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證監局進駐高危券商 四成證券公司可能出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0日 07:2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程林 鄒光祥 周濤 深圳、北京報道 一場針對23家高風險券商的“明救暗治”行動正在周密部署,由此,證券業拉開了系統性整肅券商的帷幕。 9月初,證監會機構部與各地證監局聯合下發《關于摸清證券公司底數有關工作的指 導意見》,要求各券商自查,制定整改措施,規定9月底之前上交。幾乎與此同時,各地證監局正在陸續進駐所轄地的“問題”券商,對券商經營進行嚴密監控。位列23家高風險券商之一的健橋證券已受到陜西省證監局的現場監控。 據知情人士透露,以往只有在證券公司爆發危機時,各地證監局才會派人進駐。對于風險券商,一般采取口頭談話、提醒制度,并不干涉券商的自主經營。 “現在證監會一改過去的事后介入,意味著對券商的監管方式有了重大變革。”業內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券商全行業虧損背后所隱含的金融風險,讓政府高層不得不正視資本市場的現狀。” “以往機構部根本就沒有對可能有問題的券商真正徹查。”證監會一位官員稱,“一旦股民風聞某券商被查造成擠兌,甚至更大的金融風險,責任誰來承擔?” 券商自查 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要求券商自查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券商各種違規的問題上。 證監會要求券商自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系統、公司擔保及訴訟情況、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安全情況、賬外經營情況、挪用客戶債券與資金情況、違規債務情況等。 深圳一家券商資產管理部的工作人員表示,證監會這一次要求券商自查是軟硬兼施,對于券商自行上報的問題,證監會表態將采取比較溫和的態度進行處理;而如果券商隱瞞問題,那么后期如果證監會查實之后,將采取嚴厲的措施予以處理,并不排除司法介入。 “這一次摸底工作顯示出證監會徹底清查問題券商的決心,比以往的清查力度都要大。”深圳國信證券的一位高級研究員對記者說。 目前深圳多家券商已陸續按要求將各自材料上報深圳市證監局,等待國慶節后一并呈報證監會。對于證監會的這一次徹底的摸底工作,深圳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都表示了理解與支持,并表示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這一次摸底工作。 近兩年,券商不斷暴露出重大違規及虧損問題,而市場行情不斷下挫阻止了券商通過自身盈利而尋求自救。 業內人士透露,截至去年底,整個證券行業的潛在虧損高達2200億人民幣,風險絲毫不亞于銀行業。目前,證監會實際上已經掌握高風險券商的名單,包括武漢證券、閩發證券、健橋證券等。證監會要求各券商上報問題,除了想全面摸清券商的所有問題外,更重要的是佐證自己的判斷,以便為下一步的操作提供依據。 在此之前,市場已感受到了證監會趨向嚴厲的態度。9月3日,德恒證券、恒信證券、中富證券、漢唐證券因嚴重違規經營被托管,并正在接受調查,追究有關人員的民事及刑事責任。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說,這種限期自查有最后通牒的味道,也能縮短證監會逐一清查的時間。如果隱瞞不報,問題被查實后將會受到類似四個被托管券商的命運,甚至更嚴厲,而不是像南方證券的比較溫和的行政接管。 鋪路分類監管 如何監管券商,一直都是證監會的心頭之癢。而把最差的金融機構踢出局的觀點,在各監管部門間已形成共識。今年初,證監會專門設立風險處置辦公室配合其他部門共同化解積累已久的風險。 此前,證監會內部透露出一則消息:目前130家證券公司最終保留70-80家左右才算合理,這意味著每兩家證券公司中可能有一家被吞并,證券市場將消失近40%的券商牌照。 但問題是,哪些券商該就此消失?是坐等市場自然淘汰,還是用行政手段加速這一進程? “這一次的限期自查主要是為分類監管做準備。”一位券商人士分析說。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即將對券商實行A、B、C、D四類監管方式,但除A類外,其他三類并無明確劃分標準。這位人士分析說,如果券商的問題不徹底查清,那么分類監管的標準就難以出臺,“最終,在券商上報所有問題后,證監會將出臺具體的劃分標準”。 從年初就開始醞釀的分類監管把券商分為四類,從高到低是A、B、C、D。其思路是“搞活一批、看住一批、關閉一批”。目前132家證券公司中正常經營的約為76家,有問題的33家,還有23家高風險公司。 “對于不同的券商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徹底查清問題是分類監管的前提。”一位券商資產管理部的工作人員分析說。 據知情人士透露,區別對待不同的券商的相關具體政策將在國慶節后出臺。A類券商將在76家正常經營公司中產生少數幾家,配合的政策將是鼓勵這些券商進行創新試點、拓寬融資渠道以及采取集合資產管理政策促進這些券商做大做強。 國慶節后,券商試點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據記者從證監會機構部了解,自8月16日證監會接受證券公司提交創新申請以來,已有近20家券商提出了申請。 另據證監會消息人士透露,只有A類券商才能入圍,但符合A類券商條件的,不會超過10家。此前,在一份有關分類監管的征求意見稿中,上海的東方證券和國泰君安受到A類推薦。而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與國信證券則完全符合A類標準。 針對有問題的C類券商,目前已經采取的措施是實行保證金存管制度改革,主要是為了防止其風險的擴大。 目前最引人關注的是高風險的D類券商,有關部門正在考慮設計相應的退出機制。證監會消息人士透露,對23家D類券商,國慶過后,各地監管局將陸續進駐,進行嚴密的監控,“根據央行與證監會穩妥處置高風險券商的要求,這批高風險券商中很可能逐漸出現以關閉破產、托管或重組等多種途徑處置的對象。” 對于分類監管,不同處境的券商的心態各不相同。市場上,對于分類監管還是有諸多意見。海通證券的馬明明認為,在全行業蕭條階段,這樣三六九等的分類監管方案必定遭到證券公司的抵觸情緒,尤其是對那些經營不善的證券公司打擊更大。 “扶優汰劣”方案明確 “這次自查后,證監會將會迅速貫徹‘扶優汰劣’的措施。”一位知情人士說:“目前監管層對優質券商的扶持思路和對高風險券商的處理思路已經成型”。 8月中旬,全國證券監管工作座談會確定了“扶優汰劣”的總體思路,而有關券商的創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被明確的。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方案廣泛征求意見時,一些券商通過媒體與市場開始向這項計劃用腳投票。顯然,能調動起券商自身變革積極性的監管思路,比原先以行政指令要求券商“不準挪用客戶保證金、挪用客戶國債及挪用客戶委托資產”鐵律有效得多。 除了對于高風險類券商采取相應的退出機制外,優質券商的發展思路也初見眉目。近期獲準首批發債的三家券商,已經嘗到規范經營的甜頭。業內人士透露,今后對那些優質A類券商可能還會在政策上亮綠燈,首先在融資上可運用同業拆借、發債、增資擴股、上市等多種手段,他們可能優先獲準發債,并簡化有關審批,發行手段允許創新。 在拓展業務上,也可能優先獲得集合理財試點;投資銀行業務中的承銷、保薦、財務顧問等可能放寬業務收費比例。此外,這些公司還可能積極介入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受托管理業務,代理QFII、成為QDII試點單位等。 消息人士透露,為了促進分類監管,監管層將繼續推進證券公司保證金存管制度改革,以通過制度建設杜絕證券公司挪用客戶保證金行為。另外,問題爆發比較集中的國債回購,已首先在上海推出國債買斷式回購,加大國債賣空風險,一定程度上控制國債回購規模。 而另據證監會有關人士透露,很快將頒布《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設立“證券投資者補償基金”,建立風險證券公司退出機制,同時,將發布《關于證券公司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推動合格券商開展新的業務。 “隨著證監會對券商的全面摸底工作結束、分類監管標準的建立,以及后續各項政策與制度的出臺,券商洗牌很快將進入實質性階段。”一位市場人士如此表達他的觀點。 特別推薦: 券商退市之憂: 問題券商一覽: 證券行業危機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