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億上市公司資產虧損 是誰制造了大股東禍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7日 08:0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 |||||||||
市場憂慮的是,大股東禍亂并非只表現在320億虧損數字上,它對上市公司的長期經營隱藏著重要危害 證券時報記者 周 邊 一家成立于1937年的重慶老牌大型企業,上市后因幾任大股東的頻繁更迭,大股東插
“看我們現在哪里像一個上市公司,都是大股東禍亂造成的。”該公司一位負責人直言不諱的說。 2005年,中央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因農業稅的減免共減輕農民負擔約220億元。但這個數字僅僅是大股東禍亂造成上市公司虧損的2/3,據統計,2005年度與大股東禍亂有關的上市公司虧損金額超過320億元。 大股東禍亂虧損320億元 德隆系危機爆發后,牽連新疆屯河、合金投資、天山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相關的上市公司涉及訴訟資金達到23億元,上述三家上市公司2004年末累計虧損了12.54億元。成功系倒下了,拖累*ST恒立和酒鬼酒兩家上市公司,2005年兩家公司共虧損4.38億元;鴻儀系倒下了,*ST國瓷、張家界和*ST嘉瑞均受到牽連;飛天系進入資本市場,旗下ST龍昌、福建三農、*ST海納三家上市公司經營上出現了問題,曝出總計約16億元的資金黑洞;曾信誓旦旦做國內最大軟件企業的托普集團倒閉了,連累ST托普連續三年巨虧,2005年度虧損達到6.8億元。 這些只是大股東禍亂的冰山一角。諸如此類的禍亂事件層出不窮,一系列大股東禍亂引發的上市公司危機令人觸目驚心。 據本報信息部統計的數據,2005年虧損在1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就有143家,累計虧損415億元。這其中28家上市公司雖然累計虧損95億元,但目前為止其年報及公告中還暫時不能發現大股東禍亂的蹤跡,更多只能歸咎于市場影響或經營不善造成。但剩余的115家上市公司虧損均與大股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總虧損金額達到320億元,平均每家公司虧損2.8億元。 至2005年年報披露截止日,滬深兩市還有G寶石、天津磁卡、ST龍昌、ST本實、*ST昌源、*ST精密、閩燦坤B、朝華集團、福建三農、科龍電器、*ST金荔未公布年報,這其中因大股東禍亂而造成上市公司未能及時披露年報的至少有7家。 誰是制造者 從近年來資本市場風云人物的跌宕起伏來看,出現問題的還是以民營的“系”居多,德隆系、托普系、鴻儀系、涌金系、斯威特系、格林柯爾系、成功系、明倫系、朝華系、飛天系等等發生危機后,殃及30多家上市公司。 一組數據似乎更能說明問題。在115家虧損億元以上的公司中,大股東屬于民企的就有81家,占總數的70.43%,虧損金額209億元。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為一本書做了個書評,在書評中他表示,“國內很多人(包括我本人)都簡單的認為民營經濟等等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源動力,到最后,我才發現,我是錯的。”著名經濟學家坦承認識上的錯誤實屬難能可貴,但另一方面表明部分民企存在的問題。 雖然有跡象顯示,禍亂上市公司的民企居多,但是也有相當比例國企控制的上市公司也因大股東的原因出現危機。 近來屢為市場關注的ST中農,自上市以來對旗下子公司華墾國際累計提供6.19億元擔保,然而華墾國際長期頻臨在虧損的邊緣。有關資料顯示,華墾國際的前身為華墾物資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成立,是ST中農的大股東中國農墾集團及原華墾物資公司的19名員工與華墾物資公司合資組建而成,ST中農占85%股權。2001年華墾國際貢獻利潤531.49萬元,ST中農為其向農總行營業部借款1.5億元提供擔保。2002年華墾國際凈利潤-4636.54萬元,ST中農為其提供擔保1.8億元。2003年華墾國際再虧3623.32萬元,仍然由ST中農提供1.7億元的擔保。2004年ST中農再為之擔保1.19億元,華墾國際勉強實現利潤848.28萬元。截至2005年12月31日,華墾國際凈資產為-1365.34萬元,已嚴重資不抵債。盡管如此,ST中農仍打算為華墾國際向農業銀行的1.09億元流動資金借款提供擔保,具有大股東背景的ST中農四位董事對該議案全部投贊成票。不過該議案并未獲得通過。 “一般認為,實力較弱的民企進入資本市場,在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下總是容易搞垮上市公司。”一位聯合證券的分析人士認為,部分民企本身并不具備收購上市公司的實力,許多收購資金來自于拆借或貸款,入主上市公司后為回籠資金,就有可能發生禍亂行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上市公司的國企大股東,在上市時把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將很多包袱背在身上,導致自身并無業務或經營業績較差,此種情況下也容易拿上市公司開刀,從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北大方正集團執行總裁李友指出,關注一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重要的一點是要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背景。其獨具慧眼的論斷應該可以作為識別大股東禍亂上市公司的依據之一。 高層次的禍亂 眾所周知,侵占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擔保、隱瞞違規關聯交易,是大股東禍亂上市公司的三招。 侵占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擔保已如“過街老鼠”,只要曝露在陽光之下,大股東禍亂就無所遁形。同時監管層對關聯交易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也為徹底解決大股東禍亂帶來良好契機。 但是,大股東禍亂上市公司的行為卻在頻繁發生,手段和方式愈來愈隱蔽及高級,而這些行為并不能找到其違規的依據。 房地產類的上市公司正流傳著一種新型的利潤轉移模式。在先期土地儲備及開發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時,大股東旗下的上市公司通過擔保、注資等承擔著成本及風險,在預售款陸續回籠前后,大股東即開始大幅度增資房地產的項目開發公司,不斷攤薄上市公司在項目開發公司的權益,以獲取最大利潤。大股東正是以這樣一種方式變相地侵占著上市公司的利益。 一個側面可以反應出大股東對待上市公司的心態。某上市公司2005年總收入超過80億元,但是其凈利潤僅有不到2億元,利潤率僅約2.5%。為什么不將更有盈利性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來經營呢?該上市公司的一位高管兼集團公司負責人坦承,"雖然上市公司的利潤很低,但是我們不會考慮把更賺錢的業務投入進去。"他認為,原因很簡單,利用上市公司創造品牌效應,賺錢的業務還是由集團下屬的其他全資子公司承擔。 聯合證券的分析人士認為,大股東在相對控股與絕對控股的子公司之間選擇,肯定會將最賺錢的資產投入其持股比例高的子公司中,上市公司只是大股東集團中的一顆棋子,在集團利益的驅使下,大股東無一例外的會利用上市公司資源為其他公司牟利。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12日,某電視臺一則節目為“左手倒右手,國有變私有”,講述的是山東某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在他們管理國有企業的同時建立了自己的私人企業。他們同時經營著國家的企業和自己的企業,做著相同的業務,國家的企業一片破敗,私人的企業熱火朝天。“一手管兩家,左手的錢是國家的,右手的錢是自個兒的,左手跟右手做生意,左手稍微露點縫,錢就全到了右手。” “雖然不能說大股東是禍亂上市公司的罪魁禍首,但不受制約的大股東仍是上市公司經營中的隱患。”聯合證券該分析人士表示,股權分置改革后大股東雖然與中小股東利益一致,但并不能杜絕大股東禍亂的發生。 新浪財經提醒:>>文中提及相關個股詳細資料請在此查詢 系列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