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國泰君安赴港:第一代趕海者的苦樂年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9:33 21世紀經濟報道

  深圳報道 本報記者 朱益民

  由于歷史的因緣際會,國泰君安證券成為內地券商走進香港的第一代趕海者。10余年的國際市場經歷,讓國泰君安既飽嘗了資本市場深海作業的艱辛,又享受了趕海成功的喜悅。

  成功的喜悅

  國泰君安(香港)公司總裁閻鋒說,在香港拓展業務非常辛苦,歐美國際大行在香港市場處于絕對壟斷地位,中資證券機構在香港業務量小,盈利能力不強,基本要依靠規模效應獲取收益。

  據了解,目前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的中資證券機構有14家,其中經中國

證監會批準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的證券公司包括: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元證券、廣發證券、申銀萬國證券;中資銀行體系在香港設有分支機構的分別是中銀、中金、工商東亞、交通、農銀、建銀、光大。

  閻鋒坦言,在過去10多年中,國泰君安(香港)公司與其他中資券商一樣,也走過許多彎路,中資券商共同的問題是:剛進入香港時過于注重自營業務,導致巨額虧損。

南方證券香港公司就是被巨額自營虧損壓垮的,申銀萬國香港公司也被歷史遺留的投資問題嚴重拖累。

  閻鋒表示,國泰君安(香港)公司2003年開始停止自營業務,經過多年的調整與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均衡的業務結構,經紀業務占公司收入的40%,投行、利息收入、資產管理、投資收益各占公司收入的15%。

  2004年-2006年,國泰君安(香港)公司年均實現利潤9000萬港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凈資產達到4.3億港元,是1995年成立時3200萬港元注冊資本的13.4倍。

  目前,國泰君安(香港)公司管理7只基金,資產管理+投資顧問的管理規模達到60億港元,其中包括在日本發行的3只基金。3只日本基金在2003年-2006年取得了基金凈值年均增長超過50%的不俗業績。目前,資產管理業務的觸角已經延伸至日本以外的新加坡、韓國等亞洲主要市場和地區。

  當問及國泰君安(香港)公司業績快速成長的秘訣時,閻鋒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主要依靠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公司機制靈活,實行了完全市場化、國際化的管理決策模式;二是實行了正確的競爭策略,一方面與國際大行積極開展業務合作,利用本土優勢重點爭取中小型企業融資項目,另一方面大力拓展資產管理等高端業務,向亞洲主要市場和地區積極滲透;三是整合國內資源,嚴格控制成本,形成明顯的低成本競爭優勢。

  冀望政策支持

  閻鋒認為,長期看,中國證券市場的開放以及與香港市場的連通互動,無疑是境外中資證券機構的巨大機遇。但是,從目前QFII和QDII的開放政策看,境外中資證券機構還無緣享受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帶來的利益。

  閻鋒指出,目前QFII的技術壁壘過高,80億美元的凈資本規模要求把所有的境外中資證券機構排除在外,迫使中資證券機構在內的香港中小型證券公司向國際大行購買QFII額度。國際大行按照售出額度的1%-2%收取相關費用,可以賺取巨大的無風險收益。

  至于國內的QDII業務,境外中資證券機構也無緣參與。從首批QDII業務的設立情況看,基本上委托高盛等國際大行負責境外投資管理。

  閻鋒強調,目前中國證券市場開放政策的取向存在一定偏差,雖然中資證券機構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較大問題,但是政府也應該注重扶持本土優質證券機構。過分依賴外力的政策導向,使得境內中資證券機構只能從事低端業務,利潤豐厚的高端業務如資產管理則完全被國際大行獨占。

  “政府至少要扶植五個優秀的頂級本土券商,以便在未來市場全面開放后與歐美投行霸主相抗衡,否則金融資產定價主權有可能落入外人之手。”閻鋒不無憂慮地說。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