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券商集萃 > 正文
 

昔日大鱷云集如今巨虧被接管 誰搞垮了大通證券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6日 15:14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胡欣 北京報道

  從大連方面傳來消息,因巨額虧損,成立五年的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通證券”)將被大連市政府接管。

  此前中國貨幣網上披露的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顯示,2005年大通證券營業利潤為-1.3
3億元,累計未分配利潤高達-11.11億元,接近其注冊資本11.88億元。

  該消息稱,1月中旬,市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已經完成了對大通證券的全面審計,待春節過完,市政府將組建工作小組進駐,詳查資產窟窿,視資產狀況決定大通證券前途。

  砸鍋賣鐵為還錢

  距北京金融街一步之遙,嶄新的國潤大廈,公開信息顯示的大通證券北京投行總部所在地,沒有懸掛大通證券的任何標志。

  “從1月份開始,找大通證券的一概不許進去。”物業保安如臨大敵。“大通長期拖欠房租與物業費,我們也不得已,所有的客戶必須先電話聯系由他們派人下來領。”工作人員如是回答。

  一位曾長期服務于大通證券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除投資銀行部有兩名留守人員,大通證券在北京沒有其他人員了——“全部待崗”。

  報表顯示,2005年年末,大通證券賬上現金3.8萬元,自有銀行存款1093萬元,流動資產12億元,流動負債達13億元。

  大通證券真的很缺錢。

  “沒錢啊。”張先生說,“已經半年不發工資了,這是到了年底,公司變賣點‘家產’多少發了些錢給大家過年。”

  大通證券2005年間大量變現資產,目的只有一個——還錢。

  2004年年底自營證券中約4.2億元國債,至2005年年底全部清倉,4792萬

股票也拋售一空。長期投資由2005年初的5.8億元,降到年底的5500萬元,其中2004年承銷的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公司企業債券全部售出。余下的5500萬是籌建匯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開銷,基金公司籌建牌照可是大通證券的“壓箱貨”,據傳,現在也正在拋售。

  處理了10億資產,大通證券的總負債也僅僅只是從17億下降到13億,而“清倉大甩賣”的直接后果是大通證券所有者權益大幅下跌,由9.1億元下降到889萬元,所剩無幾。

  凈資本為-5706萬的大通證券難以為繼。

  誰搞垮了大通

  提到大通證券,熟悉市場的人都會想到“農凱系”和周正毅。

  2003年,周正毅通過旗下農凱投資2.1億元,以18.77%股份坐上大通證券單一第一大股東的交椅,炒作徐工科技(000425.SZ)的事廣為流傳。而大通證券也確實在徐工科技上栽了大跟斗。有分析人士估算認為,大通證券此舉共損失7000余萬元。

  似乎是周正毅搞垮了大通證券。

  然而,大通證券內部人士認為,周僅僅是在“負重的駱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據他估計周正毅給大通證券帶來的損失接近1億元,這并不是大通證券垮掉的“元兇”。

  北京北大資源集團,曾經是“明天系”的源頭,出資1.5億元持13.41%。

  與“明天系”關系曖昧的包頭浩宇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持17.88%,為單一第二大股東。

  北京北大高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青鳥系”曾經的成員,出資9800萬元持8.76%。

  2001年大通證券組建之時,“農凱系”的周正毅、“明天系”的肖建華、“青鳥系”的許振東,都是資本市場上響當當的角色。就連最小的股東僅出資1000萬元的上海中路集團有限公司,也是頗有來頭,其控制人陳榮是上海證券市場第一批淘金者。其時,能拉來他們入伙,大通證券董事長張凱華面子不小。

  “大通證券沒有歷史包袱,問題都是自己搞出來的。”接近內情的人士透露,大連市政府對大通證券巨額虧損如此定性,不管是原大連財政證券,還是接受大連市信托業證券經營資產,抑或并入大連證券旗下營業部,都沒有給大通證券留下任何包袱。

  不管背后原因如何,大通證券自營業務和委托

理財業務的巨幅虧損是造成大通證券今日困局的直接原因。資料顯示,大通證券自成立之日起自營規模就有3個多億,并曾經在2004年達到6.1億元,委托理財規模2003年達高峰期,共計17億多元。

  知情人士指,此兩項虧損合計可能超過10億元。

  命運未卜

  地方政府主導重組在2005年券業大重組中并不多見,寧波政府重組天一證券至今仍未有成功消息傳出。

  大連市政府一位人士表示,政府將盡力保住大通證券。大通證券作為大連惟一的券商,如被關閉將影響大連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的規劃。至于重組方式,市政府傾向于引進新股東增資,但在具體資產窟窿未明確之前,一切都無從談起。

  資料顯示,大通證券共有20家營業部,2005年12月總成交金額深市9.5億元排名77位,滬市22億元排名72位,經紀業務處于中等水平。承銷業務2002年才開始經營,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

競爭力有限,有吸引力的資產主要就是匯通基金管理公司的籌建牌照。

  除非政府在重組過程中給予更優惠的政策,否則在券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很難奢談引資成功,上述政府人士坦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86,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