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上市再發力 資金饑渴券商患窮更患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5日 16:51 《財經時報》 | ||||||||
對于光大證券來說,現在吸引多少資金或多少股東都不是很重要,完成股份重組,對于光大證券才是最為重要,因為光大證券的直接目標是公開發行上市 本報記者 汪涵 幾周以前,“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獲準成立,令諸多券商頗為振奮。他們
上市再發力 “這的確令人振奮,雖然和上市沒有直接關系,但至少起到促進作用!惫獯笞C券一位負責人對《財經時報》說。 該負責人透露,光大證券已將2007年上市納入最新工作報告。光大證券股份重組的新方案已于年前再次通過財政部和商務部審批,現在只等證監會的審批。“估計3月份能拿下。”他樂觀表示。 按照慣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于不久后正式成立,并啟動上市程序。 事實上,光大證券早在2004年2月就著手引進新股東進行股份制改造,其方案也于當年9月獲證監會批準。孰料,去年“托普系”轟然倒塌,新股東之一的四川托普一直未能將承諾款項到位,光大證券的股份重組進程因此受阻,公司2004年底、2005年初掛牌上市的計劃也被迫流產。 2005年1月31日,光大證券大股東之一的光大控股(0165. HK)公布了最新股份重組方案,撤換四川托普等股東,新引進股東的投資額由去年公布的2.2億元人民幣減少到1.2億元。 同時,光大證券按照新金融企業會計準則,將凈資產由26億元人民幣調整至23.25億元人民幣;經過資本重組后,光大證券的注冊資本為24.45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光大證券來說,現在吸引多少資金或多少股東都不是很重要,完成股份重組,對于光大證券才是最為重要,因為光大證券的直接目標是公開發行上市。 不解融資急 券商上市題材在2003年前后曾經熱鬧一時,然而迄今為止,國內直接上市的券商僅有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600030)等少數幾家。當年的上市大熱門,如今業績穩健依舊的廣發、招商早已絕口不提上市,后起之秀東方、國信、中金也未把上市列入近期工作重點,只有光大證券不改上市初衷,也由此令市場格外關注。 光大證券創建于1996年,為光大集團投資控股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近年來,其主承銷業務穩居國內前五名,鞏固了國內投行業務第一集團軍的市場地位。去年,光大證券和中信證券、中金公司首批獲得創新試點券商資格。最新公布的2004年券商年報則顯示,獲準開拓創新業務的光大、中信等幾家券商,年利潤額排名均屬前列。 “光大證券上市對于券商業有其積極意義,但通過上市融資,解決不了整個行業的根本問題,只能扶優,汰不了劣!苯鹦抛C券研究所所長李康的話,代表了業內人士的一致看法。 海通證券分析師張曦認為,光大證券和中信證券都不是一個孤立的證券公司,它們背后都有一個巨大的金融控股集團,因此對于同行業的借鑒意義實在有限。而近幾年的全行業虧損,多數券商根本達不到連續三年盈利的上市標準。 “光大證券上市,體現了管理層的分類監管思路,所謂‘扶優汰劣’,對整個證券業的貢獻實在微乎其微。”張曦對《財經時報》表示。 “想和做是兩回事。”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苑德軍如是說,“上市準備時間太長,發行成本也高,合規券商則更少,解決不了大問題。就算上市,也不一定籌到多少資金! “上市解決的是中長期資金問題,而券商急需的是短期融資。這需要管理層通盤考慮問題,并由證監會出面協調。既要‘救窮’,更要‘救急’。”苑德軍認為。 顯然“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獲準設立,對光大有“救急”之功。 券商原罪考 官方數據顯示,國內130余家證券公司的不良資產比率超過50%。按國外機構的測算,國內券商近年的年虧損額在400億元。再結合國內券商近千億元的資本金推斷,國內券商作為一個整體在技術上已經破產,此言并非聳人聽聞。 在李康看來,券商問題的孽根早在證券市場發展之初已經種下。 “隨著市場的飛速發展與迅速擴容,股權分置帶來的矛盾就顯現出來,最大的問題是價值規律無法起到作用,價格持久而大幅度地偏離價值,價格發現體制無法實現,采取大規模再融資的方式是證券市場唯一且本能的舉動! “同時,股權分置也扭曲了市場參與各方的行為,管理層承擔了交易所的職能,對上市融資進行核準,強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完善證券市場的交易規則等;交易所做著券商的事,研究并鼓勵推出金融創新產品,甚至為準上市公司改制出謀劃策;而券商充當起普通機構投資者、‘私募基金’甚至散戶的角色,大規模地自營投資、國債回購等等,‘種了別人地,荒了自己田’,甚至跟風坐莊,風險由此而產生;中小投資者則攬上了管理層的事,經常指點江山,慷慨激昂國家應該出臺什么政策。這種角色上的扭曲不是偶然的,是股權分置下證券市場根本矛盾的必然體現! “其次,券商還帶有濃厚的國企作風,在特殊情況下,他們被賦予特殊權利,情況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權利還是一樣,只負盈,不負虧! “再次,券商的自身定位不足,這也是引發行業風險的原因。券商必須明確一點,他們與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不同,不能動用客戶資金去保值增值,而只能使用自身資金。” 券商大命運 一方面對券商加強監管,防止新的問題出現;而另一方面,監管層也開始考慮如何解決目前券商的困境。 繼光大拔得券商集合理財頭籌后,廣發證券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廣發理財2號也于近日獲準成立。同為創新試點券商的中信和招商也對記者表示,他們的集合理財計劃很快將會正式獲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曾與高輝清、趙曉、鐘偉等幾位學者共同撰文指出,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推進證券業創新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于業務創新的券商范圍過小,業務創新內容則監管過于嚴格,小型證券公司基本都被排除在外。對此,市場人士揣測,從證監會目前的考慮來說,業務創新試點只能是面向優質券商的扶優舉措。同樣,鼓勵重組兼并的一些融資渠道措施,也顯然會傾向于大型優質券商,而資質不夠的中小券商只能與之無緣。 “對于券商而言,弱小的資產規模無法勝任資本市場中介的角色。WTO背景下國際競爭的加劇,要求中國資本市場大兼并、大聯合、大券商的格局。需要指出的是,大券商不是通過行政指令產生,而是通過充分的競爭形成!崩羁颠@樣分析。 事實上,從業務創新試點到保薦人制度,在有關專家看來,包括允許發債等券商融入長期資本的手段,將成為下一輪券商兼并重組的助推器。這意味著證監會未來的政策思路仍將是向規模大、實力強、內控機制健全、行為規范的證券公司傾斜。 “從長遠看,券商業的發展應該沿著以下方向:鮮明的專業化服務、和企業長期合作的主辦券商制、不斷創新的經紀服務與投行業務,以及準確的金融服務業定位。”李康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