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控股華夏基金 基金業合并第一案將誕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8日 21:47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近期市場沸沸揚揚的“中信收購華夏基金”的傳聞今日得到證實,中信證券28日晚間發布監事會公告,同意公司收購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0.725%的股權。收購完成后,中信方面將成為華夏基金的第一大股東。業內人士分析,在收購華夏基金的基礎上,中信證券有可能將其控股的中信基金與華夏基金合并,演繹中國基金界合并的第一案! 3.3億授讓兩家公司股權
公告顯示,這40.725%的股權包括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35.725%華夏基金股權,還有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5%華夏基金股權。收購總價款不超過人民幣3.3億元。 新浪財經就此緊急聯系了中信證券執行總經理徐剛,徐稱自己主管公司研究方面的業務,對此不方便作答。新浪財經隨后電話連線了公司證券事務代表鄭京和董事會秘書譚寧,鄭京表示,收購華夏基金40%的股權目前還未到決定和實施階段,還需要經過股東大會投票表決通過。對于公司旗下的“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未來的經營思路”的問題,公司董事會秘書譚寧以“未經董事會授權”為由拒絕回答。 而僅僅在一個月之前,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曾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明確否認了關于收購華夏基金的“傳聞”。 基金業合并第一案呼之欲出 中信入主華夏基金的突破意義在于,中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基金合并案或將由此誕生。這緣于證監會對基金公司股東“一參一控”的持股限制。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11條: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公開資料顯示:中信證券目前已持有中信基金49%的股權,是其控股股東。 此前,各種消息表明,中信證券會授讓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35.725%華夏基金股權,但35.725%的比例顯然跟西南證券所持股權數相等,并列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有可能無法達到“合并”的法律條件,如此看來,再加上北京證券5%,中信證券的收購頗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嫌疑。 證券控股集團打造規模利潤 一旦華夏和中信合并,新的基金市場占有率將會達到10.74%,整體排名可以上升到繼南方基金之后的第2位。銀河證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群航分析稱:“如果出現基金管理公司合并的現象,可能出于兩種原因,其一是市場不公平的經營環境,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其二,可能出于股東方的意圖。華夏基金是一家規模大的基金公司,中信基金做得也不錯。如果華夏基金和中信基金合并,股東方的因素可能較大。”有媒體分析指出,“如果兩大基金合并,股票基金在其整體規模中比例為重,可以創造較目前南方基金更大的利潤。” 顯然,上市公司的一切市場行為,都要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中國股市連年熊市至今仍未展露牛角,證券經紀業務漸成雞肋;股權分置改革如火如荼的背后,券商們拿到了可憐的“保薦費用”,卻“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對IPO投行業務望眼欲穿。中信證券只有不斷發展多元化業務,組建規模龐大的證券控股集團,才能避免“南方證券”“華夏證券”的覆轍,才能在中國股市的“浩淼煙波”中越走越遠。一直以來,中信證券作為業內的領頭羊,在并購重組方面“屢出奇兵”。 中信證券28日晚間公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05年末,公司總資產規模203.16億元,增長53.76.%,主營業務收入9.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3;主營業務利潤4.01億元,比上年下降1.45%;實現凈利潤4億元,比上年增長141.45%。 股市“先知先覺者”提前進場,28日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收盤報7.10元,上漲4.87%。 (文/步卒)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