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銅精礦進口談判震蕩產業(yè)鏈 G銅都G云銅未來難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 07:3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產業(yè)格局將調整,國內企業(yè)將更多依靠自身家底,擁有資源者更具抗風險能力

  證券時報記者王柄根

  “絕不妥協。”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CSPT)的一位人士向記者這樣表述他的態(tài)度,“如果國際礦業(yè)巨頭執(zhí)意剝奪中國銅冶煉企業(yè)微薄的利潤,中國企業(yè)會采取聯合限產的措施。”

  “我們最大銅礦的罷工還在繼續(xù),”必和必拓有關人士這樣強調。他們堅持降低加工費的要求,因為供應量實在跟不上。

  在國際資源壟斷巨頭面前,中國加工企業(yè)的日子似乎越來越不好過。繼鐵礦石進口談判、鉀肥進口談判結束之后,銅精礦進口談判又緊張進行,但8月初的第一輪談判終以雙方無法接受對方所提條款而告吹。在這場關系中國銅冶煉企業(yè)整體利益的談判中,以G銅都(000630)控股股東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為主導的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組顯得態(tài)度強硬,而以必和必拓為首的國際銅精礦供應商也為自身削減加工費找到了諸多的理由。銅精礦進口談判會否重演鐵礦石及鉀肥進口被迫接受漲價的一幕,現在尚無人能知曉,但談判的結果無疑會對G云銅(資訊 行情 論壇)(000878)、G銅都和G江銅(資訊 行情 論壇)(600362)帶來顯著影響。

  談判雙方各執(zhí)一詞

  在第一次的談判中,國際供應商要求降低加工費,同時廢除原來的“價格參與條款(PP條款)”;中方則提出,加工費不能再較此前90美元/噸的水平再下降,并要求維持PP條款。

  必和必拓給出的理由是,現階段中國的銅冶煉能力增加太多太快,遠遠超過銅礦產能的擴張速度,作為國際供應商,其無法供應足夠多的銅精礦。而目前全球的礦山企業(yè)都在進行著兼并重組,已經使全球的礦山資源向一兩家大企業(yè)集中,而相比礦山企業(yè),中國的銅冶煉企業(yè)仍在激增,很多新建的冶煉廠根本拿不到合同了。

  智利銅礦的罷工也成為必和必拓談判的籌碼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的第一大股東,必和必拓持有其57.5%的股權,由于罷工,Escondida的產量降低了6成。年產量為127萬噸,日產量為3500噸,占全球銅精礦產量的8.5%。可供應量與冶煉能力相比的急劇下降成為必和必拓要求降低加工費,提高銅精礦價格的原因。

  中方反駁的理由在于,如果降低加工費,中國銅冶煉企業(yè)的利潤將蕩然無存,這是中國企業(yè)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副會長鄒韶祿此前對媒體表示,目前國內銅冶煉企業(yè)的盈虧平衡點在90美元/噸,而國外銅精礦企業(yè)提出的60美元/噸的加工費,將使冶煉企業(yè)出現嚴重虧損。

  另外,中方認為,由于銅價一路走高,國際供應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繼續(xù)在冶煉廠商微薄的利潤中算計實在“太不厚道”。至于廢除PP條款則被中方認為不符合行業(yè)慣例。

  中方擬聯合減產應對成本提高

  CSPT的人士認為,中國擁有銅精礦最大的購買能力和用量,這是中方強有力的砝碼。2005年,國內200多家銅冶煉企業(yè)的精銅產量達到了258萬噸,其中利用國內礦石生產的只有65萬噸,65%以上的銅精礦要依賴進口,2005年全年銅精礦進口量約為400萬噸。

  此次談判的中方談判小組成員還包括G云銅控股股東云南銅業(yè)(集團)公司、G江銅控股股東江西銅業(yè)(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公司等國內8家銅冶煉廠商。而這8家企業(yè)在中國銅產業(yè)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8家成員企業(yè)在2005年的電解銅產量為169.7萬噸,占全國電解銅總產量的66.7%;8家成員企業(yè)2005年進口銅精礦314萬噸,占全國總進口量的78%。

  早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一次會議上,CSPT的8家成員企業(yè)就達成一致,堅決抵制國際礦業(yè)巨頭降低加工費的行為,不會為上游供應商虧本加工。在談判開始后不久,8家成員企業(yè)又推出今年下半年整體減產10%的方案,若不能得到合理的加工費、精煉費,8企業(yè)將聯合減產用以應對原料成本的提高。“(我們)要求商務部對低于8大企業(yè)底線的合同一律不發(fā)進口許可證。”CSPT組長楊軍在第一輪談判結束后對外界表示,如果加工費不合理,更多的中國銅冶煉企業(yè)會加入到減產的行列中來。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擔心,國外銅礦基地憑借資源優(yōu)勢已經在大幅擴張冶煉產能,未來3年,國外將新增約200萬噸的銅冶煉產能,這對于國內冶煉企業(yè)來說不是什么好消息。銅精礦對外依存度高使中方話語權有所缺失,銅原料談判翻版鐵礦石談判也不是沒有可能。

  資源主導產業(yè)格局

  “誰的資源自給率高,誰的抗風險能力就更強。”某券商有色金屬行業(yè)研究員表示,國際供應商提供的銅精礦價格是以基準的3個月期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扣除加工費后得到,加工費的降低意味著國內銅冶煉廠商的進口價格整體提高。在此背景下,國內擁有礦山資源、銅精礦自給率高的企業(yè)更具有競爭力和調整空間,而那些高度依賴進口銅精礦的冶煉、加工企業(yè)會變得很被動。

  東方證券有色金屬行業(yè)分析師施衛(wèi)平認為,如果做最壞的打算,國際廠商降低加工費和廢除PP條款的圖謀得以實現,在銅業(yè)三大上市公司中,受影響大的應該是資源自給率較低的G銅都和G云銅,而G江銅由于自有礦山供應量較大,受影響的程度會相對較小。

  “資源自給率較低導致國內大型企業(yè)喪失在產業(yè)鏈上游的話語權和支配權,漸漸淪為國際銅礦巨頭的代理加工基地,也會危及整個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某高層人士如是表示。但國內資源量低的現實無從改觀,而建設銅冶煉廠的時間周期比礦山開發(fā)建設周期要短得多,這就導致國內冶煉產能增速過高。

  對于手中根本沒有礦山資源、生產規(guī)模又偏小的國內中小冶煉商來說,加工費降低、銅精礦價格上漲更是一個壞消息,這將決定它們的生死存亡。“除了破產和尋求收購,中小冶煉企業(yè)幾乎沒有其他道路可供選擇。”一位長期研究國內銅產業(yè)的人士指出,這些中小冶煉企業(yè)數量龐大,但沒有形成有競爭力的產能規(guī)模,在日趨惡化的銅業(yè)生存環(huán)境中,它們已經沒有靠自身滾動發(fā)展的可能。

  三家銅業(yè)公司家底不一

  如果加工費降低最終成為事實,那么國內企業(yè)只能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家底”,擁有資源者將更具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G銅都與控股股東銅陵有色集團都具有銅原料的進出口權,但G銅都一直都是通過集團公司進口銅精砂,主要是因為銅陵有色集團作為重點國有企業(yè),能夠享受國家銅原料進口增值稅先征后還政策。G銅都也曾表示,如果將來銅陵有色集團不能享受國家該項優(yōu)惠政策時,G銅都將直接進口銅原料。因此,此次銅陵有色集團與必和必拓之間的談判,直接影響到G銅都未來的原料成本。

  G銅都的銅精礦來源主要是外購,資源自給率大概在11%。雖然其未來銅精礦資源自給率將隨著冬瓜山銅礦產能的提高而提高,但畢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G云銅目前的資源自給率也較低,有數據顯示其銅精礦的自給率在5%上下。雖然G云銅的銅礦資源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三位,但目前其部分銅礦山資源枯竭,相當一部分資源尚未進行勘探,或未進行工業(yè)性開采。云南銅業(yè)集團公司董事長鄒韶祿稱,目前國內銅冶煉廠盈虧平衡點加工費在90美元/噸以上。有研究員指出,G云銅現有30萬噸銅產量中大部分為買斷加工,所以G云銅的盈利對加工費的變動非常敏感。

  作為國內原料自給率最高的銅生產企業(yè),G江銅精煉銅的原料自給率超過了45%,其可直接控制的銅金屬儲量約占到全國總儲量的1/3,因此其抗風險的能力較另外兩家企業(yè)要強得多。

  盡管G江銅與必和必拓之間有關于銅礦石長達8年的長期供貨合同(2004—2012年,前4年每年5萬噸,后4年每年8萬噸),但研究人士指出,這一長期合同僅僅是雙方在供應量上達成的協定,供應價格仍受年度談判的結果影響,加工費降低對G江銅履行這一合同而言是不利的。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fā)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