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家券商半年報出臺 凈利潤總和虧損13.25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2日 07:43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朱茵 上海報道 截至昨日,共有47家券商作為銀行間市場成員披露出半年報,其中共有13家券商盈利,其余34家券商均虧損,業績分化明顯。這47家券商的業績報表凈利潤總和為虧損13.25億元。
不到30%的券商盈利 去年13家券商盈利,他們一共只賺了4.36億元,其中中金公司獨攬2.12億元。名列第二的是紅塔證券6159萬元、國元證券6066萬元、招商證券3530萬元、廣發證券3307萬元。除了上述排名前5家券商以外,盈利的券商還有德邦證券、國聯證券、長城證券、東北證券、第一創業證券、西部證券、中信萬通、南京證券等。而虧損比較嚴重的包括了不少大券商,如海通、申萬、國泰君安虧損額都在1億元以上。 此外,64家銀行間市場成員中,有7家券商未及時披露,而北方證券關閉后進入清算審計,中關村、昆侖、閩發、中富、北京作出情況說明,它們或者涉及托管、或者正在重組中沒有披露半年報,金信證券則是報表不全,中信和宏源兩家上市公司豁免披露。 經紀投行業務縮水嚴重 從上半年券商的利潤來源來看,經紀業務算是有保證的收入,國泰、申萬、海通、廣發等大券商的手續費收入排名前四位,分別為4.18億元、2.44億元、1.83億元、1.72億元。但總體上看,無論大小券商,今年的手續費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大下降,很多券商同比降幅一半都不止。 上半年券商的證券承銷業務收入也是明顯減少。除中金公司一家獲得4.61億元的收入外,還有中銀、國泰君安、廣發、東北、招商證券等獲得了2000萬元以上的投行收入,其余券商收入都非常有限,有幾家顆粒無收,有幾家甚至略有虧損。如果扣除中金公司以外,其余46家券商平均每家只有578萬元的承銷收入。 自營沖回較多 今年券商在自營收入上總體盈利。但僅從自營跌價損失項目來看,有31家為負數,由于半年報中,資產減值沖回成為普遍特點,因此僅僅考慮自營跌價損失一項并不能真實反映券商自營收益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執行了新的金融企業會計準則,作出了8項計提的要求,券商普遍對于自營跌價準備作了充分的計提,而浮虧減少后得以沖回。 考慮這一因素的重要性,上半年共有24家券商資產減值損失一項為負,沖回最多的一家券商資產減值損失為-2.56億元,最少的也有200萬元。這些沖回的金額提升了部分券商上半年的利潤。 將券商的自營差價收入、資產減值損失以及投資收益聯系起來看,大致可以估算出券商在上半年的自營收入情況。在自營方面,紅塔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等三家券商在自營收入上名列前茅,分別為8243萬元、5942萬元、5662萬元。其中紅塔證券自營證券規模期初時雖只有6.5億元,期末規模還有縮減,但是該公司上半年收益率較高。排名第二的光大證券的自營收益率也較高,該公司的自營規模在年初有13億多,但中報期末只有3個多億。上半年券商普遍縮減自營規模,特別是一些大券商自營規模期末比期初減少有10多億元。但他們倉位仍舊相對較重,自營體現為虧損較多。其中有兩家券商的自營收入虧損額接近1億元。 此外,券商在受托投資管理收益上沒有多少收益,16家券商在財務報表中公布了受托投資收益,其中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收益較高,分別為3530萬和1783萬元,其余還有4家券商有幾百萬的收入,另外10家券商公布的數據為虧損,虧損最高的興業證券為5935萬元。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