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正文
 

匯金與信達攜手注資60億 華夏證券獲救新版本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6日 09:10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鄒光祥 北京報道

  一直以來,市場流傳著華夏證券重組的多個版本。本報獲悉,華夏證券重組可能遴選的最優方案是:由匯金公司攜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注資60億元,華夏證券原有老股東的股權降至一成。

  最優方案

  在反復的比較和博弈之后,對由誰重組華夏證券,有關方面還是選擇了匯金和信達。據了解,匯金公司出資40億元,信達出資20億元。

  “華夏證券的重組方案即將對外宣布,在多套方案中,匯金聯合信達注資60億元最為各方所接受,其勝出的可能性極大。”6月23日,北京市政府一位官員表示。

  “華夏證券的情況特殊,在1999年北京市接管華夏證券之前產生了大量壞賬,北京市只負責1999年之后產生的壞賬。各方經過慎重權衡,最終選擇了由匯金和信達聯合注資的形式。”消息人士解釋說。最初,北京方面對拯救華夏確定了兩大原則:首先是北京市國資公司注資;其次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出面向央行、證監會等部門爭取政策。

  截止目前,華夏證券的虧空應該在60億元左右。據華夏一位高層介紹,去年華夏證券投行業務進賬1億元,經紀業務持平,下半年自營和委托理財虧損不到10億元。而2004年6月,北京市政府宣布調整華夏領導班子,并對其進行了專項審計,初步審計結果顯示,華夏證券窟窿估計在50億元左右。

  在銀河證券獲得匯金公司注資之后,如何重組華夏最為業界期待。早在4月初,有市場傳言,央行將通過匯金公司以債權投資的方式注資華夏,匯金公司將與中信集團一道共同為其注資。更早之前,有消息人士透露,重組華夏證券最重要的角色既不是信達,也非中信,而是匯金公司。

  該消息人士進一步表示,在只有四五個人參與的華夏重組談判上,央行方面同意由匯金出面參與重組,并確定匯金的出資將來應由參與重組的另一方買回去。而當時初步估算,匯金至少需要出資30億元。“此前,匯金給券商注資還沒有先例,尤其是為一家地方券商提供注資。但因華夏證券身份特殊,且歷史原因復雜,其重組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證監會的力挺。匯金方面因而異常謹慎,以何種形式出現頗費思量,最終達成初步協議,匯金公司將與另一家機構一道注資。”

  重組最為艱難的是華夏證券老股東所持股權的縮減。華夏證券內部人士表示,“老股東權益減值的比例是一個博弈的結果,曾經談及的減值比例,占據主流的有50%和30%。但最終老股東們從大局出發,將所持股權降至一成。畢竟華夏證券曾經一度給股東們創造比較好的投資回報,縮減股權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增資。”

  對信達參與注資,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建行可能是華夏的大債權人,嘗試以債轉股的形式,將債務剝離給信達。另據了解,自1999年華夏原總裁趙大建等四人工作小組進入華夏以后,華夏的資本金賬戶就向建行系統轉移。趙大建出自建行。

  一波三折的重組

  華夏證券重組從2004年6月開始啟動,當年9月底傳出與信達談判的消息。據稱,華夏證券內部曾秘密制訂出多套重組方案。

  在積極尋求實力強大的重組方時,北京市政府也在積極說服市屬企業向華夏注資。最開始的重組方案是,信達的出資額為20億元,北京市政府還將通過北京市屬企業注資20億元。

  在匯金公司沒有參與之前,信達作為最早的重組方,一直被華夏內部員工所看重。盡管此前信達介入了漢唐證券和遼寧證券處置,但都是在中國證監會的委托下進行托管,并非兼并收購。市場擔心,信達單獨注資,本來就困難重重,盡管它有意介入券商,或者是將資產盤活以后出售獲利,但這一直未得到政策的許可,尚無先例。如今有了匯金鼎力相助,情況則大有不同。

  在信達與華夏方面秘密談判兩個月后,2004年11月,收購廣發證券失敗的中信證券突然進入,信達成為華夏選擇的第二個目標。

  今年1月7日北京市政府就華夏證券股權轉讓召開會議,中信證券參會。會后,中信方面給出的重組方案是:由中信集團和北京市有關方面共同出資60億元。但僅過了一個月,中信調整了方案,承諾以現金20億元注資華夏證券,但前提是北京市有關方面能夠與中信集團合力爭取到央行40億元至60億元的再貸款。

  中信集團謀求以承擔較低的風險和成本來獲取華夏證券的股權令事情再度發生變化,信達又重返談判桌前,重組的天平開始向信達傾斜。“公司員工大部分希望信達主導重組。”華夏內部人士指出,由于信達不包含券商業務,這樣對華夏證券的現有班子不會造成大范圍的沖擊,重組后省去了券商業務的大規模整合,中高層的調整較少,也能保持經營的持續性。

  而這個時候,央行與證監會也改變了原來對券商的重組思路,讓匯金公司出面參與券商重組逐漸形成共識。匯金注資銀河證券,也正是這一思路的操作結果。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