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融資融券業務啟航在即 > 正文
 

券商火拼融資融券方案 風險技術資金成考驗門檻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0日 10:30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本報記者 彭露

  市場期盼已久的融資融券業務近期風聲大作,為了搶占先機,多家券商已經上報了各自的方案,力圖擠進試點名單。自2月下旬證券業協會召開融資融券業務專題研討會之后,業內盛傳此項業務將很快在幾家券商中開展試點。

  據記者了解,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五家券商先后參加了證券業協會的研討會和中國證監會召開的小范圍會議。據知情人士稱,雖然幾家券商參加了小范圍會議,但并不代表這幾家券商將先行試點,目前不少券商已經上報了方案,但融資融券業務在風險控制和技術準備方面仍然有一段路要走。

  券商加緊上報方案

  據了解,創新試點券商中,只有少數幾家的方案還在修改中,光大證券、長江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等券商都已經上報了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證監會和證券業協會在融資融券業務的操作流程、技術、法律定義等方面都還在商討中,所以各家券商上報的方案很大程度上是為監管層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路。方案的可行性還需要召集各方相關人員一同研究。

  某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的方案比較傾向于借鑒日本和韓國的做法,集中授信,成立專門的證券金融公司,為證券借貸提供轉融通。證券托管實行直接托管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建立客戶信用賬戶體系,與融資融券業務相關聯的證券、資金的發生都在該賬戶下進行。

  一券商人士稱,比較贊同新設立證券金融公司,通過證券金融公司的證券借貸系統處理融資融券業務。證券金融公司的證券借貸系統可劃分為證券借貸和風險管理(擔保品管理)兩個子系統,證券借貸子系統負責對證券的融進和融出進行管理,風險管理子系統主要負責擔保品的管理。

  “目前券商形成的方案在很多細節問題上還需要討論和進行反復的修改。斷言哪家券商能先行進入試點還為時尚早。”一家創新試點券商的業務負責人如是認為。

  風險控制成首要門檻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上報了融資融券方案后并非萬事俱備,開展該業務的后續準備工作還相當繁雜。為了避免重蹈國債回購中券商大量挪用客戶資金的覆轍,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是券商涉足融資融券業務的首要門檻。

  幾家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相關人員表示,目前正忙于建立融資融券業務的體系。包括融資融券業務中各個風險點的控制制度、交易賬戶體系設計、客戶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公司要建立信用交易的專用席位,以防止利用信用交易做莊的行為,這是證券業協會研討會上明確提出的要求。”一家券商經紀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在證券業協會召開的研討會上,各方面為控制和防范風險還提出了相應的制度設計建議,并要求券商要建立各項風險控制指標,使風險控制貫穿整個業務流程,要做好客戶風險評估,對客戶資質進行認定,要量化融資質押證券強制平倉的預警線和平倉線。實施逐日盯盤管理、資金證券結算逐日對賬等措施,以確保平倉及時有效。

  一家券商的風險控制部負責人表示,“風控要求對各家券商而言,都是要花很大精力去完善的。只有率先達到要求的券商,才能開始試點。”

  技術和資金來源考驗券商

  據了解,融資融券業務中的技術準備不僅僅是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要做的事情。目前,券商基本上不具備針對融資融券業務的技術手段。融資融券業務中所需要的大量資金,也成為券商的軟肋。

  記者了解到,雖然《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對單個客戶融資或融券業務規模分別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對所有客戶融資或融券業務規模分別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0倍”。但如果先期只允許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話,券商所能提供的資金和證券數量是極為有限的。

  一位券商研究員認為,凈資本實力雄厚,現金流充沛的券商才有望在試點中搶占市場份額,獲得較多利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券商在技術準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將是監管部門評審券商的方案的重點所在。

  有研究員在相關報告中提出,各家券商在制定業務方案中,應以封閉獨立運行、分離與制衡、集中管理等為基本原則,從組織體系、賬戶體系、劃付體系、監控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設計,將技術準備的工夫做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