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聚焦新股重發 > 正文
 

新股發行倒計時 業內人士稱IPO條件可能將放寬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9日 10:17 每日經濟新聞

  楊勣 每日經濟新聞

  證監會日前公布《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因股改停滯一年多的再融資和新股發行重新提上日程。市場估計,新的再融資辦法有望在“五一”節后正式實施,而新股發行也有望于6、7月份恢復。

  從征求意見稿中不難看出,未來內地融資規則已開始向國際成熟市場靠攏。昨日,《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部分內地及香港投行人士,他們均認為,未來出臺的新股發行條件將放寬,同時將更貼近國際市場。

  現金配售應當重啟

  借鑒香港市場,多數投行人士認為未來新股發行首先出現變化將是投資者的認購方式。

  A股市場目前采用的市值配售制度,所有的投資者認購新股都是采用市值配售的方式。而香港市場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只要散戶有興趣,不論是否已經投資股市,都可以申購新股,但認購數量有所限制。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認為,雖然市值配售制度降低了投資者的申購成本,但對于資金量較小的散戶投資者并不公平。由于機構投資者的資金量大,使得中簽率和獲得新股的數量均遠遠高于散戶,在無須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其新股收益也高于同期銀行利率和二級市場投資。

  某西部投行上海分公司經理表示,在未來“新老劃斷”的情況下,新股發行如繼續采用市值配售制度可能會干擾投資者的價值判斷,恢復現金申購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參考國際市場慣例,內地券商應該允許利用自有資金或合法融資為客戶提供申購資金融資,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機構與散戶的申購條件。

  日前有消息稱,券商的融資融券在年內將試行。

  散戶將參與詢價

  另外,香港股市和內地股市都實行詢價制度。就程序而言,盡管A股市場從2005年1月1日開始試行的詢價方法與國際慣例一樣,但兩地詢價制度仍舊存在相當的差異。

  投資銀行家、香港軟庫金匯執行董事溫天納曾指出,內地的詢價制度還處在過渡階段,詢價的時間較短,參與詢價的機構較少。香港市場對參與詢價的資格未作限制,不僅是全球的機構投資者,有實力的散戶也可以以個人名義參與詢價并成為戰略投資者,能兼顧到各類投資者的利益。而在內地的新股詢價制中,散戶的話語權并不能得到體現,只能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隨從。

  香港大福證券資深分析師梁偉沛表示,香港市場向機構詢價的過程通常是不對公眾公開的,但在香港的公開募股中,中小投資者可以擁有一定的話語權,而監管層在發行新股時也傾向于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雖然投行及上市公司可以決定發行股票價格區間及最后定價,但為了將來考慮,投行一般都會給予上市公司一定壓力,希望給散戶預留一定的股價上升空間,盡力平衡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雙方的利益。而內地市場更傾向于上市公司的利益,希望定價越高越好。

  回撥機制有望啟用

  在平衡散戶和機構之間的利益分配的時候,香港市場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回撥機制。一般而言,香港上市新股的招股說明書都會明確顯示,若公開招股超額認購達到一定倍數,公開招股的比例將相應提高到多少。

  回撥機制實際上通過對散戶的成功認購比例進行調整,增加了機構和散戶之間的市場博弈。除了防止機構投資者隨意抬高或壓低發行價,確保發行定價的合理性外,也達到了調控上市后短期內股價走勢的目的。目前,內地現行的詢價制度尚未對回撥機制進行規定。投行人士普遍認為,應當允許啟用回撥機制。此外,市場人士還認為,適當提高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比例、取消對機構投資者獲配股票的鎖定期限制、引入戰略投資者及引入超額配售選擇權等新規定都有可能在未來相關新股發行規則中出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