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證券善后 建銀投資介入旨在承接央行再貸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9日 11:01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建銀投資的介入,更大程度上旨在承接央行早已注入南方證券的80億元再貸款的債務 本刊記者 李箐 發自北京 特派記者 盧彥錚 發自香港
5月10日,“五一”長假后的第二個交易日,證券市場正沉浸在對股權分置試點方案的熱烈的大討論中。此時,南方證券清算組不事聲張地發布了三份公告,分別是清算組公告、個人債權登記公告和機構債權登記公告。 此前的4月29日,中國證監會已對南方證券做出取消證券業務許可并責令關閉的行政處罰,并稱原因是巨額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中國證監會責令南方證券在60天內清理證券業務。南方證券關閉后進入清算階段。 南方證券總部位于深圳市嘉賓路4028號太平洋商貿大廈20-26層,除了大堂所在的20層,其他樓層通往電梯的大門都已鎖上,來訪者只能在20層簽到進入。20層的接待大堂前臺坐著保安人員,而電梯口也有兩位保安站崗,隨時盤查來訪的陌生人。 與此前閩發證券、漢唐證券等公司關閉引發的強烈市場反應相比,南方證券的終結顯得悄無聲息,網絡論壇上幾乎沒有討論的熱情。“大家對證券公司的關門已經麻木了。”南方證券投資銀行部的一位人士說。 與其他南方證券的員工一樣,該人士每天只能在辦公室內枯坐。“4月29日證監會的處罰通知公布后,南方證券要求所有員工60天內不得離職,投資銀行業務基本停頓,只能待著。”這位人士平日里忙碌異常,此番卻難得地與記者煲起了電話粥。 建銀投資醉翁之意 4月29日“關閉令”下達之后,南方證券行政接管領導小組同時宣布,委托深圳市政府自即日起聘請中介機構組織成立南方證券清算組(下稱“清算組”)。清算組對外代表南方證券行使公司權利,并負責南方證券的清算工作。 “成立清算組,意味著南方證券的重組談判已經完成,很快就會實施。”中國證監會的一位人士稱。 正如此前媒體所透露,最新出現在重組名單上的,是中國建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建銀投資)。 來自中國證監會的消息稱,南方證券完成清算后,會引入市場化方式處置其資產,建銀投資是拍賣會上目前已知的惟一買家。拍賣的資產除了南方證券的證券類資產,還包括南方證券大量的非證券類資產。 “建銀投資是有能力處置這兩類資產的合適機構,因為它本身就又有證券類資產,也有非證券類資產。”中國證監會的一位人士說。 按照中國證監會的思路,南方證券的處置路徑將成為問題證券公司的處置范本,今后不再指定券商對問題證券公司營業部接收,短期的托管仍可能操作,但清算完成后的資產一定要通過市場化拍賣的形式尋求出路。 然而建銀投資的介入,并不是一次簡單和純粹的“市場化重組”。 建銀投資脫胎于原中國建設銀行,2004年9月建行分立時成立,注冊資本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207億元,股東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公司)。建銀投資擁有原中國建設銀行剝離的非商業銀行資產,包括1400多家自辦經濟實體,如租賃公司、工程咨詢公司以及部分產權不太完備的房地產;另外還持有原中國建設銀行持有的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為其控股股東。 至于建銀投資的股東中央匯金公司,則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等三家正在股改的國有商業銀行的股東。因此建銀投資接手南方證券,也很容易被認為是匯金公司注資重組的范圍由銀行擴展到了證券公司。 種種跡象表明,建銀投資的介入,更大程度上旨在承接央行早已注入南方證券的80多億元再貸款的債務。“我們聽到的消息是,建銀投資在得到南方證券資產的同時,必然要付出一定成本,這一出價將首先用于償還央行對南方證券的80億元再貸款。”南方證券的一位人士說。 自南方證券被行政接管以后,在建銀投資之前,人們普遍期望的承接者是國家開發銀行。當時流傳的方案是,國家開發銀行承接南方證券的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當然更重要的是獲得一張珍貴的券商牌照——代價就是分十年償還央行付出的80億元再貸款。 到2004年底,市場一度盛傳這一重組方案已經獲得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批準,但到了中國銀監會卻意外受阻,原因是開行作為政策性銀行不宜參與證券業務。開行一直沒有回應這一傳聞,但此時南方證券的處境愈發艱難。 目前尚無法獲知建銀投資承接資產負債的細節,但業界普遍相信,其方案將與開行方案相類,收購投行和經紀業務,并承接央行再貸款的包袱。至于其他債權,則將通過對剩余資產進行破產清算償還。 央行再貸款如何償付,是目前所有托管券商善后處理的共同難題。來自中國證監會法律部的消息稱,根據現行法律,在托管券商的關閉清算中,支付了大筆再貸款的央行不過是普通債權人,與其他債權人相較并沒有得到優先償付的權利。這意味著投入的大量公帑面臨著低折價償還的風險。據稱央行對此并不滿意,畢竟這意味著公共資金分擔了違規券商及其債權人的損失。 相形之下,建銀投資出面承接南方證券的資產與央行再貸款的負債,確實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央行的憂慮,這相當于從窮途末路的南方證券手中搶救出部分尚可盤活的資產。“從財務上講,相應的資產和負債從南方證券轉移到建銀投資,國有資產并沒有流失,還有增值的可能性。”一位知情人稱。 然而這一方案能否獲準執行,仍在未定之天。因為建銀投資支付的資金,究竟能否優先償還央行再貸款,目前監管層還在與最高法院協調。 “南方證券的情況與其他證券公司不同,其他證券公司是先關閉后再注入再貸款,而南方證券是在行政接管期內就投入再貸款,接管很久后才宣布關閉,針對這兩種情況,清償順序應該有所不同。”中國證監會法律部一位人士說,“目前一切還在協調過程中,很難做出最終的判斷。” 除卻法律障礙,建銀投資的重組方案仍然有很多難題需要面對。最為實質的就是南方證券的牌照和證券類資產如何處置。目前看來,無非是三種可能:其一為單獨設立一家證券公司;其二為轉賣給建銀投資旗下的中金公司,使其真正成為全牌照的券商;其三為賣給其他外資。 無論哪一種安排,都需以在一定期限(例如十年)內償還央行80億元債務為前提,需要一番新的運籌與談判。建銀投資并不是開行,不能夠也不應該僅僅為了一張證券牌照自行消化這一沉重的資金包袱。加之建銀投資與匯金、央行之歸屬關系,以其自有資金償還央行再貸款債務更不合邏輯,可以推知建銀投資重組南方證券部分資產后,未來仍有很大變數。 被放大的危機 南方證券的善后問題如此艱難,與危機處理的遷延不決密不可分。事實上在爆發危機后的一年間,監管層在處置南方證券的態度上始終分歧不斷,變化不斷。 南方證券的問題最早暴露于2003年7月底,當時深圳證監局局長張云東匆忙趕到北京匯報南方證券的情況時,北京還未走出“非典”時期。為此,證監會破例選擇了一個四面透風的會議室召開了主席辦公會。根據參加會議的人士透露,南方證券的情況當時即已非常嚴重,需要馬上采取措施,但是證監會認為要讓深圳市參與處置,因此會議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據了解,當時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專門到深圳會晤了有關領導,希望深圳市能夠承擔起解決南方證券的責任。然而其時南方證券的大股東早已不是深圳市,而是三家大型企業,深圳市對此并沒有明確表態,南方證券的事情也就此被拖延。 “監管層采取措施太晚,是南方證券窟窿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接近中國證監會管理層的人士評價說。 此時南方證券挪用客戶保證金和在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透支的總金額不到100億元,而這一數字到了2003年底則變為接近200億元。 到2003年11月,南方證券爆發了大范圍的信用危機,無論機構客戶還是個人投資者紛紛撤離南方證券,委托理財客戶更是天天上門索債,南方證券這才主動向中國證監會求援(詳見輔文《南方證券危機始末》)。 然而,頹勢難以逆轉。 2004年1月2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對南方證券進行行政接管,中央銀行調集了83.35億元的再貸款保證個人賬戶的保證金日常支付。 與此同時,主管南方證券自營和委托理財業務的副總裁孫田志被逮捕,罪名是涉嫌挪用公款。據說在其管理的南方證券自營和委托理財賬戶上出現了9億元的缺口,資金去向不明。南方證券主管國際業務的副總裁李振偉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江巖(女)也先后被捕,罪名是涉嫌貪污受賄。 此后,接管組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清理保全南方證券的各類資產,當時監管層希望能夠讓南方證券被有實力的機構接手,保存南方證券名號。 “南方證券是中國三大券商之一,那么多營業部,那么多客戶,那么多年的苦心經營,無論誰也不愿意讓它死掉,因此接管組當時被認為是南方證券未來的領導班子。”南方證券研究所的一位人士說。 此外,南方證券有17人具有保薦人資格,在業內遙遙領先。2003年南方證券通過主承銷華夏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七個項目,承銷額近100億元,毛利潤接近5億元,其業績與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國信證券比肩。即便是2004年被接管后,南方證券仍然完成了京東方(資訊 行情 論壇)B(資訊 行情 論壇)和蘭州鋁業(資訊 行情 論壇)兩個承銷項目,推薦四家公司上市,主承銷項目數量位居業內第一,承銷金額67億元,居前三名。 2004年7月,南方證券完成了客戶保證金第三方存管的工作,所有客戶保證金進入中國建設銀行為南方證券專設的賬戶。南方證券只負責交易指令、客戶資料以及清算業務,而資金存取的業務則交由中國建設銀行負責。南方證券的客戶情緒被穩定下來。 事情的發展一度比較順利。2004年6月底,南方證券接管小組向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政府等有關部門上報了關于南方證券資產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南方證券存在的債務超過200億元,其中僅挪用個人保證金部分就超過80億元,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透支和國債欠庫超過100億元,委托理財部分的虧損超過30億元。 懸念猶存 行政接管之后,各種對南方證券有興趣的機構開始做工作。市場上出現身影的先后包括高盛、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李嘉誠財團、國家開發銀行、中信證券等。據南方證券接管小組人士透露,南方證券資產處置的一個大原則是,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同時打包轉讓,如果只是考慮到先將營業所與經紀業務出售,則剩下的優質資產就會太少,會影響整體出售。政府的態度還是讓有實力的機構一次性處置好南方證券的資產。 當時的處置原則一直在引入外資增資擴股、與其他券商合并以及破產轉讓證券類資產三種方式之間徘徊。證監會、深圳市以及南方證券的股東希望保留南方證券名號與實體,因此傾向于采用前兩種辦法。 但是南方證券的窟窿過于巨大,很難與新的投資者以及合作者達成共識。最終,證監會妥協,接受了南方證券破產清算,證券類資產用市場化方式轉讓的處置原則。 2005年春節后,南方證券2004年財務情況上報中國證監會。因為市場行情持續走低,南方證券在“雙哈”等重倉股中的損失又增加了至少40億元;另外,因為國際業務部負責人的被捕,造成國際機構投資者全面抵制南方證券發行的帝賢B(資訊 行情 論壇)股,南方證券承擔了帝賢發行總額的99%余額包銷,這一項目又虧損4億元。而2004年全年投行業務的盈利不過1億多元,南方證券的經營性虧損再次擴大。 “再拖下去,只怕窟窿還會加大,就是有好東西也賣不出價了。”中國證監會的一位人士稱。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建銀投資方案才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然而如前所述,法律障礙與重組前景的不明朗,其具體安排至今仍難以敲定。- 附:南方證券大事記 1992年12月21日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聯合發起,并由國內40多家著名企業出資組建。首任董事長王景師。 1993年—1995年,因證券市場低迷,南方證券在這一時期投資了大量非證券類資產。 1999年,南方證券在“519行情”時啟動了“虹橋機場”,推動國企大盤股上漲。時任南方證券總裁是原上交所副總經理劉波。 2000年,南方證券開始增資擴股。到2001年2月25日(南方證券增資擴股的最后驗資日),南方證券實際募資21.38億元,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資擴股至34.5億元。股東由46家變為68家,南方證券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因當時市場行情較好,南方證券吸收大量委托理財業務,并簽訂大量保底合約。之后,隨著市場行情不斷下跌,南方證券的包袱越來越重,市場上不斷有南方證券出現支付困難的消息出現。 2002年6月,南方證券領導班子變更,賀云出任董事長,原申銀萬國總裁闞治東出任總裁,開始挽救陷于危機的南方證券。 2003年下半年,南方證券危機不斷擴大,并于2004年1月2日被行政接管。 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南方證券的處罰決定。 資料:南方證券歷任負責人 沈沛 1950年出生于黑龍江。1992年3月至1992年9月,擔任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副主任。1992年8月參加組建南方證券有限公司,歷任副總裁、總裁、董事長兼總裁。1998年6月任南方證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02年2月任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現已離職。 宮龍云 1992年前后任首鋼集團公司研發部總經理,1993年參與創建南方證券,一直主持南方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部門。1995年至1998年間,曾任南方證券副總裁,歷任南方證券投資銀行部總經理、上海分公司經理,南方基金公司董事。1999年離開南方證券,任山東證券總裁,2001年離開山東證券。現任中原證券總裁、上海融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劉波 1956年出生。1987年任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系副主任,1992年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兼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證券報常務副總編。1998年6月任南方證券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2002年2月任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4月,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元先 1954年出生。1993年4月加入南方證券有限公司,歷任北京代表處副主任、人事部總經理、天津分公司總經理、總裁助理。1997年3月任南方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2002年2月任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6月解職。 賀云 1997年之前任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行長,因為深發展動用3.11億元巨額資金直接炒作公司股票,受到證監會的查處。作為深發展行長的賀云被撤職處分,并被認定為金融證券市場禁入者,去年6月底禁期期滿。2002年6月任南方證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闞治東 1990年起開始任申銀證券公司總裁(后和萬國證券合并改為申銀萬國證券公司),直到1997年因使用銀行資金操縱股價而被迫離開了申銀萬國。從1999年起,開始擔任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2年6月21日被任命為南方證券總裁。 《財經》雜志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