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平準基金入市 > 正文
 

100億類平準基金扶植券商 效果不宜過分高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7日 09:5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譚昊

  關于券商的扶植“大計劃”,近期有關部門的思路一再調整。目前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已經由最初的央行再貸款實施救助,轉變為對于“破產類”券商,由央行再貸款以彌補保證金黑洞等;對于“重組類”券商,則采取股權與債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扶植。其中的股權注資任務由匯金和建銀兩家公司擔當。

  在債權扶植方面,到底是用再貸款還是商業貸款,結果目前還沒有最后明朗。但多方消息表明,操作路徑將是由商業銀行出面,首批為100億金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有關媒體報道,這100億元資金給予券商之后,將打入指定賬號,專款專用,只能用于購買股票,券商必須還本付息,風險自擔。

  目前,按照此種說法,那么在撩開券商“流動性扶植”計劃的面紗之后,我們還看到了“類平準基金”的影子。

  平準基金前段時間在市場中引發了巨大爭議。而在市場爭論的同時,相關部門的態度則一直不甚明朗。此前不久,在國務院新聞辦主持的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對“政府是否考慮設立平準基金救市”提出問題,當時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答曰,“對各種有利于市場穩定的措施都研究過。”此語在后來市場的理解中被賦予了積極意義。

  而如果此番100億扶植券商的貸款被限定用來投入股市,那么,無疑這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平準基金的功能——在市場低迷時期,用資金托市以穩定市場。與此同時,這種模式又回避了平準基金的某些弊端。

  首先,通常的平準基金操作模式是由政府出面,成立一個機構,對于基金操作統一進行決策,這就構成比較大的決策難度和風險。而此次的券商“流動性扶植”計劃,則是首批100億,而且分給好幾家券商,這就構成了“分散決策”的操作模式,分散了決策成本和風險。

  其次,回避了法律障礙。對于平準基金,國內的法律界一直存在爭議。但在此次券商“流動性扶植”計劃中,貸款給券商之后,由券商買入股票,風險自擔。這雖然還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但很大程度上卻成為了商業行為,不存在太多法律障礙。

  再次,盡管可能十幾億或者幾十億的資金對于整個市場杯水車薪,但是對于具體的每一家券商來說則意義重大。尤其當前的形勢,IPO與再融資全面暫停,券商的投行業務雪上加霜。這些貸款作為券商的自營資金,則在當前的歷史低位區域,有望為券商帶來一定獲利機會。而且,此次100億貸款也能為解決券商的流動性難題發揮作用。

  不難看出,此次新版的券商“流動性扶植”計劃,被管理層賦予了兩方面的使命。首先,是緩解部分券商的流動性難題;其次,是要向市場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以在心理和資金兩方面發揮某種程度的“平準”作用。  

  但仍需要指出的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其運作效果不宜高估。從其第一個使命來看,很顯然,貸款對于券商的幫助僅僅是“治標”,可能能夠暫時緩解券商的資金困境,但對于其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并無實質幫助。當然,如果結合匯金建銀的股權注資計劃等,則效果可能會相對樂觀。

  從其第二個使命來看,據悉此次有關部門對于接受貸款的券商的要求比較嚴格,因此,能達到貸款標準的券商數量不多,這也就意味著總體的資金量不會很大。這對于市場的實質影響有限。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平準基金新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