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官員透露:證監會將進行多項人事變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2日 14:13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劉英 日前,一位證監會官員向記者透露,證監會人事變動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消息:一名現職副主席將調至深圳證券交易所,另外王小石出事前所在的上市發行部主任一職將有望由主席助理姚剛兼任,沒有任命新的主任,幾位副主任及幾位處級干部將調至下屬單位或離開本系統,其他的一些重要人員也正在調整中。
觀察人士分析,自證監會成立以來,主席一職平均三年一屆,本屆主席已上任兩年,現在出現人事變動,也屬正常。不過仍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王小石案件”多少與這次人員大調整有關,盡管王小石已經被拘捕,對他審理還未結束,最終的結果還在牽動著人們的神經。拘捕王小石的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的一位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王小石案件”還在檢察院偵查階段,在提起法律訴訟前不方便透露更多的內容。中國政法大學一位法律專家認為,王小石的最終定罪要看最后偵查結果,而對于在事件中,受到利益牽連的官員,從法律層面上講將會按照受賄罪量刑。 央行“救市”?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對新的金融穩定局局長的任命。原副局長張新被任命為局長。值得關注的是,張曾任職于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張新在擔任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期間,其工作內容和央行金融穩定局的部分工作內容相關。一位證券界的人士分析,張新任職的央行金融穩定局可能與證監會的工作內容相關。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央行的“三定”方案,2003年11月成立的央行金融穩定局主要職責是:研究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協調發展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綜合研究金融業改革發展規劃;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參與有關機構市場退出的清算或重組工作;承辦涉及運用中央銀行最終支付手段的金融企業重組方案的論證和審查工作;管理央行與金融風險處置或金融重組有關的資產等。 任命一個曾任職于中國證監會,熟悉證券市場的人士出任金融穩定局局長部分地說明,證券市場的混亂與低迷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震動到了相關的金融企業。最為明顯的事實是,中國人壽與人保財險相繼因為“問題券商”的問題而身陷泥潭。由于受托證券公司閩發證券、漢唐證券相繼出現違規經營而被托管經營,造成保險巨頭幾億元的巨額資金面臨較大風險。更嚴重的可能還有巨虧的上市公司給銀行造成的大筆損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博士也指出:“中國券商積累下的壞賬已經達到900億元左右,中國券商作為一個行業,目前在整體上已經處于零資產的狀態,在技術上已經破產!”另一方面可能也說明作為一個綜合金融監管機構,央行是否要在未來加強對證券業的監管和干預力度。 兩個與證券相關的單位人事變動基本上同時發生,是否純屬巧合?記者就此咨詢業界的權威內人士“定奪”,他們對“央行救市”和“純屬巧合”幾個字之間喃喃幾遍后,還是說了句“不好說”。 股市機遇? 1月17日,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謝庚表示,不排除采取一些必要的階段性措施保持市場的穩定。這本應是一個大利好,但接連的幾天里,股指不斷下挫,連創新低。 謝庚是在出席17日結束的“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時說這番話的。他同時認為,盡管我國證券市場目前還面臨諸多風險,但與過去相比,風險的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即從隱性風險變為顯性風險,從不可控轉為可控,從不斷積累轉變為逐步化解。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證券市場正處于重要的歷史轉型期。在逐步走向規范的過程中,市場原有的平衡必然會被打破,從而釋放一些新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只是階段性的。 謝庚說,在轉型過程中我國證券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資本市場正從封閉走向開放,國際投資者從未如此關注這個市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將使資本市場的運行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直接融資比重從歷史最高的12%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資本市場的不發達,使得金融風險進一步向銀行轉移。隨著這個問題日益被認識和重視,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已成為我國完善金融體系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指導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更高要求,等等。 從謝庚講話透露的信息看,管理層已經對當前股市的加速下滑予以了極大的關注,并深表擔憂。 其實近段時間來,股市的利好不斷,從“國九條”、總理講話、以股抵債,到下調印花稅,保險資金入市。但利好不斷,下跌連連,作為資本市場的最高監管者中國證監會也飽受非議,震蕩不已。 一位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對于權力很大的證監會來說,其高層人事變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緩和市場矛盾、提振市場信心?這還是一個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