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整體劃撥 深圳國資委削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6日 15:0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鄒愚 謝飛 深圳報道 2004年11月,深圳本地16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中公告國有股權整體劃撥事宜,宣布一場權力交接的盛典開始上演。 這16家上市公司分別由深圳市建設投資控股公司、深圳市商貿投資控股公司以及深圳
在這場醞釀數年之久的深圳千億國資改制大戲中,深圳國資委再祭“直接管理”利器,由幕后走到臺前。 16家上市公司“改換門庭” 此次直接劃歸深圳市國資委的10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深能源(資訊 行情 論壇)、深振業(資訊 行情 論壇)、沙河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深深寶(資訊 行情 論壇)、ST華發(資訊 行情 論壇)、深長城(資訊 行情 論壇)、深賽格(資訊 行情 論壇)、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賽格三星(資訊 行情 論壇)和深天健(資訊 行情 論壇),其中深振業、沙河股份、深長城和深天健原來為建設投資控股公司控制,深深寶和農產品為商貿投資控股公司掌控,深能源、ST華發、深賽格以及賽格三星原屬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門下。 劃撥由投資控股公司管理的6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深深房(資訊 行情 論壇)、ST深物業(資訊 行情 論壇)、深紡織(資訊 行情 論壇)、深國商(資訊 行情 論壇)和特發信息(資訊 行情 論壇)以及ST深特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據深圳國資委的人士介紹,深圳的國資體制變革從2002年就開始發力,當時深圳市政府領導原有意向撤銷三大資產管理公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行,最后采取了折衷方案:選定5家大型企業集團由國資委“直接授權經營”,它們分別是深圳機場(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公司、深圳鹽田港(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公司、深圳地鐵公司、深業集團以及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今年7月30日,作為三巨頭的原上級主管部門,已有12年歷史的深圳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及其下屬的辦事機構“國資辦”被撤銷,代之以“新國資委”——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與管理委員會。 據介紹,深圳新國資委主任由原深圳機場董事長郭立民出任,陳洪博、郭原為副主任,高雷為總經濟師。陳洪博此前曾任深圳市體改辦副主任;郭原此前擔任一致藥業(資訊 行情 論壇)董事長,高雷為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原總經濟師,原國資辦主任賈和亭出任國資委巡視員。 新成立的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由陳洪博擔任,而原商貿控股總裁郭永剛出任該公司總裁。 曾多次參與深圳市國企改革文件出臺的國信證券何誠穎博士說:“此次16家市屬上市公司的劃撥,表明深圳的三層國資管理體制已經調整為直接管理的體制。” 深圳國資變奏三步曲 熟悉深圳國資改革的人士介紹,深圳國資管理體制的變革迄今已經歷三個階段。 1987年7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國有資產管理專門機構——市投資管理公司。 1993年9月,深圳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成立,由時任常務副市長王眾孚任主任,李德成、張鴻義為副主任;同時,設立了市屬企業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作為國資委的常設辦事機構。 1994年8月,市國資委決定將深圳市建設(集團)公司改制成與市投資管理公司性質相同、機構相平行的資產經營公司——深圳市建設投資控股公司,并將已核定的9.27億元國有凈資產授權給建設投資控股公司。當年底,在深圳物資總公司的基礎上成立深圳市商貿投資控股公司。 由此,深圳形成“國資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企業”這一三層次管理運營模式。 “我們市的國資管理體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參照深圳來設置的,”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董秘林韶堅此前向記者表示,深圳的三層管理體系開國內風氣之先,被各地紛紛效仿。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深圳“三個層次”的管理模式在實際運營中遭到挑戰,中間層公司這一模式也漸漸出現一些重大弊端,如中間層公司并不滿足于“資產運營”而進行“業務運營”;中間層公司的行為帶有較強的政府色彩;中間層公司對企業的管理控制常常與公司治理規則發生沖突。 何誠穎說:“隨著經濟的發展,三層模式的問題也開始暴露,主要的問題是效率問題。三個控股公司這個中間層漸漸出現了一些各自為政的情況,俗稱二政府,而深圳的一些國企重組改革需要統一協調,分割的狀態降低了國企重組的效率。” 對此,深圳市政府決心再次動手術,2000年下半年,深圳市政府專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市“三個層次”國有資產營運與監管體制的若干意見》,重新對國資辦、資產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間的定位作了嚴格的限制。 而此前上海市政府從1998年啟動的上海本地股重組取得的卓越成績也從側面刺激了深圳市政府加快本地上市公司重組的決心。 2001年初,深圳市政府出臺了《進一步加快我市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意見》及11個配套文件,明確提出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推進產權主體多元化進程,“國有控股企業要通過國有資產變現和產權轉讓等形式適當降低國有產權比重,引進其他經濟成分的股東”。這項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深圳市國有企業改革號角正式吹響。 而此次國資改革,則被普遍視為從“三層次”管理體制向兩層次的管理體制的嬗變。 從“三”到“二”的理由 從“三層次”到“二層次”,也是形勢使然。 深圳市國資委巡視員賈和亭告訴記者:“撤銷三家資產經營公司的原因,并不是說三家過去運作不成功,過去三個層次的架構創造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賈和亭表示,撤銷出于兩個方面考慮:首先是國有資本出資人的扮演者調整,原來深圳國資出資人是三家資產經營公司來扮演這個角色,今年4月份組建,7月份掛牌的新國資委按照國家規定,它來扮演國有資本出資人角色,必須對原來的架構進行調整;其次,三家資產經營公司過去下面分別監管了一大批國有企業,但是這幾年,隨著國有經濟改制進程,深圳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進行大幅度調整,三家資產經營公司所監管的企業數目急遽減少。2003年剩下35家,今年調整以后,只剩下20多家。 而在今年底之前,深圳市還計劃對12家一級企業進行“整體產權改制”,另有七家一級企業將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國資有可能退出控股地位。在此情況下,三大國資經營公司行將陷入“無人可管”的境地。 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再設置三家資產經營公司的中間層次。 深圳的國資改革情況實際上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國資退出競爭性領域,急劇集中的趨勢之下,國資監管體系面臨變革。深圳的此輪國資改革監管體系實際上再次站到了潮頭。 在深圳的此輪改革中,一個頗有懸念的問題是:為何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均劃歸國資委管理,而是由國資委和投資控股公司各管一塊? 賈和亭稱,設立投資控股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管理一些小的、分散的股權。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究竟由誰直接持有,也是根據這個原則來調整的。 “這樣分類管理,國資委更便于抓重點企業。”賈和亭稱。 而且投資控股公司不同于原來的三家資產運營公司,它本身不扮演出資人角色。目前國資委直接履行出資人職能的企業一共24家,其中就包括新成立的投資控股公司。而投資控股公司管理著十幾家企業,同時還管理原來三家資產經營公司持有的、小而分散的國有股股權。 何誠穎分析認為:“之所以還要成立投資控股公司,主要是希望利用這個公司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決這類公司的國有股徹底退出的問題,二是解決一些公司的歷史遺留問題,三是解決一些此類公司的不良資產等問題。”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人士指出,深圳此次國資改革的模式與上海有很大區別,上海側重動用本地資源對上市公司進行重組,而深圳更強調公司注冊地在深圳,投資者有實際產業進入到深圳,通過上市公司的殼資源重組引入國內甚至國際有競爭實力的資本來搞活本地經濟,如中糧集團出資8億元收購深寶恒(資訊 行情 論壇)。 如今,這場轟轟烈烈的國資改革的高潮已經來臨了,令人期待的是,結局會是怎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