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博
縱使有千百個不樂意,巴菲特還是被一紙傳票傳到了紐約。在6月2日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聽證會時,巴菲特和評級巨頭穆迪公司的諸多高管一起,就評級機構可信性和在評級基礎上進行的投資等內容表態。
此前,穆迪、標普和惠譽等評級巨頭已經飽受外界批評。理由在于,這些機構在金融危機爆發前錯誤地給予復雜且有較高風險的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高評級,而在貸款違約潮掀起后,又立即下調了價值數十億美元投資標的評級。在外界看來,這一系列舉動無疑助漲了危機爆發,并加劇了市場動蕩。
對此巴菲特認為,評級機構確實犯了錯誤,但這只是危機的部分原因。像大多數美國公眾一樣,評級機構也沒有意識到住房價格會急劇下滑。“股神”仍然肯定評級機構的商業模式,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商業模式之一”。
八面玲瓏的巴菲特并非第一次拋出這種介于批評和維護之間似是而非的論調,從利益關聯來看,他確實沒有理由說句“公道話”,因為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公司目前仍是穆迪的最大股東。盡管近期持續減持穆迪股份,但巴菲特稱,這只是因為價格到了合適的水平,穆迪仍然擁有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持有大量穆迪股份的巴菲特聲稱他從不依賴信用評級來做出投資決議,而是根據企業狀況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此看來,“股神”有著非常清晰的投資邏輯,即評級機構的商業模式和獲利前景值得肯定,但評級機構的產品并不是點金指和萬靈藥。換而言之,擁有較好業務模式的評級機構算得上可信賴的投資標的,但這些機構提供的內容產品算不上可信賴的投資指南。
從商業模式來看,評級機構的經營堪稱“一本萬利”。信用評級幾乎是所有債券發行人進入國際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必備的通行證,這使得具有壟斷地位的穆迪、標普、惠譽等巨頭擁有了最強勢的市場話語權,生意幾乎是“只賺不賠”。同時,評級機構的收入是證券發行總量的固定百分比,也就是說,證券發行量越大,評級收入就越高,這使得評級機構自然有強大動力配合出售盡可能多的債券,實現某種程度上的“共贏”。
從其商業模式可見,由于存在利益關系,信用評級機構做出的判斷難免有水分,且評判時機也可能“不是快半拍就是慢半拍”。客觀地說,穆迪首席執行官麥克丹尼爾在這一問題上的表態值得借鑒,他呼吁投資者僅應將評級當作工具,而不應將這些評級視為買、賣或持有有關證券的建議。
其實,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仍需建立在對投資標的深入了解和理性判斷上。評級可以借鑒但不能依賴。短期來看,飽受詬病的評級制度仍難以完全改革,特別在危機之后,急于推卸“罪魁”責任的各方勢力難免互相指責、互相拉扯,此刻的投資者,更應該學會如何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學會辨別真偽。