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馮飛) 昨日,中小企業板在歷經了230個交易日后迎來第50家上市公司———三花股份。在大盤略微下跌的情況下,該股上市首日上漲13.67%,換手率達到51.46%。
目前,中小企業板50家公司發行融資額總計120億元,平均融資2.4億元;50家公司總發行規模為13.8億股,平均發行2764萬股;50家公司發行后總股本合計46億股,平均總股本9128萬股;50家公司流通股占總股本的平均比例為31%,其中,流通股占比最大是威爾科技,占比為45.39%,占比最小是傳化股份和登海種業,占比均為25%。50家公司中,民營企業37家,國有、國有控股及集體控股企業13家。按昨日收盤價測算,50家公司流通市值為127億多元,總市值為437億多元。
活躍市場的作用顯現
本報信息部統計顯示,中小企業板推出以來,對活躍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昨日,中小企業板成交金額約1161億元,占深滬主板市場成交金額的4.18%,平均換手率遠遠高于主板市場的水平。在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板成了新的投資熱點:目前,A股主板市場股價在10元以上的公司家數占比為3.57%,而中小企業板的這一比例達16%;按昨日收市價計算,A股主板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為15.33倍,市凈率為1.63倍,而中小企業板的平均市盈率為21.79倍,市凈率為2.47倍。
統計顯示,中小企業板新股比同期主板新股上市表現更好。按5月31日收盤價統計,中小企業板47家上市公司中有23家跌破發行價,這23家公司都是在詢價制度實施前發行的公司,占2004年38家上市公司的比例為61%;滬市自2004年以來新上市的公司共計64家,在2004年上市的61家公司中有42家跌破發行價(按5月31日復權后收市價計算),占比為69%。
此外,按5月31日收盤價(復權后)計算,中小企業板2004年上市的38家公司流通市值為100億元,比發行融資額高9億元,除去蘇寧電器,另37家公司流通市值低于發行融資額2億元,占融資額比例為2.62%;而2004年主板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比發行融資額縮水33億元,占融資額的比例為13.5%。
中小板亟需“長大”
業內人士表示,中小企業板目前市場規模太小已成為其進一步穩定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市場規模小,容易被炒作,也放大了中小企業板的投機風險,不利于其穩定發展。
中小企業板目前公開發行股本僅為13.8億股,不及招商銀行一家的發行規模;流通市值僅相當于A股總流通市值的1.41%。中小企業板行業覆蓋面窄,僅包括七個行業門類,其中43家公司屬制造業,2家屬交通運輸、倉儲業,其余5家則分屬另外五個行業。
事實上,中小企業板扎堆制造業的弊端已經在一季報數據中顯現:一季度,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0850元,只占去年全年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48元的17.7%,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分析人士認為,中小板公司大多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相關的產業鏈中往往處于中下游位置,對成本上漲的消化能力較弱。
海通證券高級研究員陳崢嶸稱,中小企業板要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發揮活躍和穩定市場的功能,關鍵是要持續增加富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目前中小板已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象,而這一結構調整也必須通過擴容來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