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博弈千億年金 歸屬不明保監會可能將接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5日 05:2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孟薌 北京報道 1月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司長陳良對本報記者透露,《企業年金管理運營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下稱《認定辦法》)以及配套的專家評審辦法等文件將于春節后正式發布。
看起來企業年金即將進入規范化運作的實質性階段,然而有業內人士卻向記者直言,“從最新情況看,2005年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情況仍然難以樂觀。” 盡管早在2004年5月,勞社部頒布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簡稱“20號令”)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即“23號令”已經實施,但企業年金一直沒有實質啟動。 金融機構對此的解釋如出一轍,一則由于《企業年金基金管理運營機構資格認定辦法》遲遲未能出臺,運營機構的資格尚無法界定;另一個關鍵性的原因就是,財政部一直沒有給出專門針對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政策。 消息人士透露,2004年底的某一天,財政部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曾有過一次非正式的接觸,討論的核心正是企業年金的財稅政策問題。 然而,是次業界期冀良久的會面,結果卻未及預期。 稅收政策——爭論的焦點 消息人士透露,上述兩大部委之間的會面幾乎完全超出人們意料,沒有使“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他說:“財政部從去年5月份已經開始關注這件事了,這次是來興師問罪的。” 根據勞社部20號令規定,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12。 而已于2003年4月1日起實施的財政部《關于企業為職工購買保險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361號)文件上載明,有條件的企業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遼寧等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地區的企業,提取額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作為勞動保險費列入成本費用;非試點地區的企業,從應付福利費中列支。 勞動保障部規定提取比例為工資總額的1/12,即大于8%,財政部的規定只有4%,兩個規定差了一倍多,企業到底聽誰的?這一困惑企業多時的問題,這次成了矛盾的核心。 對此陳良表示,之所以訂立8%的比例是為了給企業更大的自主選擇的空間,“效益好的企業如果愿意的話可以給職工多上一些,只把其中的4%計入成本。” 而知情人士稱,這只是表面現象,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目前的財稅政策中只是說明對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而沒有明確到對“企業年金”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一位熟諳社會保險的專家告訴記者,雖然早在2000年,國務院曾頒布《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方案》時,將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正式更名為“企業年金”,并提出:企業繳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可在成本中列支,但這是針對遼寧等試點地區的特殊政策,并不具有普遍意義。 那么,企業年金究竟是否參照執行呢?國資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經常有企業來問我們這個問題,可我們也弄不太明白。” 該社保專家稱,真正能夠撬動企業年金巨大市場重心的,是眾多企業最終對建立企業年金的認可度,只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年金市場的規模才能不斷擴大,各家覬覦企業年金的金融機構也才有米下鍋。因此,如何通過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來實現年金市場的蓬勃發展,是現行政策更值得多花心思去關注的。 關于稅惠政策,陳良表示,正在與財政部等相關部門進行協商,但還需要進一步溝通。 權限歸屬——姓商姓社? “追根溯源,企業的困惑來自企業年金管理權限的歸屬一直不明確,企業年金的歷史不長,但道路卻不平坦。”上述社保專家說。 據他介紹,20世紀80年代末,補充養老保險的概念剛剛被引入中國時,就因為姓“商”還是姓“社”(即屬于商業保險范疇還是社會保險范疇)的問題紛爭迭起。 當時的國家計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認為補充養老保險應該定性為商業保險范疇,而勞社部則堅持將其歸入社會保險范疇。 直到1990年代初,國務院頒布《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第一次引入了逐步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三根支柱”的概念。并表示國家提倡、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由勞動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經辦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的具體業務,管理養老保險基金。 這是國務院第一次明明白白地給補充養老保險定了性,姓“社”。于是,在隨后到來的1991年間,補充保險在地方社保的積極推動下,如雨后春筍般萌芽、成長。可以肯定地說,地方社保為日后企業年金市場規模的增長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矛盾”再次激化。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在剛剛起步并運行了一段時間后,又陷入了半停滯狀態。該社保專家稱其原因,依然是部門間利益協調上存在分歧的結果。 這回是勞社部主動做出了讓步。1995年,勞社部印發《關于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的通知(俗稱464號文),對補充養老保險的經辦機構和委托程序做出進一步的說明。結果是,除境外金融機構,企業自身、社保、商保以及其他金融機構都被賦予了經辦的資格,大有“百花齊放”之勢。 接下來的若干年間,補充保險似乎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尤其在上海、深圳、大連等沿海發達地區,企業為職工辦理補充保險成了當時的一種趨勢。 國發(1997)26號文件提出要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同時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1998年,國務院辦公廳將制定補充保險政策和承辦機構資格的認定標準,及對補充保險基金實施監督,列為新成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職能之一。 1997年11月,中央決定整頓金融秩序,財政部牽頭,國家計委、民政部、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等部門參加成立了整頓保險業工作小組,保險業經歷了一次洗禮。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1999年,一份沒有公開的文件迅即改變了補充養老保險的定性。 記者大費周章地網上尋找這份文件,終于找到了其中的部分內容。這是《國務院整頓保險業工作小組保險業整頓與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199914號文),將補充保險又重新定義為商業保險。 《通知》還明確:任何部門和行業不得借社會保險的名義經營或變相經營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公司也不得經營社會保險,已經經辦的立即停止。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開始著手建立稅惠政策,給予商業壽險公司經辦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業務的發展空間。 另據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份國發199914號文雖然很少被提及,但它卻是財政部捏在手中的一個砝碼。 解決出路——保監會接管? 由于這份文件并沒有被公開,自然問津者寥寥。故而,從2000年至今,企業年金的發展依然遵循著原來的軌跡,由三撥人馬分別掌管。 公開數據顯示,上海社保局掌管著80多億元,且早已在證券市場上鋒芒畢露,而深圳企業年金管理中心手中也已經囤積了13億余元。另外,建立企業年金較早的行業企業實力不可小覷,據國家電力年金管理中心統計,僅該年金中心參加企業年金的電力企業已經有1200多個,參保職工過百萬人,基金累計余額也近百億元。 對于目前企業年金的市場規模,業界通常的認為是數量接近1000億元。其中包括勞動保障部去年3月統計的,地方社保以及行業企業負責管理的企業年金規模約474億元,和保監會統計的各商業保險公司銷售補充養老保險產品的保費收入400余億元。 可見,商業保險公司在這一領域同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中國保險業已經對外資全面開放,外資公司迫不及待地希望加入到中國的團體險、養老金市場中。記者從中美大都會人壽公司知悉,該公司的團險業務已經獲得中國保監會批準,而先后接到這一喜訊的還有中英人壽、中宏人壽、太平洋安泰以及廣電日生等數家外資企業。 外資保險公司的加盟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定會刺激補充保險市場的發展。一位外資公司的人士說。 而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獲得勞社部和中國保監會同時認可開展企業年金試點的金融機構,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已經接收了沈陽社保企業年金業務的移交工作,公司內部人士說,接管基金的規模超過1800萬元。 而早太平一步獲得保監會批文的平安養老金公司,苦于《認定辦法》尚未出臺,還不能實質性地開展業務。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大家還稱養老金公司為項目組或籌備組。 無論公司還是籌備組,兩家商業保險公司畢竟拔得頭籌。 另據保監會內部人士透露,保監會也在積極探索參與企業年金的新思路。 在日前舉辦的“21世紀社會政策新理念——個人賬戶與養老保障”的國際論壇上,保監會人身險部制度處處長王治超透露,一份關于“養老金保險的規范性文件”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中,預計今年上半年有望問世。這份文件將會對養老金公司經營企業年金提供指導性意見,并將在勞社部20號令和23號令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另據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也有意讓保監會負責企業年金及補充保險的監管。 但上述社保專家認為,保監會完全接管勞社部的企業年金職能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牽扯到幾個部委間關系的進一步協調,還要兼顧地方社保的利益,如果兩個部門能夠聯合監管或許可以走出一條新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