投資資本和客戶資源。 在國內經濟已融入國際市場的今天,中國證券和期貨市場要想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融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和分工是必然的趨勢。而如何未雨綢繆、加快自身發展、迎接未來市場國際化的機遇和挑戰,國外交易所全球整合的新形勢無疑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極為緊迫的課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