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正文
 

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全流通總動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5日 09:31 中國財經報

  雖然預期中的利好政策并未橫空出世,但證監(jiān)會主席尚福林的首場國新辦“演出”,依然閃爍積極色彩——

  李瓊

  上周以來,股市的表現(xiàn)如同一個盡情宣泄失落情緒的孩子,股指一路振蕩下行,成交
量持續(xù)低迷;尚福林波瀾不驚的新聞發(fā)布會措辭,則被認為是本輪行情低迷的“罪魁禍首”。

  6月27日下午,這位首次在國務院新聞辦答記者問的證監(jiān)會主席說,我國將力爭集中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基本上完成股權分置改革。而此前投資者普遍預期,他的講話將拋出更多實質性利好。

  莫以股指論成敗。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尚福林的講話不去迎合市場預期,恰恰昭示了監(jiān)管者破舊立新的氣派;在決策層表明鐵腕推進改革的態(tài)度后,人們清晰勾勒出一幅未來股市的發(fā)展藍圖。演習結束,總攻開始尚福林明確表示,股權分置改革“不準備再進行第三批試點了”。這意味著,所有關于股權分置改革能否挺進的猜測,最終畫上休止符,投資者將能夠建立清晰的市場預期。更為形象的比喻是,尚福林的這番表態(tài)事實上吹響了股權分置改革的總動員號角。

  今年4月,在眾多官員學者搖旗吶喊之下,改革試點正式啟動。出乎意料的是,幾家試點企業(yè)公布方案后,股價依然持續(xù)下跌。“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的疑慮和觀望。”一位證券界人士這樣分析。

  正如尚福林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的,“久拖不決才是對市場穩(wěn)定最不利的因素”,股權分置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面對大盤的持續(xù)下跌,這次決策層表現(xiàn)出了迎難而上的決心,擯棄了2001年火速叫停國有股減持的做法———這一“叫停”被部分學者認為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戰(zhàn)略錯誤,它讓投資者將股市下跌的原因通統(tǒng)歸于減持。

  前述證券界人士認為,在這一輪的股市持續(xù)下跌的情況下,決策層強調將“加緊做好全面推開(股權分置改革)的工作”,雖然短期來看對于投資者的熱情有一定影響,但就長遠而言,有助于中國資本市場結構的完善,從而有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政策市”的另類解讀“沒有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沒有巨額資金入市的利好消息,我看這就是中國股市的進步之處!”有專家指出,此次記者招待會的平淡收尾,雖然引發(fā)股市的消極下跌,但這恰恰說明了決策層正在著力淡化“政策市”思維,逐步遠離那種迎合市場炒做題材的做法。此前有業(yè)內人士批評說,證監(jiān)會近期政策輪番“轟炸”,是股市“政策市”的明證。尚福林對此的理解是,“事變則法移”,當情況發(fā)生變化時,政策必然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在成熟市場上是很常見的做法”。

  “(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的具體舉措”,尚福林提出了自己的政策評判標準,“近期有利于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長遠也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提高質量”。

  事實上,作為一個在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新興資本市場,在制度建設層面肯定存在著政策不配套的問題。“不能因為政策的出臺客觀可能有‘托市’的效果,我們就將其打上‘政策市’的標簽。要從中長期的發(fā)展目標出發(fā)考慮問題。”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朱武祥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平準基金疑云

  對于有記者提出的管理層是否支持設立平準基金的問題,尚福林在此次招待會上沒有做出明確的表態(tài):“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和市場的可承受能力妥善地結合起來,努力維護市場的穩(wěn)定。因此,各相關方面對股權分置改革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維護市場穩(wěn)定的各項措施都進行了充分的論證”。

  有媒體分析說,尚福林的回答暗指平準基金已獲得支持,并且經過了充分論證。但更多的證據(jù)又指向反面。中央?yún)R金副董事長汪建熙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中央?yún)R金沒有操作平準基金,“只有市場自己才能救自己。不能老是要靠政府撐著。”

  推出平準基金,對于股市近期來講,可能有助于維系繁榮,但從長遠來看,卻有“飲鴆止渴”的憂患。“從維護市場穩(wěn)定的角度來講,平準基金入市有其積極作用。但是這里涉及到怎么操作的問題,是公開宣布‘托’哪些股票,還是所有的股票都‘托’?諸如此類問題還值得論證。”朱武祥說,“制度設計不好的話,(平準基金)可能擾亂市場正常的分配機制,還可能淪落為少數(shù)集團牟利的工具,并且引發(fā)新的腐敗。”

  由此看來,在股權分置改革全面推開后,出現(xiàn)大量非流通股上市套現(xiàn),市場承接力量不夠而導致大盤暴跌時,平準基金能否正式登臺亮相還得打個問號。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