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要聞 > 新基金業 > 正文
 

證監會調研 WTO助力外資機構摸高49%基金股權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30日 11:5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汪濤 上海報道

  近期,由證監會牽頭的調查小組赴各地對合資基金公司展開調研。

  “證監會此舉是了解合資基金現狀,以及評估外資股權增加到49%對基金公司的影響,為即將到來的股權調整作準備。”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調查報告已經完成,并提交到了國
務院。”

  2004年11月份,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滿三年,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達到49%的上限。

  已經開業的12家合資基金公司以業績向業界證明了其舉足輕重的實力。但其即將面臨的股權調整,可能會帶來公司董事會、管理層直至公司投資理念、治理結構的變化,將為其發展埋下不確定因素。

  “順利完成股權過渡,合資基金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穩固行業地位;反之,帶來的是動蕩,當初的努力化為泡影,甚至中外雙方分道揚鑣都有可能。”某合資基金公司總經理認為股權變動是把雙刃劍。

  入世承諾松綁外資股權

  從9月份開始,證監會調查小組開赴上海、深圳等地,與合資基金的中、外雙方股東代表集體座談,并深入各公司了解情況。

  調查小組由6人組成,來自證監會、證券業協會、天相投資、銀河證券等相關機構。

  從2003年第一家國安基金(現國聯安)拿到籌建批文至今,已開業的合資基金共12家。

  目前,外資的最高持股比例為33%。

  從股權結構看,合資基金公司普遍為兩家股東,中方持股67%,外方達到上限33%,華寶興業海富通、國聯安、上投摩根光大保德信申萬巴黎、國海富蘭克林、湘財荷銀等8家公司即是如此。

  其他合資公司的股權則略顯復雜,有3家以上股東,如富國、景順長城、招商,其中外資均達到33%的持股上限,外資股權最少的為中銀國際,股東美林投資管理在公司的股權僅占16.5%。

  合資公司都經歷過前期艱苦的談判、磨合,除了富國和湘財荷銀曾歷經股權調整,目前,中外方的股權結構基本穩定,但隨著我國正式加入WTO即將屆滿三年,這種股權穩定的局面又將打破。

  根據我國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第八條規定,“外資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資參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擁有的權益比例,累計(包括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不超過33%,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三年內,該比例不超過49%”。

  這意味著,2004年11月,外資參股基金公司的比例將突破一直以來33%的上限,擴大至49%。

  “對兩家股東的合資基金來說,影響稍小,外方增資到49%后,中方仍持有51%,處于絕對控股地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合資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對于由兩家以上股東設立的基金公司,則不得不面臨復雜的股權調整。”

  以第一家開業的合資基金招商為例,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其中招商證券持股40%,荷蘭投資持股30%,中國電力財務,中國華能財務和中遠財務各持10%股權。

  如果外方要求增加至49%,這意味著中方股東必須讓出16%的股權,一方面是價格因素,另一方面,誰出讓16%的股權將是一個微妙的過程。

  如果荷蘭投資達到49%后,很有可能就處于相對控股的地位,公司背景將發生相當大的改變。

  “在未來一段時間,證監會將會出臺相應的細則,”知情人士表示,“一切要看證監會的工作進度。”

  外方早有準備

  據悉,調查組報告已經在10月份完成,并已經提交到證監會和國務院。

  根據調查小組的了解,各合資基金公司對外資擴股到49%早有預備,在簽約條款中,絕大多數都有涉及“如果政策允許,外資股權增加到49%甚至更多”的條款。

  記者了解到,外資增加股權已成定局。

  “根據WTO條文,如一切順利,合資基金外資方肯定會在2005年將持股比例提升到49%。”一家新近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按照合資談判的條款,將在開業后三年內,將股權增加到49%。

  根據上海財華信息最新統計數據,進入2004年,合資基金共首發11只基金產品,基金首發規模達到490億,占同時期我國開放式基金總首發份額的近30%。

  絕大多數合資公司運作不錯,而且外方并不在乎眼前利益。

  關鍵將以怎樣的方式及價格轉讓。

  根據《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股權進行調整,境外股東受讓、認購境內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權,須由基金管理公司向中國證監會報送申請材料。

  證監會自正式受理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目前的轉讓方式,以存量轉讓和增資擴股兩種方式為主。

  基金公司股權以存量方式轉讓,將涉及到溢價問題,老基金公司如南方基金等股權轉讓時,根據基金規模等數據,有一個價格評估體系,合資基金轉讓,價格是否會依照該評估體系是個未知數。

  以增資擴股的形式則相對簡單,但出于利益平衡等因素,增資擴股的形式在基金公司的股權調整中并不多見。

  合資基金一道坎

  調查小組對外資股權增加帶來的影響更為關注。

  由于“1+1”政策曾給基金公司帶來劇烈震蕩,在合資基金股權調整中,有關方面顯示出一定的謹慎。

  合資基金面臨的局面,一種是股權分散,在外資增至49%處于相對控股地位后,公司將經歷系列結構性變革;另一種是股權集中,外資股權增加到49%后,雖然仍處于參股地位,但力量對比產生變化。

  “說到底就是公司控制權的爭奪。”一位資深人士評論。

  如果合資基金外方在經營上是占主導的,股權增加后面臨的問題可能會少得多,對于一些中方占主導的合資基金公司,在外方股權增加后,是否要求進一步增加話語權,甚至改變公司的投資風格、經營理念,將是最大的變數。

  作為唯一一家由老基金公司發展而來的合資基金公司,富國基金的曲折最具說服力。

  2003年,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BMO)通過增資擴股形式參股富國,在認購2000萬股股權后與富國原5個股東平均持有16.67%的等比例股權。

  由于外方股權太少,未突顯合資優勢,富國基金在運營方面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2004年,以存量轉讓的方式,海通證券、申銀萬國和蒙特利爾銀行加大了對富國的投資,持有股份均增至27.775%,山東國際信托則持有16.675%的股份,原股東華泰證券和福建投資退出。

  蒙特利爾銀行在富國的股權增加,卻又免不了帶來公司的動蕩。近幾年,富國一直處于股權和人員的頻繁變動之中,逐漸在老基金公司中落于下風,合資的優勢仍是未有體現。

  外方股權提升究竟會給合資基金帶來什么,有基金公司將之總結為以下三點:

  首先,股權調整意味著董事會的調整。

  其次,管理層人員流動。

  第三,投資風格和理念的變化,例如引發外方主導還是中方主導之爭。

  從香港臺灣的經驗看,合資基金最后發展成為獨資是一種趨勢,在商業銀行進入基金業,保險資金入市的市場環境下,國內合資基金如何調整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否則,不排除失去目前的市場地位可能。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中國國際通訊技術展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南方周末內地創富榜
2004珠海國際航空展
鳳凰衛視中華環姐大賽
高峰那英情感風波
購房疑難有問必答
裝修建材價格查詢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