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主辦的第九屆(2005年)中國資本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魏加寧、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等國內眾多知名學者匯聚一堂。雖然本次論壇主題為市場主導性金融體系———中國的戰略選擇,但不少專家學者還是對金融體系下的資本市場的現狀表示出極大的焦慮,提出了真知灼見。
李青原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定義公眾投資者理論偏差將付出巨大代價
現在我們的情況就是資本市場嚴重滯后,“國九條”意見的出臺,實際上是對經歷了十年發展的資本市場發展在體制上脫胎換骨的一個思路性的指導。要把它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高度,是我們的戰略決策。放在這個高度來認識,對以前的一些與之相悖的思路進行清理。資本市場要協調發展,要協調三部分人的利益和風險的均衡。第一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創造者———上市公司;第二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發現者———證券公司;第三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實現的支持者———投資人。“國九條”出臺之后,投資者是非常有希望的,從1300點漲到1700多點。然后市場二度低迷,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個人的看法是“國九條”是一個思路性、綱領性、開放性的文件,它是一個指導,而落實的前提是要對這一系列的重要任務作出順序的排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到目前為止,市場的反應說明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很多改進的空間。我一向的觀點是仍然要堅持盡快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國九條”講要特別注重保護公眾投資者的權益,這個公眾投資者指的是誰,指的是已有的7000萬個賬戶代表的投資者,還是指理論上13億人?我認為是前者。因為這部分人支持了我們迄今為止上市公司的上市改制所應該支付的成本,承擔了風險,因此在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首先應該保護他們的利益。有一種觀點認為資本市場是全國人民的資本市場,可以用某些方式讓13億人來參與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這是錯誤的,這樣做,首先在理論上有誤差,第二就是在現實中會造成巨大的社會代價或者社會成本。
曹鳳歧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融資成為唯一功能圈錢思路大錯特錯
必須把股市的投資功能放在首位,把股市融資功能當成最重要、最根本甚至唯一的功能是大錯特錯,如果以這種思路來發展股市,股市就會變成一個圈錢的市場。中國股市走到今天,就是因為這個市場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市場,或者說股市已經幾乎喪失了投資價值的市場。在長期得不到投資回報的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同樣是一個投機者,而且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大投機者。過去是大戶做莊,現在是機構投資者做莊,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夠穩定市場?有人說,市場并不缺乏資金,老百姓有十幾萬億的儲蓄存款和基金,我們允許社保基金入市,銀行資金間接入市,還有QFII。然而,由于中國的股市現在缺乏投資功能,股市成了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逃出來,當然不是勝利大逃亡,而是失敗大逃亡,外面的人又想進去卻無法進去,不敢進去和不能進去。投資者的回報除了資本利得收益以外,還應該得到內部回報。這些年來,投資者很少得到內部收益,因此,投資者只能去炒股票,賺差價,不過是越炒越虧,如果市場能夠給投資者的合理回報高于銀行的一年期存款,比如有盈利公司能夠給投資者5%的回報,那么投資者不會去炒股票。
華生燕京華僑大學校長
解決股權分置
政策制定者要擔主要責任
我覺得中國股市的問題癥結就是一個,表現形式不一樣。1997年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中國股市的最大國情最主要的問題是股權分裂。當時的股權分裂造成了股價的牛市難以壓抑,13道金牌12道金牌壓不下牛市,戳穿了股權分裂背后包含的產權分裂之后就迎來一個熊市,雖然表現階段不同但是本質都是相同的,因為應對政策不對,所以造成它沿著這樣一個趨勢走。根據現在中國2005年政治、經濟、金融以及股市本身的形勢,有可能要出現一個大的變革,會打斷這樣一個周期,迎來一個大的發展。
我覺得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年,2005年再不解決的話,困難越來越大,解決的價值越來越小。2005年解決,政策的制定者承擔主要責任,但是理論界也是有責任的,解決股權分置認識到這個問題是一個方面,但是拿出一個正確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是在考驗理論者的智慧。應該說到目前為止,是不是我們現在要考慮跳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討價還價的思維定勢來探討方案,我覺得這是理論界自己能做的事情。
賀強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不改變圈錢有功投資有罪
2005將成基金滅亡年
我有一個希望,希望股市在未來的發展中盡快地改變融資有功、投資有罪的這種狀況,2001年股市的暴跌滅了散戶,2002年股市滅了大戶,2003年滅了券商,2004年、2005年滅了基金。
我一直不認為股權分置問題是中國證券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股權分置也好,國有股減持也好,其實都是一個層面的問題,這個政策要推出的話,實際上就等于是證券市場大量的股票供給,必然打破現有的股市供求關系,再好的方案也會導致股市暴跌。必須得同時采取兩手政策,在解決股
權分置、股票擴容同時提高投資者信心,要提供股市合理、合法的融資渠道,這樣才能有可能順利地減持國有股。
我認為在宏觀調控的時候,特別是動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運行的時候,必須要考慮資本市場。我認為現在的貨幣政策從來不考慮資本市場,貨幣政策的制定不依據資本市場的狀況,貨幣政策的實施不以資本市場為目標,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只能是如此的現狀。
貫徹“國九條”不能從自己部門的利益出發,C股的本質是什么,C股的推出是使股權分置變為了市場分置,投資者分置,資金分置,它會嚴重影響我們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且使股權問題更加復雜化。
韓志國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
C股對A股是致命威脅
市場環境全面惡化
2004年中國股市的成功是“國九條”;2004年中國股市的敗筆和失敗也是“國九條”。由于在落實“國九條”上的失誤,由沸點到冰點,由希望到失望。非流通股由場內走到場外意味著什么?現在看看非流通股還有沒有,中國從2005年1月1日開始就沒有非流通股。為什么?現在非流通股與流通股區別只有三點:撮合方式,買賣數量,限制時間,其它都是一樣的,所以C股市場是一個準A股市場。大家知道,一個市場有兩種股票,肯定是劣幣驅逐良幣,所以C股市場從場內轉到場外對A股市場是致命的威脅。
現在中國股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市場環境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全面惡化,市場矛盾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日益矛盾,市場規則不但沒有明晰反而更加混亂。根源在哪里?如果說股權分置全流通是根本的話,當務之急是什么?管理層出現了決策智慧危機,中國股市出現了中樞神經紊亂。
中國股市現在決策上有一個最大的隱患:積極穩妥,用穩妥來掩蓋積極。資金哪兒來?一定要做到一個讓資金不請自來,在現在這種制度下,資金是跑的機制,是釜底抽薪的機制。中國股市能不能走好取決于能不能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這種改造取決于我們能不能換手、換腳、換腦,最關鍵的是要換腦。
施光耀湘財證券戰略創新委員會主席
利益主體愈發多元
資本市場急需“公”字
從2004年的情況來看,起碼給我們提出了這么幾個挑戰。第一個挑戰,從2004年兩個空前的反差來看,我們在漸進式改革成本的消化能力上暴露出是有欠缺的,不管是有關證券法規的建立,制度的建設,監管的模式乃至證券機構的運營方式,包括投資者理念、操作手法,我覺得都跟證券改革有關系。第二個挑戰就是面臨非常時期的時候,我們的應變能力也是面臨了挑戰。第三,當我們的利益主體越來越多元,我們的情況越來越復雜的時候,我們的駕馭能力面臨了挑戰。現在市場主體不再是我們國內的,有了國外的,不再是個人機構,各種性質的資金都有了,那么各種力量的聲音都在用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聲音影響這個市場,我們怎么駕馭?
我們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來認識市場的作用,要用政治的手段來解決市場面臨的問題,要用政治的思維來治理這個市場,要用政治的智慧。一句話;中國資本市場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們急需政治家。 文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