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子強
《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發布實施后,連續3年不分配的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將成為泡影。市場普遍認為,讓“鐵公雞”不能“加餐”,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利。
本報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不計算業績虧損、上市不滿3年和ST類個股,滬深兩市3年來沒有實施任何分紅轉增方案的上市公司有129家。這其中,也有不少公司業績優良,如華聯超市、長安信息和西水股份,其2004年中期每股收益分別是0.131元、0.31元和0.15元;2003年每股收益分別是0.402元、0.35元、0.3元;2002年報每股收益分別是0.434元、0.19元、0.22元,都具備分紅條件。同時,根據對目前有再融資計劃的154家公司進行統計,因為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利潤分配,有4家公司再融資不合條件,分別是華聯控股、宏源證券、草原興發、華聯超市。
隨著歲末臨近,公司業績再一次成為焦點。績優股中的“鐵公雞”也更加受到關注,這類公司股票往往是績優股中的“危險分子”。投資者有理由質疑,一個沒有分紅能力的公司,如何能成為一個績優公司?特別是那些從報表看年年績優,但卻每年都無紅利派發的公司,又如何能夠相信他們就是績優公司?而這其中不僅不分紅利,相反還推出配股方案的公司,它們造假的嫌疑也就更大了。如銀廣夏、東方電子、藍田股份這類公司,盡管一度以“高成長”的面目出現,但他們一毛不拔的形象卻是始終如一的。
銀廣夏是1994年上市的,出事前只是在2000年由于管理層強調紅利分配與上市公司再融資掛鉤時,才推出過每股派發0.24元的分紅方案,其它年度里要么就玩弄“送轉股游戲”,要么就“不分配也不轉增”,或者干脆推出倒分紅的配股方案。這家沒有紅利分配能力的“高成長公司”,在其后的跳水表現投資者已經有目共睹。東方電子和藍田股份的表現也基本上和銀廣夏類似。近期出現連續跳水的魯能泰山,從1997年上市以來一直沒有實施分配,直到今年6月才公布一個10送轉8派0.5元的送轉股分配方案。而這些往往多年一毛不拔的公司,突然出現高比例送轉,往往就是“最后的晚餐”了。
投資者期待,隨著《規定》的實行,市場上的“鐵公雞”將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