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冷處理資產證券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0日 12:10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資金不缺 動力不足 證券時報記者 清溪 自去年底國開行和建行分別推出“開元”和“建元”兩期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之后,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大有如火如荼之勢。有業內人士樂觀預計,隨著未來信貸資產證券化
銀行資產證券化優勢多多 該人士表示,從理論上說資產證券化具有可以分散銀行風險、增加新的融資渠道和促進固定收益證券市場發育等諸多好處。以美國的經驗來看,銀行尤其是商業銀行在資產證券化發展中扮演了主導作用。但他坦言,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我國銀行現階段推出資產證券化的意愿并不強烈。因此,自去年底以來的半年里,除了國開行和建行一共推出的三期資產證券化產品之外,一直未見其他銀行有實質性舉動。 銀行作為資產證券化的發起機構,相對于券商等主體而言,發展資產證券化具有很多優勢。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陸文磊認為,商業銀行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優勢在于,商業銀行自身擁有很多可以證券化的資產,并有更多的客戶資源,便于其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銷售。 從資產證券化發展比較成熟的國際市場來看,商業銀行將資產證券化看作是充分利用銀行信用中介能力的最好工具之一,它可以提高銀行資金使用效率,增加銀行的盈利。商業銀行作為資產證券化業務發行主體在國外發展十分迅速,以1985年最先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化產品的美國為例,目前美國的資產證券化供給主體結構中,商業銀行占了四成以上。 但在陸文磊看來,目前我國銀行推進資產證券化面臨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方面是銀行盈利模式單一,對于資產證券化融入的資金缺乏良好的投資盈利渠道;另一方面是住房抵押貸款等資產是銀行優質資產,違約率非常低,銀行缺乏將其證券化出售的動力。 資金不缺遏制銀行動力 美國銀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十分發達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的低儲蓄率導致銀行從常規渠道獲取的資金來源不足以滿足其放貸需求,必須利用資產證券化擴大客戶群體,并從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中獲得貸款服務收入,以彌補存貸利差的不足。 但一位券商債券研究員認為,這一點在我國目前環境中不太適用,由于我國歷來的高儲蓄傾向,國內銀行不擔心資金來源,同時社會對于銀行貸款的需求也十分強烈,銀行也不擔心貸款的壓力。而由于銀行盈利渠道較為單一,主要還是在于放貸收入,因此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收入面臨投資的壓力。隨著今年以來由于宏觀調控的壓力再度加大,導致許多銀行不得不執行控制信貸的壓力,此時再加速推進資產證券化,將使得投資面臨更進一步壓力。 銀行不愿出售優質資產 除了資金充裕導致動力不足之外,對于不少資產質量較為優良的商業銀行來說,優質的信貸資產是非常珍貴的。即使與負債不夠匹配,銀行仍然不愿意將優質信貸資產真實出售并證券化。一位大行資金交易部門的一位人士表示,盡管目前房地產面臨著調控的壓力,但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仍是銀行最好的資產之一,銀行沒有出售這部分資產的必要。 該銀行人士舉例說,相比較國開行而言,建行推進資產證券化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原因在于,建行進行資產證券化的資產主要是其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因而在去年發行了2005年第一期30多億元的“建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之后,該行高層人士就在年初表示,今年沒有再發MBS的打算。在這位人士看來,國開行之所以積極推進信貸支持證券(ABS)的原因是,國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不能通過吸收儲蓄存款作為資金來源,因此希望發行MBS提前拿到資產池中現金,有利于資金周轉,同時利用信貸資產表外核算提高國開行的資本充足率。而建行去年主要出于響應監管層推進創新的目的發行MBS,但30億元的發行規模對于其龐大的資本來說微不足道,起不到什么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作用,并要為此支付融資成本。因此,一些規模較大、流動性充裕的商業銀行在現階段面臨著類似境況,就是缺乏足夠的動力來推動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證券研究中心段吉華認為,優質信貸資產對于銀行來說畢竟是稀缺資源,如果將已有的優質資產證券化出售,在放貸的同時,既要承擔放貸成本,又要支付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費用。而銀行在吸收儲蓄資金之外,還有發行次級債等同樣便利的融資渠道,推進資產證券化的動力受到抑制。 不良資產證券化并非主流 除了優質資產之外,銀行還有不少不良資產。任何一家銀行都愿意推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原因在于銀行希望規避不良資產的風險,獲得穩定可靠的收益。但是,這卻受到了需求者的限制,也超出了傳統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范疇,資產證券化的主流是正常資產,而非不良資產。固定收益市場中,以追求高收益為目標,敢于投資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機構少之又少。 段吉華表示,資產證券化并不是處理不良資產的主流手段。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更多靠剝離核銷、國家注資等等手段加以處理。如果沒有可靠的市場保證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需求,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空間也非常有限。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