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證券重組關鍵階段信達入股懸念待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02:2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元昊 華之杰發自上海 日前,記者從華夏(行情 論壇)證券內部獲悉,目前,華夏證券的重組進程已進入關鍵階段,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下稱“信達”)成為受華夏證券青睞的重組方,有關人士稱,方案最后敲定的日期可能在1月15日。
問題重重政府力促重組 華夏證券重組的談判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目前華夏證券方面由公司現任董事長黎曉宏主持大局。 雖然,華夏證券目前還稱不上“千瘡百孔”,但已危機重重。銀行貸款、各種形式的融資加起來數額不在少數,國債回購等業務的虧損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目前,華夏的頭寸比較緊張,“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壞事也變成了好事,”華夏某了解情況的員工說,“這讓華夏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向股市,部分規避了由于漫漫熊途帶來的更大的損失! “華夏流動資金緊張的原因還因為實業投資方面占用了不少,如房產、商業等等。”該員工表示。 對于華夏證券的重組,有關方面擺出了較為積極的姿態。 機構博弈華夏青睞信達入主 華夏證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向華夏證券伸出橄欖枝的機構不只一家,條件也不盡相同。 “現在,有關方面當然希望重組方出資越多越好,但是華夏并不只看這一個簡單的條件。”該內部人士表示。 相對某金融集團開出的條件而言,信達的條件還略顯苛刻。 但目前華夏證券本身包括各級員工,都較為傾向于信達前往重組華夏證券,主要原因是信達不包含券商業務,這樣對華夏證券的現有班子不會造成大范圍的沖擊,重組后也省去了券商業務的大規模整合,幾乎能夠“兵不血刃”地保持經營的持續性。 據一位接近信達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外界傳聞的信達入股華夏證券方案其實從邏輯上而言并不復雜。華夏證券在國債回購等業務中虧損嚴重,在中國建(行情 論壇)設銀行總行負債累累。因此建設銀行考慮以債轉股的形式,將華夏證券的不良債權劃撥到信達,轉化為股權,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入股”信達了。 但信達入股華夏證券的具體細節仍在商談之中,“屬于商業秘密,估計短期內是不會透明化的! 此前坊間亦有傳聞,信達希望政府也能夠出資參與重組華夏證券,據稱要求最高出資額為20億元,被指胃口太大。 券商并購重組的五大模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該起事件有了更深一層的闡述。他指出,目前對所謂“問題券商”乃至“高危券商”的重組,其實可以歸結為五種模式: 其一是南方證券模式。由國家開發銀行成立證券公司,收購南方證券的投行業務與經紀業務(即所有營業部)。這種模式催化出來的證券公司馬上就可以正常對外營業。而南方證券余下的業務,由其自生自滅。 其二是清算模式,據說目前某家問題券商可能被著手實施該模式。 第三種是德隆模式,就是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其下屬的德恒證券等進行重組的模式,公司名稱得以保留。資產管理公司充當了托管者的角色,對資產有處置權。 其四是增資擴股模式,該模式具體可參照“第一次南方證券危機”中的一些舉動。 最后一種是創新模式,即由一家大股東出面全盤接管,“漂漂亮亮重新做人”。 他認為信達入股華夏證券,綜合第三和第四種模式的概率較大,即資產管理公司入主和增資擴股并行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