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證通爭議八年后被叫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15:3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鄒愚 深圳報道 深圳市各大銀行和多家證券公司本周一開始停止辦理銀證通業務。據悉,老銀證通業務繼續交易,給予一段業務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銀行和證券公司將全面完成客戶資料的
有消息稱,銀證通被叫停,不僅限于深圳,其他各地亦將根據自身情況擇機叫停。 本次叫停銀證通業務與今年5月8日證監會機構部的149號文件有一定關系。 據稱,這份《關于落實<證券法>規范證券經營機構證券經紀業務有關行為的通知》,雖然只字未提“銀證通”三個字,但很多內容都與該業務密切相關。 “一方面,銀證通最終損害證券業利益,券商職能日益被銀行替代,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做銀證通,如果你不做,等于自絕于市場。”一家券商經紀業務部老總解釋。 對于券商而言,銀證通業務在帶來客戶的同時,也使得他們喪失了利差收入。 更有甚者,有些銀行把客戶資料屏蔽掉,券商無法看到客戶資料,在失去利差收入的同時,還意味著券商無法擁有自己的客戶,日益淪落為一個通道提供商。 據一位券商人士分析,目前,對銀證通暫停擊掌稱快的,應該是包括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以及銀河證券等在內的傳統大券商,他們營業網點都在百家以上,銀證通業務暫停后,網點優勢有助于他們在牛市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而受到沖擊最大的,可能是以國信證券和招商證券為代表的另一類券商,國信與招商的網點只有20-30多家,銀證通業務帶來了很大的交易量,這塊業務的禁止,猶如去掉一只臂膀。 國信證券和招商證券方面均不愿予以置評,即便是深圳證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也不愿發表評論。 “也有可能是不同券商博弈的結果,相對而言,中信等券商影響力更大,因此政策得到了推行。”一家券商人士指出。然而,亦有人不同意這種“陰謀論”看法,國泰君安證券券商研究員梁靜則認為,銀證通業務叫停,主要是因為未能獲得法律方面的支持。 銀證通的背后,不僅是業務和客戶爭奪這么簡單。 “在分業經營和法律框架下,叫停銀證通保護了行業長遠利益,”曾經負責過經紀業務的興業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孫國雄說。他在四年前就私下向記者表示了對銀證通的憂慮。 迄今為止,孫國雄也沒有改變他的觀點,只不過他的看法更理性。 “在券商網點不足和信用丟失的情況下,依靠銀證通業務,少數券商得到了發展,但對整個行業利益來說,肯定有負面影響。”孫國雄表示,前幾年銀證通客戶主要是從證券公司傳統的活躍客戶轉過來的,增量并不多,而銀證通主要是通過低傭金吸引不少價格敏感型客戶。 “當行情好轉,新客戶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如果不停止此項業務,相信大多數新客戶都會選擇銀證通,因為銀行網點是券商的數十倍,方便,信譽又好于券商。” 不過,孫國雄提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在市場轉好的情況下,如果券商的網點開設管制不放開,會出現變相的銀證通。 “證券營業網點如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大家就會想出新的利用銀行網點的辦法。” 實際上,投資者之所以選擇銀證通,是因為商業銀行網點遠比證券營業部便利得多。 硬幣總有兩面,在證監會禁止銀證通業務,希望能夠扶持券商發展的同時,也改變了現有格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評價此舉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言下之意是,將銀行擋在門外的同時,也讓券商的客戶資源受到重創。 與此同時,一些重大的變革正在悄悄發生。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日前透露,將允許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股權(包括上市股票和未上市股權),支持保險機構參股、控股部分管理水平較高、經營效益較好、擁有客戶資源的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保險業與銀行業的戰略合作。 資料鏈接: 149號文件中,監管部門對證券經營機構提出的5個“應當”: 各證券經營機構應當在自己的合法營業網點嚴格審核投資者開戶資料并為其代理開立證券交易賬戶,證券經營機構不得委托其他機構代理審核投資者開戶資料或者開立證券交易賬戶; 證券經營機構應當在自己的合法營業網點直接與投資者簽訂證券交易委托協議,不得委托其他機構辦理簽訂證券交易協議; 應當以自己獨立的交易系統為投資者提供完整的證券交易委托申報業務流程,不得通過或借助其他機構的業務系統為投資者提供證券交易委托申報; 應當完整履行資金清算交收責任,不得委托其他機構代理完成全部或部分資金清算交收; 應當完整、妥善保存證券投資者開戶資料、委托記錄、交易清算記錄并依法為客戶保密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